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案例北师大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565821108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案例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案例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案例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案例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信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案例北师大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一、教学目标项目内容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了解宋辽、宋西夏和议的影响,并对两次和议作出客观评价;提高同学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辽西夏与北宋建立的简表”,增强学生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比较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北宋的关系以及汉化的过程,培养归纳比较能力,了解民族融合的历史必然;通过课堂讨论与辩论,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宋的关系有战有和,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密切交往,对开发边疆和

2、促进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二、重难点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和采用多种方式表达历史的能力;明确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三、教具 多媒体学案四、教学过程1、导课导课环节,给学生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再由学生谈欣赏歌曲后的感受。使学生感受中华各民族团结、友好、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氛围,明确中华灿烂文明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那么当历史发展到北宋时期,中华大地上主要分布着哪些民族呢?各民族

3、之间的关系又怎么样呢?从而导入新课。2、教学步骤本节课主要分为五个步骤,详见下表:步骤内容速读课本,感知历史请同学们设计关于辽、西夏、北宋建立的简表(包括时间、民族、人物、都城等),表格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小组讨论,剖析历史1、简要分析北宋与辽、西夏战争的性质。 2、请比较澶渊之盟与宋夏1044年和议的相同点。 3、小组辩论:宋辽、宋夏和议的一个相同点就是向少数民族送岁币,用岁币换和平。你认为“岁币换和平”值得吗?(让同学们分别站在少数民族、汉族、中华民族不同的立场上分析辩论)4、材料解析题:材料一、展示几幅辽、西夏在服饰、货币、文字等方面的图片材料二见课后材料阅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拔

4、(党项)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中原)领土,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通过材料,你认为辽、西夏是从哪些方面学习中原王朝,促进自身进步的?联系实际,运用历史1、你认为今天应该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2、今天,新疆、西藏等地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在西方国家的操纵之下,企图把新疆、西藏从中国领土上分割出去。请站在民族关系的角度谈一下如何制止分裂,维护统一。课堂检测,回顾历史1、耶律阿宝机和元昊的相同之处在于( )都是少数民族首领 都建立过少数民族政权 都派军队进攻过北宋 都重视学习中原文化A

5、. B. C. D. 2、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内容有( )A. 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3、辽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1)辽与朝廷“和好年深”得意于哪一历史事件?(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这一事件做出简要评价。4、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元时期是多元文化碰撞时期。提出质疑,反思历史3、教学方法说明第一环节:让同学们5分钟完成,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第二环节:让同学们在看课本的基础上,小组展开充分的讨论,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6、,培养小组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确,尽管两宋时期边境上弥漫着硝烟,但不能割断各族人民的交往,各族人民在战争中密切了交往,在碰撞中走向了融合,也使同学们明确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第三环节:让同学们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答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四环节:检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环节:学生反思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延伸的过程 。最后要让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的不足,交流自己的疑惑,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途径。五、板书与小结疆发边开战战和北宋960年,赵匡胤辽916年,耶律阿宝机西夏1038年,元昊六、课后反

7、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有以下感悟: 1、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自主学习是合作教学的前提,合作学习是合做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对教材的表象形成了初步的认识,而合作学习阶段则是对学生自主掌握知识的一个概括、归纳、分析、综合与延伸。因此离开了自主谈合作,那便是无源之水,离开了合作谈自主,学习便失去了方向与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坚决摒弃重合作而轻自主的错误做法。本节课的第一环节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在开展第二环节前必须有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而合作学习要求在学生的迷茫处合作,在学生的似是而非处合作,在学生的思维发散处合作,在学生的思维

8、断裂处合作,本节课的第二、三个环节就是需要学生充分合作的地方。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是指教师问题的设计,“生成” 则是指学生思维的跳跃与灵感的迸发。预设与生成二者是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只有教师高水平的预设才能诱发学生的灵感,才会有学生高水平的生成。如在本节课第二环节,通过3、4题问题的预设,学生生成的结论是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两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多元文化碰撞、民族大融合时期。 3、情感与理性的关系 中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正处于发展时期,尚不成熟,多用情感的眼光去认识问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由情感向理性转变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本节课的第二环节的第3题,学生往往站在情感的角度认为“岁币换和平”不值得,这就需要教师引导着学生的思维向理性的方向发展,明确“岁币换和平”有利于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4、注重学生的课下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第五环节,学生又得出了“两宋时期政治方面政权并立、国家分裂”、“北宋皇帝软弱,政权腐朽是导致屈辱的主要原因”等观点与认识,这是学生思维的继续与延伸。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