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五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课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729604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五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五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五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五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五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五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发展经济学第五讲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经济学第五讲发展经济学第五讲 资本形成与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第一节、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l 1、从类型上讲,资本一般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三种形式,西方发展经济学所讲的资本,主要是前两种形式,而本讲所涉及的则是物质资本。l2、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储蓄,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l依据这种方法,缪尔达尔认为,制度的演进是由于技术进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多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共同造成的,而不像新古典主义所说的那样是单一的或少数几个经济因素决定的。据此他指出:经济发展不应是单纯的产出增长,而应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发展,其中主要有产

2、出与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制度、政策六大因素。 l“对于每个拥有的人他将给予,从而他将富有;但对于一个没有的人,甚至他所拥有的也将被拿走。”(源于圣经) 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量倾向于累积地加剧国际间的不平等,在一方为工业国而另一方为不发达国家的两类国家间自由贸易的十分正常的结果,就是后一类国家走向贫困和停滞的累积过程的开始。”l 缪尔达尔认为,产生低收入的原因有社会、经济、政治和制度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以及收入分配制度上的不平等。为此,他主张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收入平等,增加穷人的消费,以提高投资引诱,同时增

3、加储蓄以促进资本形成,使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五、 投资的互补性与规模报酬递增l互补性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效应。有些行为,其收益的外溢会造成一种影响,使他人采取同样行为的成本降低,或收益提高。在存在互补性的场合,个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外溢的那部分收益被采取同样行为的其他人所获得。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互补性,那么率先行动的人是不合算的。因为,他人跟在先行者行动之后再采取同样的行为,比率先行动更加有利可图。其结果是,没有人愿意成为先行者,每个人都会等待别人先行动。即使这种行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有利的,也是如此。l由于互补性的存在,社会将被锁定在一种低水平均衡状态中。假若社

4、会成员能够成功地合作,同时采取行动,就能克服互补性。一旦这种行为得到广泛推行,全社会的成员就都能从中获利,而且继续采取同样行动的成本将越来越低,达到一种高水平均衡状态。但是合作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种合作并不符合每个行动者的个人利益。打破这种合作,就可以享受别人先行动带来的利益。所以实际发生的情况往往是合作失败,社会仍旧停留在低水平均衡状态。 除了互补性以外,许多投资活动还具除了互补性以外,许多投资活动还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即平均成本随产即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降低。不仅如此,规模报酬递增量增加而降低。不仅如此,规模报酬递增还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还限制了

5、发展中国家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 六、 对资本作用的实证分析l 在现实中,是资本的增加在先,还是经济的增长在前呢?l研究结果表明:前一期的经济增长率与现期的固定资本投资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大于前一期的固定资本投资与现期的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率主要与前一期和前两期的人均实际收人增长率相关,与前一期的固定资本投资的相关性很小;固定资本投资则与前一期的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率呈很强的相关关系。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资本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是单向的,是经济增长引起资本增长,而不是相反。第三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 l1、个人储蓄l2、企业储蓄l3、政府储蓄l4、外国储蓄l5、劳动积累l6、对

6、外贸易第四节 资本形成的方式资本形成的方式主要有下列六种:l(1)运用行政或经济手段动员农业剩余;l(2)运用财政政策进行政府融资;l(3)运用通货膨胀办法强制储蓄;l(4)企业本身的资本积累;l(5)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融资;l(6)通过外贸和利用外资加速资本形成。 一、 农业剩余的转移l1、直接的劳动力投资l2、利用廉价的剩余劳动力,扩大资 本积累l3、征收农业税l4、通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交换的价格“剪刀差”l5、出口农产品,为工业化赚取外汇l6、农民的自愿储蓄二、政府财政融资 l1、财政收入与资本形成l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税收收入,这是最主要的来源;二是非税收人,包括各

7、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企业利润上交等;三是债务收入,包括内债和外债。l税收对资本形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公共投资筹集充足的资金,即政府储蓄;二是刺激企业把更多的收入用于投资,即企业储蓄,或是刺激国外的企业来本国投资,即国外储蓄。 2、财政支出与资本形成l政府财政支出由公共投资支出(资本支出)和经常性支出(公共消费支出)两部分构成。前者一般是生产性支出,包括社会投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和基础设施投资(运输、邮电、通讯、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公用事业等)以及直接生产投资。后者则一般是非生产性的,包括政府公务员的工资和津贴、非生产性商品和劳务购买、军事外交开支、公债利息支付、各种补贴

8、和转移支付等支出。 3、财政赤字与资本形成 l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自愿储蓄水平较低,可投资的资金缺乏,财政赤字主要是作为政府强制储蓄、加速资本形成的手段。当政府的财政收入满足其经常性开支后,所剩不多,而政府又面临大量的投资任务,即资本支出需要时,便要借助于财政赤字来筹措建设性资金。这样,财政赤字就起着将民间储蓄或用于消费的收入转化为政府投资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资本形成率。l三、通货膨胀与资本形成l 在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是资本形成的一种特殊方式。l通货膨胀所造成的强制性资本形成效应,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收入再分配渠道而产生的:l1、国民收入在政府与民众(私人部门)之间的再分配。通货膨胀必然导致货币贬

9、值,使人民大众的实际购买力和实际消费水平降低,从而无形之中将公众的一部分消费性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这实质上是以通货膨胀的隐蔽形式向人民征缴的一笔税收,即通常所谓的“通货膨胀税”。如果政府将由此而获得的额外收入(增发的货币)用于生产性投资,则部分资源便从消费品的生产,转移到资本品的生产。ll2、收入在工资与利润之间的再分配。通货膨胀通常损害的是拿固定工资的工薪阶层,减少他们的实际收入,而相对增加的则是赚取利润的少数企业主阶层的实际收入。这样,一方面,由于高收入阶层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高于低收入阶层,所以通货膨胀提高了社会的总体储蓄倾向及可贷资金总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实际利率和实际工资等成本的下降,

10、产品价格又上涨,提高了企业的利润率,所以通货膨胀又增强了对企业家的投资引诱。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通货膨胀就会刺激企业投资,从而也会将一部分资源从消费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四、企业积累 l发展中国家资本形成或积累方式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或模式:l(1)以企业积累占绝对优势;l(2)以政府积累占绝对优势;l(3)以政府积累为主导,企业积累为辅助;l(4)以企业积累为主导,政府积累为辅助。l显然,这四种类型分别代表了一国的资本形成或资本积累体制,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它的整个经济体制以及工业化模式的特征。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这四种模式中,以第四种较优。第五节 金融深化与资本形成 l在经济学中,“流动

11、性”(Liquidity)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别的资产就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因此,现金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l广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l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其中,M2与M1

12、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为准货币。l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在宏观经济上,它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就银行系统而言,则表现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l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2006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为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高出5.7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同年GDP的增长速度;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4.8%,比上年末高出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总额高于贷款总额即存贷差为1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亿元。l因此

1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出现了流动性过剩的迹象。但是,严格地说,流动性过剩无论是从表象、还是从成因或解决方法上来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理论问题,并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货币发行过多、存贷差过大等问题而已。l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部因素来看,有经济结构不平衡、储蓄和投资倾向强于消费倾向等,造成了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l按目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中国人民银行,而央行为收购外汇必须增加货币发行。与此相关的是,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国外资本的流入显著增加。l因此,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外汇储备

14、急剧增加,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10663亿美元。而央行为收购这些外汇储备就需要发行货币超过8万亿元,这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内部原因。l从外部因素来看,美国“911”事件以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一度普遍实行低利率政策,导致各主要货币的流动性空前增长,出现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诱导下,大量资金从美国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经济体,这是造成目前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外部原因。l流动性过剩导致的结果,首先是大量的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形成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而上游资源价格的上升,必然会推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如果在一些因素的刺激下,部分流动性开始追逐消费品,

15、就会引起物价的较快上涨。流动性过剩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往往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现象。我国目前采取的缓和流动性过剩的手段我国目前采取的缓和流动性过剩的手段我国目前采取的缓和流动性过剩的手段我国目前采取的缓和流动性过剩的手段l、鼓励国内资本“走出去”,如QDII制度等。l2、发行央行票据对冲基础货币的过多投放,并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整个银行体系中的货币量。l3、提升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降低货币乘数的值,降低商业银行体系对基础货币的放大能力。l4、发行特别国债。l5、加速人民币升值速度,降低外贸顺差,进而降低外汇占款,减少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量。l以上手段在目前,均仅能缓和流动性过剩,而不能消除流动性过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