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6265142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升九年级语文暑期能力提升练习题(附答案)【每天预习一首古诗词】诵读+阅读+类型解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题目。【甲】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江城子(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1.甲乙两词都极富想象力,甲词以“天上宫阙

2、”喻指 ,乙词以“芙蕖”喻指 2.试比较两词“弄清影”“弄哀筝”中加点的字的含义和传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3.说说甲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子为什么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4.对两词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是“哀筝”,是从乙词总的旋律来写的;说是“苦含情”,是从乙词的感情来写的。B乙词的最后,没有正面描写人物,而是写弹筝人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C甲词中写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引着他,词人的心绪矛盾的。D甲词认为,人有悲欢离合同月有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常理,很值得伤感。【解说】1.诗歌解读:

3、苏轼这首词从表现内容方面来说,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上片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重点写“望月”。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下片重点表达“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也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2.宋词: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为宋代儒客文人智

4、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按长短规模分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每天一篇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耀,可也;恐真

5、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选自刘基窃糟)【注释】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驾:驾驭、统摄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每与人论道理( ) 昔者鲁人不能为酒( )善酿千日之酒 ( ) 是余之糟粕也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鲁酒渍之A盖以诱敌 B以瓦布之C不以疾也 D岁以大穰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昔 者 鲁 人 不 能 为 酒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2)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5.说说文中的“糟粕”比喻什么?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6.简要分析本文给了你

6、什么启示。 【寓言类文言文阅读题型及解析】1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其源头是非儒家的道家“异端”。 这些小说真正具有意义是在其说教和哲学的层面上。它们可以为读者带来一堂道德课。关于奇异梦境、蚂蚁、狐狸或龙的故事都不会被认为是真实的。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2.句子的表达作用:分

7、析文章运用了何种修辞或手法用来说理,在(修辞或手法的作用)同时,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如:排比是将三句或三句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考生要结合句式和人物的语气去体会其表达效果。3.概括文章蕴含的道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重点句子,结合此类文章特点、人物类型及时代背景概括作答。4.谈启示或感悟: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应该怎么做。【每天一个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探究说明方法。三、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下面各

8、题。元素的前世今生(梁文杰)为纪念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編制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将今年定为“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元素周期表的诞生是现代科学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成就之一,是“科学共同的语言”。时至今日,科学家依然可以通过元素周期表获得启迪。元素周期表最初只有63个“成员”。随着人类认知的提高,这一“大家庭”扩充到了目前的118种元素。其中90种为自然元素,另外28种为人工合成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面像洋葱一样“包裹”着一层层电子,每层可以填充的电子数不同。如此一个个一层层地填充下去,就构成了目前的已知元素。元素周期表的伟大之处,是通过横纵排列揭示了元素随着电子层数增多周而复始的性质变

9、化,为人类寻找世界規律奠定了基础。基于元素演化的核能发展有望保障人类的能源安全。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元素都是核聚变反应的产物,其变化蕴含着极大的能量。铁是元素周期表中最稳定的元素,比铁轻的元素聚变以及比铁重的元素裂变都会释放出核能。一般认为,宇宙大爆炸和随后的核聚变产生比铁轻的元素,而恒星衰老产生的超新星爆发这样的高能过程才会产生比铁重的元素。目前核电站中均依靠重元素核裂变产生能量,利用的就是上一次超新星爆发时储存的能量,从原料的可靠性和蕴含的能量来说均不如轻元素的核聚变。所以,不少大国正加紧研究国家点火计划,期望实现轻元素的可控核聚变,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需要警示的是,地球上的一些元

10、素很稀缺,有些甚至可能会消失。欧洲化学学会最近公布的一张图表显示,氦(hi)、铟(jn)等元素随着人类的使用,在未来100年或更短时间内会越来越难以获得。其中铟是手机触摸屏的关健材料,以现在的消耗速度,只够使用10至20年。因此对手机的收利用工作需要引起足够重視。与此类似,镓(ji)、砷(shn)和锗(zh)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同样面临供给不足的威胁。而氯元素虽然占比不小,却容易在太阳的加热下散失到太空中去。地球上氦资源来自地下矿藏,是开采天然气的伴生品。它是获得低溫环境的重要元素,科学家们呼吁要显著减少氦向大气的直排,莫让廉价的氦气球带走珍贵的氦元素。150年来,对于元素的发现与探索帮助科学

11、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我们能否把这个多彩世界究好地留给下一代?这取决于我们保护资源的力度,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1.分析选文第段划线句中“之一”一词有何表达作用? 2.选文第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与选文内容理解不一致的一项( )A元素周期表这一“大家庭”扩充到了目前的118种元素。B基于元素演化的核能发展能保障人类的能源安全C一般认为,宇宙大爆炸和随后的核聚变产生比铁轻的元素。D氦、铟等元素随着人类的使用,在未来100年或更短时间内越来越难以获得。四、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高考加分“瘦身”是怎么回事?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有关要求,2014年12月,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有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五部门意见明确,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对于仍保留相关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分值不超过5分,同时,意见还明确要求各地取消地方性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并进一步大幅减少其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据统计,今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已按要求全部调整到位,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4年的95个逐年减少,到2018年仅剩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