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3)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565474424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天津卷)(考试版A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1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2、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脱贫攻坚伟大奇迹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 不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在脱贫攻坚的系统工程中,党中央 全局、协调各方,中西部地区落实主体责任,东部地区落实帮扶责任,主管部 门落实行业责任,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军队和武警部队落实定点扶贫责任,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了积聚力量实现脱贫目标的制度合力。针对中国各地要素条件迥 异、致贫原因复杂的特殊性,各地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做到 ,立足当地特色资

3、源,创立产业扶贫、人才扶贫、交通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等多种方式,在丰富多彩的脱贫攻坚中“脱真贫“真脱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各地脱贫攻坚共同熔铸为中华 民族奔小康的磅礴力量。新旧相推,日生不滞。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开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为乡村振兴奠定 。消除绝对贫困之后,相对贫困还将存在。我们要将 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拓展和稳固脱贫成果,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衔接、公共 效劳衔接,开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总揽药到病除基石B

4、.总览对症下药基石C.总揽对症下药根底D.总览药到病除根底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们要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稳固和拓展脱贫成果,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 衔接、公共效劳衔接,开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B.我们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固和拓展脱贫成果,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 衔接、公共效劳衔接,使开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C.我们要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展和稳固脱贫成果,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 衔接、公共效劳衔接,开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D.我们要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拓展和稳

5、固脱贫成果,抓好政策衔接、规划衔接、产业帮扶 衔接、公共效劳衔接,使开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3.以下对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出自吕氏春秋。我们能从中感悟到: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B.“千帆竞发出自唐朝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人们以此来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机勃勃地向前开展。C.“百舸争流是沁园春雪中的名句,毛泽东鼓舞人们在迈向胜利的道路上,不要惧怕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前行。D.“新旧相推,日生不滞化用明朝王夫之的“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指明新旧事物交替变更,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停滞不前。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6、,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色,都无愧为文明传承的瑰宝。揆诸历史,珍视版本、珍视文明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从周的史官、秦的石室,到汉代的天禄阁、唐代的弘文馆,再到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文渊阁、清代的四库七阁,文化专藏机构绵亘千年。时至今日,新落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种功能形态为一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着重凸显大国风貌、汉唐风韵、江南宋韵、岭南新韵,集中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既是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也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藏。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

7、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2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摘自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材料二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建立职业培养、技术技能方面的优势和特色。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相关人士认为,一方面,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实操技能的训练和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另一方面,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应推出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晋升机制,为各个级别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职业晋升通道。因此,促进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8、,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责任,而需要多部门有效联动,形成百花齐放的教育体系和职业体系,让进入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看到希望,扭转“唯学历论”的教育期待与制度设计。(摘编自黄冲、陈文琪职业教育要成为主动选择六成受访家长表示需提高教育质量)材料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草案拟从法律层面规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建议“国家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现实情况是,职业教育学校长期被“另眼相看”,很多学生和家长宁可没有“大学”二字,也不要有“职

9、业”二字。这种比较普遍的心态是对当下职业教育尴尬现状的折射。时至今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仍然束缚着很多人的思想。在很多人看来,职业教育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只有“成绩差”“没前途”“被淘汰”的孩子才会去上职校。很多家长对孩子上职校后的前途也普遍表现出担忧与悲观的情绪。这些观念的背后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明显差距,和学生对自身成长成才期待的落差。当然,这种认识也与就业端对职教生的区别对待密切相关。想在大城市落户,多数城市的基本要求是本科学历,仅有少数城市对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放开了落户限制,公务员考试很少有岗位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开放,职称评定

10、上职校毕业生也饱受不公平待遇 事实早已证明,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是确保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享有同等地位的关键。在这方面,制造业强国德国有不少经验可资借鉴。德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普职分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禀赋选择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而且,读职校的学生并不全是考不进普通教育学校的学生,他们即便选了职业教育,也有机会改变轨道。更关键的是,职业教育就业渠道畅通,蓝领工人有着体面的收入,技术技能人才有着光明的前途。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2016年到2020年就读普通本专科、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呈稳步上升趋势,2020年其招生人数均

11、高于往年。B.让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看到希望,扭转“唯学历论”的教育期待与制度设计,需要多部门合作,形成百花齐放的教育体系和职业体系。C.德国职业教育就业渠道畅通,且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对学生进行普职分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禀赋选择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D.在德国,读职校的学生不全是考不进普通教育学校的学生,他们选 择了职业教育后,也可以改变发展方向,这种方式值得借鉴。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但很多学生和家长宁可没有“大学”二字,也不要有“职业”二字,折射出当下职业教育的尴尬。B.许多家长对孩子上职校后的前途担忧悲观,原因是“劳心者治

12、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C.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差距和就业端对职教生的区别对待,造成学生对自身期待的落差。D.为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制度要适应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和办学质量。6.以下哪项不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的措施?()A.推出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晋升机制,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和职业晋升通道。B.促进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多部门有效联动,形成百花齐放的教育体系和职业体系。C.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是确保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享有同等地位的关键。D.在大城市落户,多数城市

13、的基本要求是本科学历,仅有少数城市对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放开了落户限制。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 丑,不向礼义。无法不3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 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夫刻肌肤,镵 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

14、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古者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 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上唱 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 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豁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注释:镵(chn):刺、刻。熙:光明

15、、兴盛。临:统管、治理。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弗能正也 正:正确B.死不还踵踵:脚后跟C.上唱而民和 唱:倡导D.察其党与 察:仔细看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被创流血,至难也碧水东流至此回B.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若风之摇草木C.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群贤毕至,少长咸集D.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9.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10.列语句编为

16、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A.B.C.D.1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其立论依据。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2)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13.文段中提到“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并结合文中的其他内容,说明作者对于法律和礼义在治国中作用的看法。第第II卷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四、(25分)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北斋雨后文同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诗往往体现“诗中有画”的特征,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