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565473817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图设计说明311 工程概况1.1 项目区位本项目为铜梁西站广场附属工程,本次设计子项为出站联络道及中部道路。本项目地处铜梁城区西部,位于“一心两城三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中老城龙都片区与淮远新区交界处。是铜梁向西城乡融合发展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门户。项目区域东邻西环路和铜昌路,西邻计都寺,北至汽车南站,南至福利中心,交通便捷,覆盖区域面积约245亩。根据重庆市发改委关于市郊铁路壁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交通20201149号),为支撑壁山区、铜梁区融城战略及产城景融合,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助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实施市郊铁路壁山至铜梁线工程(璧铜

2、线)。璧铜线项目起于璧山区璧山站,经黛山大道站、河边站、青龙湖站大路站、蒲吕站、铜梁新城站、铜梁站,终点至铜梁区铜梁西站。线路全长37.35公里,设车站9座,其中高架站3座,地下站1座,其余5座均为地面站,设铜梁停车场1座。根据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轨快线璧山至铜梁线工程铜梁段线型及站点设计方案中线路运行方案,预计2026年铜梁西站-璧山站通车,受建设时序影响,璧铜线开通运营后3.5年,27号线建成通车。27号线开通后,由27号线运营交路覆盖璧铜线运营周期。随着璧铜线和铜梁西站的建设投用,三角碑片区的功能定位发生转型调整,现状交通组织产生较大影响,周边的道路交通系统急需作出优化调整

3、。根据周边用地和现状道路情况,本次设计在片区内增加三条道路组成环线,其中次干路1条、支路2条,线路总长约357m。片区路网的建设对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用地布局,保证三角碑区域交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是三角碑片区的一体化交通系统的重要补充。本项目区域位置1.2 工程规模本项目道路共计3条,道路概况如下:(1)进站联络道:设计全长86.563m,起于与铜昌路交叉口,止于铜梁西站内部道路,设计等级城市支路,标准路幅宽度11.65m,单向2车道,设计速度为20km/h。(2)出站联络道:设计全长124.573m,起于铜梁西站内部道路,止于中部道路,设计等级城市支路,标准路幅宽度12.15m,单向2车

4、道,设计速度为20km/h。(3)中部道路:设计全长326.697m,实施长度142.951,起于出站联络道,止于与西环路交叉口,设计等级城市次干路,标准路幅宽度24m,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为30km/h。其中本次设计子项道路为:出站联络道、中部道路。1.3 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岩土工程等。2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 设计依据(1)甲方与我公司签定的设计委托书、合同协议等(2)三角碑片区1:500地形图(甲方提供电子版,重庆低空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23年2月测图)(3)铜梁西站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下管线探测资料(甲方提

5、供电子版,四川万世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3年8月)(4)重庆市铜梁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公示版2021-2035年)(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3.01)(5)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供铜梁区管线规划初步方案(电子版,2022年3月版)(6)迎宾路段道路交通组织工程设计项目施工图设计(甲方提供电子版,西城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23.01)(7)城轨快线璧山至铜梁线工程铜梁段线型及站点设计方案(甲方提供电子版,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2.01)(8)铜梁西站片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12)2.2 采用的主要

6、标准规范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无障碍设计规

7、范(GB 50763-2012);无障碍设计标准(DBJ50/T-346-202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 36670-201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

8、2-92);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国家及部(委)发布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2.3 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工程设计无违反工程强制性条文的情况。3 建设条件3.1 场地现状本次设计工程位于重庆市铜梁区铜梁西站附近,与铜昌路、西环路、原乡大道、迎宾大道等现状道路相邻,北侧为现状汽车南站及已建成的小区,南侧为已建成的福利中心。场地内有多条施工便道可通达勘察区,场地交通便利。道路沿线现状图3.2 气象水文重庆市铜梁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夏

9、热,秋雨连绵,无霜期长,多云多雾的特点。据重庆气象局统计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最高温43.0(2006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温-2.9(1977年1月30日)。年平均气温18.3,雾日平均3046d,最多达148d。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0mb。地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201.5mm,最多达1750.6mm(1963年),最少只有720.0mm(1966年)。日最大降雨量266.60mm(2007年7月17日),最大时降雨量达38.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25.0mm。历年平均蒸发量在953.21398.6mm之间,平均日照时数1327.5h。在一

10、年中的各月之间,各季度之间差异明显,下半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9%,而冬春半年(11月-4月)仅占21%,四季分配是夏季最多占有 41%,春秋次之分别为28%和26%,冬季最少只占有5%。无地表水。3.3 工程地质情况(引自本项目地勘报告)3.3.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场地地势平缓,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场地内地形坡角222,局部可达25,场地周围有多条施工便道穿过。拟建进站联络道地面高程275.853281.133m,相对高差5.28m;拟建出站联络道地面高程275.753283.948m,相对高差8.195m;拟建中部道路地面高程274.518283.646

11、m,相对高差9.128m。3.3.2 地质构造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区位于西山背斜尾部西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1381461014,优势产状14012。经调查,整个场地岩层产状变化不大。场地发育二组裂隙,分布描述如下:18060,间距0.501.50m,裂隙延伸长度0.56.0m,裂面平直,呈张开状,张开宽度15mm,裂面见泥夹岩屑填充;9770,间距0.502.50m,裂隙延伸长度2.08.0m,裂面弯曲呈波状,呈张开状,张开宽度13mm,裂面见泥夹岩屑填充;根据现场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区内岩体裂隙较发育,层面平直光滑,多为泥质填充、局部为岩屑填充,层面结合程度划分为结合很差,属软弱

12、结构面。裂隙面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岩体结构属中厚层状,中等风化基岩完整程度分类为较完整。场区范围内未发现断层及断层破碎带。见下图。区域构造纲要图3.3.3 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示,场区主要岩土层有全新统的人工素填土(Q4ml)和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将地层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全新统(Q4):素填土(Q4ml):褐红色,主要由泥岩、砂岩碎块石和粉质黏土组成。块碎石20%25%,粒径一般在28cm。土体结构呈松散状,稍湿,无序抛填,回填年限小于12年,未遭受污染。该层遍布于整个场地。厚度分布不均,钻探揭示厚度0.203.40m。粉质黏土(Q4el+dl

13、):灰褐色、黄褐色,呈可塑状,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局部分布,厚度0.30m3.10m。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基岩:泥质砂岩(J2s):棕红色为主,局部夹薄层灰白色砂岩,具与泥岩、泥质砂岩互层分布的特点。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结构,局部泥质富集,泥质胶结,中-巨厚层构造,基岩产状1381461014。根据泥质砂岩风化程度及力学特征划分为强风化泥质砂岩和中等风化泥质砂岩:-1强风化泥质砂岩(J2s):棕红色为主,岩体裂隙较发育,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锤击易碎。岩芯采取率约75%,RQD值为20。该次勘察揭露层厚0.32.2m。 -2中等风化泥质砂岩(J2s):棕红色为

14、主,局部夹薄层灰白色砂岩,具与泥岩、砂岩互层分布的特点。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砂质结构,局部泥质富集,泥质胶结,中-巨厚层构造,具水平或斜交节理,风化裂隙发育一般,岩芯主要呈短柱状、长柱状,敲击声脆,用手难以折断,机械开挖难,划分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基岩产状1381461014。3.3.4 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根据调查,场地地表水主要为道路沿线水塘蓄水。池塘主要分布于拟建项目中部的出站联络道及其两侧,勘察期间在池塘边进行简易的勘测,池塘水深约60cm,淤泥厚度约50cm。拟建项目场地地形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地形,雨季降水多沿坡面径流,向中部低地势排泄,易在中部低洼处形成汇集。 地下水

15、场内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下伏基岩为泥质砂岩。素填土孔隙较大、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泥质砂岩结构较致密,属相对弱含水层。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结合含水介质的组合状况,将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类裂隙水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勘察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中。该层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地表水体渗漏、基岩裂隙水等补给,以蒸发、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基岩裂隙水:勘察区的基岩裂隙水为赋存于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岩层中的裂隙水及浅层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裂隙水的埋藏条件受基岩面形态、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富水性不均一。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本次勘察在钻孔终孔、抽干钻孔中残留用水24小时后进行简易水文观测,未发现明显水位恢复。但在项目施工期间,受降雨及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类裂隙水往项目中部汇集的影响,可能在中部原始地形低洼处局部汇集地下水。根据重庆市地方经验,场地内素填土渗透系数取15.020.0m/d,泥质砂岩渗透系数取0.350.80m/d。3.3.5 水土腐蚀性根据现场调查,结合临近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