2022年第十一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7298752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2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第十一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第十一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第十一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第十一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第十一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第十一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第十一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考纲点击1.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2.环境问题(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环 境 问 题 产 生 的 主 要原因。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考情播报1.结合人口增长、 城市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 地区分布差异及解决措施。2.以生态环境破坏区、海上航线的石油泄漏、沿海赤潮、咸潮等为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及防治措施。3.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能力及关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

2、殆时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阶段人类活动人地关系产生根源采集渔猎时代采 集 和渔猎, 改造 环 境的能力保持原始的关系生产力水平且发展缓慢农业文耕 作 和灌 溉 技术发展,与环境生产力水平有了,但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明时期大 规 模开 发 利用、等资源的明显增强系的微弱平衡低下对抗性地土很大提高不协调水历史阶段人类活动人地关系产生根源“工业革命”以来提出“”的口号,试图成 为 自 然 的主宰全面呈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发展,获取自精

3、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然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征服自然不协调科学技术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和;(2)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的消费活动的要排放到环境中。物质能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废弃物2.环境问题(1)产生原因及类型人类向环境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人类向环境排

4、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索取资源资源短缺生态破坏自净能力环境污染(2)环境问题的分布差异全球性与局域性环境问题全球性的: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等局域性的:如环境污染事件等地域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城市:主要表现为乡村: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过分的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与的双重压力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很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人口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危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持续发展、持续发展和持续发展。3.原则:原则、原则、原则。当代人后代人生态经济精选学习资料 - -

5、-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社会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右图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1 2题。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和渔猎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2.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解析: 我国的东汉时期是

6、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主要是农业活动,因此主要是通过耕作、 灌溉、 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 生物资源, 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在这一时期,人类已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答案: 1.B2.C 3.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问题就是指的环境污染问题,与资源无关B.发展中国家因为经济欠发达,一般不会出现环境问题C.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D.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解析: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在城市主要为环境污染,在乡村地区主要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因承受人口与发展的双重压力,

7、环境问题尤为严重。答案: D 4.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环境保护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C.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D.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解析:由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原则可知,A 项的表述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中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B 项错。公平性原则还应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公平内容,因此C 项错。答案: D 1.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

8、,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资源短缺水资源、土 地 资源、矿 产 资源、能 源 短缺人 类 对资源的过 度 索取华 北 平 原用水紧张,非 可 再 生资 源 面 临枯竭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生态破坏水 土 流失 、 土地 荒 漠化加剧自 然 植 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生 物 多样 性 减少生 物 的 生存 环 境 遭到 破 坏 或过 度 捕 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环境问题原因

9、典型事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 业 “ 三废 ” 和 有害 人 体 健康 的 农 药任意排放泰 晤 士 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染生 产 和 生活 中 的 大量 垃 圾 任意堆放街 道 垃 圾的 任 意 堆放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环境污染噪 声 污染交通、工厂等建筑工地放 射 性污染放 射 性 物质泄漏前 苏 联 切尔 诺 贝 利核 电 站 泄漏海 洋 污染各 类 污 染物 排 入 海洋渤 海 湾 大赤潮、日本水 俣 湾 事件、海上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油泄漏2.环境

10、问题的地域差异(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 要 表 现 为 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乡村地区主 要 表 现 为 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发展中国家较 发 达国 家 严重, 以生态 破 坏为主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

11、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不强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较 发 展中 国 家轻, 以环境 污 染为主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分析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1.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1) (2)题。(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2)

12、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解析: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发生环境变迁的这些地区都位于沿海,故“环境变迁”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第(2)题,发生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海水膨胀和冰川融化,而它们又是全球变暖的结果,故图示“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答案: (1)A(2)B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3、: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社会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 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持续性原则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

14、理好发展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共同性原则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 助 于 实 现 全 球 的 整 体 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单纯追求经济数 量 的 增 长(追求产值、利润增长以及物质财富增加 )生态、经济、社会共同持续发 展 ( 发 展 要以改善、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15、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增长方式粗 放 式 (高 投入、低产出、高污染 )集 约 式 ( 低 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 倡 适 度 消费、文明消费环境意识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价值发 展 要 与 资源、环境的承载 能 力 相 协调环境控制先污染,后治理清洁生产、 节约能源、减少废物调控手段依靠市场经济自由调控强 调 人 的 管理调控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的时间本代人的利益是最大需求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 生 物 种 群

16、 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尺度间 的 公 平 性 原则 及 持 续 性 原则发展的空间尺度从 区 域 ( 自身 ) 利 益 出发, 封闭式、掠夺式或转嫁式不 同 国 家 和 地区 之 间 的 公 平性原则,从全球利 益 出 发 的 共同性原则2.(2009福建高考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1)(2)题。(1)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B.技术C.原料D.市场解析: 由图知, 该生态产业园区的各企业是围绕制糖厂建立的

17、,即产业园的核心企业是制糖厂,影响制糖厂的主导因素是原料,故选C。答案: C (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技术协作带动了企业间的集聚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解析:图中甘蔗来自于第一产业,其产品在制糖厂、 纸浆厂、 发电厂等第二产业间循环利用,第二产业产生的化肥、废糖浆等又被第一产业利用,故D 正确。答案: D (2009山东高考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 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湖面低于海平面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18、环境调节作用减弱含盐量降低A.B.C.D.(2)艾丁湖 1 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课堂笔记 第(1)题, 本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获取解读能力。图中湖面数值为负值,低于海平面;等值线南密北疏,地势北缓南陡;湖面不断萎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减弱;因湖水减少,含盐量上升。第(2)题,艾丁湖1 万多年来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湖区萎缩,湖面缩小。如此变迁有人为原因存在,但主要还是自

19、然原因所致,气候变迁是主要的自然原因。答案 (1)A(2)D 湖泊湿地生态破坏分析需了解的一般内容及思路1.湖泊的作用(1)湖泊对河流起着调节径流的作用。(2)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3)为航运、发电、发展旅游提供便利。(4)调节区域气候、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2.湖泊面积萎缩的原因分析首先,从湖水总量减少的角度考虑。沿岸(包括河流沿岸) 地区大量引水、用水,导致注入湖泊的河水量减少(人为原因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自然原因 )。其次,从河床减小的角度考虑。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湖( 自然原因 ),围湖造田 (人为原因 )。(2008广东高考 )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

20、,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资料1: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资料 2:见图 1。资料 3:见图 2。(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月。(2)出现混浊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填正确项字母)。A.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B.交通运输工具的增多C.连续的阴雨天气D.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E.城市森林覆盖率高(3)该市 SO2 污染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析原因。(4)防治该市大气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课堂笔记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

21、相关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1)直接读图1 即可。 (2)读图 2 知,主城区污染物以NOx 为主, NOx 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具的排放;工业区SO2 和 PM10 排放较多。出现混浊天气除了和人为排放有关,还有自然原因。当近地面出现逆温现象时,大气稳定, 污染物不易扩散, 而阴雨天气和森林能减轻大气污染。故选 ABD 。(3)注意该题要求描述“空间分布特点”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读图2 可知原因在于工业污染源多。(4)防治污染的措施可从技术措施、生物措施、政策措施等角度考虑。答案 (1)127(2)ABD (3)工业区污染源比重大(主要集中在工业区) 原因:工业区工业污染源多(主城区和其他区

22、工业污染源少)。(4)措施:控制污染源;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健全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执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010崇文模拟 )20XX 年 2 月 2 日是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连接你和我”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完成 12 题。1.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围湖造田森林破坏滥捕乱杀兴修水利环境污染A

23、.B.C.D.2.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解析: 长江流域中下游的围湖造田、上中游的森林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都对湿地造成严重的破坏,可持续发展三原则中没有合理性原则。答案: 1.C2.D 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 34 题。3.该思想体现了() A.环境决定论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定胜天论思想D.人地协调论思想4.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解析:

24、由题干可知, 该思想主张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共生,使人地关系得到协调发展。而 “珠三角” 地区的桑基鱼塘就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人地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答案: 3.D4.C 5.20XX 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应对危机,实现粮食安全”。饥饿人口上升到10.2 亿,粮食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我国某些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也出现了生态告急现象,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其原因。(2)对比分析图二中两地,完成下表内容。主要环境问题主要原因地地精选学习资料 - -

25、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17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解析: 从轮廓和经纬度可看出,图示区域主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对比两幅图可推知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与生态环境极危急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为人多势必会向自然环境索取更多的资源, 造成环境的破坏。图二中地区属于东北林区,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西侧,降水较少,为传统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区,近年来由于过度放牧等原因而造成土地荒漠化。答案: (1)该地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为100 人以上的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频繁,对环境影响大(利用和改造环境深度、广度大,产生的废弃物多),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2) 主要环境问题主要原因地森林资源的破坏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地土地荒漠化牲畜大量集中,过度放牧现象严重,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