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566506106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7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卷第 1 页,共 9 页2023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七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22 道题道题 试卷满分试卷满分 100 分分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120 分钟分钟)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7 分)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卓越(zhu)深霄(xio)踌躇(chu)锲而不舍(q)B云鬓(bn)字帖(ti)可汗(hn)兀兀穷年(w)C祈祷(q)踱步(du)校对(xio)目不窥圆(yun)D哺育(p)晌午(shng)高粱(ling)锋芒毕露(l)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那

2、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_的青铜器,那_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冻、_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_。A灿烂 琳琅满目 积累 恋恋不舍B斑斓 琳琅满目 积淀 流连不已C斑斓 金碧辉煌 积累 恋恋不舍D灿烂 金碧辉煌 积淀 流连不已3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上高山而观荷。山间池塘里的叶儿碧绿得不似人间色彩,叫人怀疑是仙女沐浴时遗忘的

3、绸绢。透过几乎透明的水面,荷叶是平摊着的。嫩得让人想去捏一捏,隐约可以看见荷叶的茎。荷花是直立着的,似乎与荷叶有着天生的默契,它永远会开在层层荷叶的上面,开出或粉或白的花。花瓣的颜色粉得厉害,好像再多一点粉色,花瓣就会因为鼓胀而破裂。A将选文画波浪线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B“上高山而观荷”“它永远会开在层层荷叶的上面”,两个加点词“上”都是动词。C“山间池塘里的叶儿碧绿得不似人间色彩”,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池塘”。#QQABS4wkhmiwxIzgyBB6AwEiiQsR0AVSZA5mFxaa6Q0K/3lATBA=#试卷第 2 页,共 9 页D画横线句“好像再多一点

4、粉色,花瓣就会因为鼓胀而破裂”是比喻修辞。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4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史书是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B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满怀希望地去找小福子,却得知小福子的死讯。小福子被卖进妓院后投河自尽,这个消息让祥子彻底绝望,从此变成一具行尸走肉。C“转”是古代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如木兰诗中“策勋十二转”。D 骆驼祥子中,祥子从乡下来到北平,他把来到北平后买到车的那一天当作自己的生日名著阅读名著阅读5圈点批注法是读书常用的方法。请从所给的批注角度对文段进行批注

5、。骆驼祥子节选批注角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恶习,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批注加点词语“徽章”。(从修辞的角度)批注祥子这一人物形象。6古诗文默写。(1),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3),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4)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

6、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17 分)分)#QQABS4wkhmiwxIzgyBB6AwEiiQsR0AVSZA5mFxaa6Q0K/3lATBA=#试卷第 3 页,共 9 页(一)(一)(3 分)分)7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小题。【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乙】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诗的“洛城”即作者故乡,乙诗的题目“春兴”指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B甲诗紧扣“闻”字抒写闻笛的感受。乙诗中“春

7、”贯串全诗,触发乡思,引动乡梦。C甲诗中的“折柳”指折杨柳,是汉代乐府曲名。乙诗中的“流”写出莺鸣声婉转。D甲诗中的“何人不起故园情”,不言“我”,却更见“我”思乡之切。乙诗中“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二)(二)(14 分)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8、。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QQABS4wkhmiwxIzgyBB6AwEiiQsR0AVSZA5mFxaa6Q0K/3lATBA=#试卷第 4 页,共 9 页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肱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节选自沈括梵天寺木塔)【注释】钱氏:指吴越国君钱氏。后文的钱帅,是他的后嗣。喻皓:五

9、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肱箧(q qi):打开的箱子。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公亦以此自矜 静以修身(诫子书)B自钱孔入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C乃以瓦布之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D问塔动之因 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章)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1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方 两 三 级 钱 帅 登 之 患 其 塔 动。11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甲】【乙】两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有何相同之处?(2)卖油翁不但倒

10、油的手艺精湛,而且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请你结合对选文的理解,说说他的智慧体现在哪里?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6 分)分)(一)(一)(8 分)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筷子,是中国常用的饮食工具,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从外形上看,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对应着天圆地方。筷子形状较长且厚重,标准长度七寸六分,象征人的“七情六欲”。筷子发明于中国,后传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如今能够追溯到的#QQABS4wkhmiwxIzgyBB6AwEiiQsR0AVSZA5mFxaa6Q0K/3lATBA=#试卷第 5 页,共 9 页最早的筷子,出现

11、在商朝晚期,那时的昏君纣王就已经在使用象牙制成的精美筷子了。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在当时被称为“梜”(ji)的餐具,逐渐取代了餐叉的历史地位。而到了两汉时期,基本已经普及到各家各户,此时已改称为“箸”。如今东南沿海地区各种方言仍大量保留这一叫法,如闽南话与温州话。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了筷子的叫法。【材料二】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却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使用方便。可以说,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下面是筷子的握法图解:【材料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一双小小的筷子,也承载了不少的内蕴。使用筷子都是两根一块,其意为“阴阳两和”“合二为一”,意求圆满,故称“一双筷子”。手持筷子

12、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在下,中指在中间,隐含着中国“天地人”三才文化,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筷子的材质多以木质或竹质,也有用象牙、红木、金银等名贵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箸,更善运用雕刻工艺,彰显典雅,极具古典气质。筷子的使用也有讲究与忌讳:如一双不能长短不一,否则就是“三长两短”;吃饭时,忌用筷子敲击碗沿,因过去乞丐乞讨常以筷击碗出声;用筷插或不断翻拨菜品,被视为不雅之举;将筷子竖着或着插在盛饭的碗中,被看作不吉祥,因为过去的祭祀都是在碗中插上一双筷子。12下列选项中与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A筷子发明于中国,可追溯的最早的筷子出现在商朝晚期。B筷子最早称为箸,两汉时期,筷子已经种及到各

13、家各户。C“箸”这一叫法至今仍在闽南与温州的方言中大量保留。#QQABS4wkhmiwxIzgyBB6AwEiiQsR0AVSZA5mFxaa6Q0K/3lATBA=#试卷第 6 页,共 9 页D筷子的材质大多为木质或竹质,也有红木、金银等名贵材料。13请根据材料二“筷子的握法图解”,介绍筷子的正确握法。14“筷子”承载了哪些中华文化内蕴?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二)(二)(17 分)分)阅读课文老山界(节选),完成下面小题。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在“之”字拐的路上一

14、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5“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句中的“奇观

15、”具体指什么景象?(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这句话中蕴含着怎样的感情?16读选文第段的文字,完成填空。观察点:观察角度:先 后 17选文第段,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描写,请结合具体语句来说明,并分析其作用。18用声音来衬托安静,是本文作者写景的手法之一。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仿照文中画线句的写法(不必拘泥于句式),写一段话。(50 字左右)(三)(11 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味蕾上绽放的思念#QQABS4wkhmiwxIzgyBB6AwEiiQsR0AVSZA5mFxaa6Q0K/3lATBA=#试卷第 7 页,共 9 页春日里和煦的阳光带着一丝慷慨,悠然自若地洒向大地,从来都是不急不躁。

16、熬过了冻土寒冬,微风轻拂之下,世间变得温柔起来。历经蛰伏,万物生长的力量变得无比坚定。草木发新,春菜也跟着尽情舒展腰肢。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意,共筑起草长莺飞的诗情画意与鲜嫩明媚的春日之味。春天的韭菜,俗语称为“春香”,是难得的鲜香。如若追溯到古时,韭菜是让人心生敬意的祭祀佳肴。诗经 豳风七月里道:“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的句子,证实了春韭与羔羊肉同样珍贵。所以每年开春,把韭菜安排到餐桌上,算得上是送给味蕾的迎春之礼。小时候,每当户外冰雪消融,远山渐绿,我就会格外留意后院的菜地。万物复苏是个奇妙的场景,春光所到之处,田间日渐葱郁。但我绝非只为试探春意而来,除了弄春之趣,我的小心思更在于搜寻那些能装进肚子里的春日之味。眼见我日日去田园里踩得一脚泥泞却毫无所获,妈妈索性指点一二,韭菜长高了就烙韭菜盒子吃吧。这下好了,心里的馋虫一下就被勾起,每日的菜园巡视径直变成了探望那一洼杂草间的春韭。好在春日里韭菜的生命力绝不输给杂草,用不了几天,春韭已有了一青二白的架势。终于有一天,一把韭菜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个头不大,却鲜嫩欲滴,香味扑鼻。妈妈准备做韭菜盒子,而我,开始围着妈妈转。妈妈摘韭菜,一摘一把,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