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65289591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其很多墓葬为西周早中期。在这些墓葬中,随葬兵器数量多、等级高、延续时间长,至少是西周时期诸侯等级的。但

2、文献记载同时期周王室在该地区没有分封诸侯。这一发现( )A说明先秦文献记载都需经考古验证 B反映了西周前期对外战争的频繁C利于研究西周王畿地区的统治方式 D表明西周前期分封制度尚未成熟2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战国时期( )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 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 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3据记载:“汉代(广西)合浦的桑蚕半稼,其织半耕一亩之桑,获丝三十八斤”,“交趾、蕃夷皆来市焉,虽赋重困穷,民未至庐室空,舟楫之繁庶,胜于他所。”这表明,汉代合浦地区(

3、 )A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 B朝贡贸易注重经济利益C经济结构受外贸影响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4钱穆在国史大纲里指出:“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在战国、秦、汉时期就被打破。然而东汉以来的士族门第到魏晋南北朝时,其地位几已成为变相的封建,它是从皇权政治而来,又依一定的条件向皇权政治转化,向皇权政治回归。”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官僚政治逐渐瓦解 B举士的方式不利于澄清吏治C割据势力日益膨胀 D门阀政治是历史环境的产物5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中记载:“晚唐以来商业中心的兴起至两宋而大盛,更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

4、功能。它们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下列关于“商业镇”的说法合理的是( )A巩固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与中国古代镇的功能一脉相承C有利于促进市场的繁荣 D宋代商业打破时空限制的结果6下表为宋代河北、河南、江苏及安徽地区书院分布情况表。其中丙最有可能为( )宋代书院分布情况(单位:个)地区甲乙丙丁数量2920113A河北 B河南 C江苏 D安徽7永乐元年,朱棣下令翰林学士编修永乐大典,编篆完成后,朱棣亲撰序文:“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篆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助为典奥。”由此可见,永乐大典的编纂( )A为明清新思潮的

5、出现奠定基础 B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C服务于封建小农经济发展需要 D推动明朝社会重文风气的兴盛8下表为明代财政收入统计(摘自明实录),据表可知,明代( )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1430397920.594.17388.932.91552265913.332.02414.4243.31621278012.920.68.1755.2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农民赋税负担沉重C白银逐渐被广泛的使用 D政府财政来源扩大9乾隆十九年,陕西巡抚陈宏谋提到,榆林长城以北地区汉人和蒙古人“彼此相安,蒙汉不分珍域”,长城虽有倒塌,但无需修理。乾隆二十五年,山西巡抚鄂弼上

6、奏山西杀虎口以北地区的情形称:“内地民人遂渐居住耕种,与蒙古错杂而处,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这说明乾隆时期该地区( )A长城军事功能丧失 B民族融合趋势加强C农耕文明优势凸显 D社会风貌逐渐趋同10上海正蒙书院是光绪四年(1878年)由上海邑绅张焕纶等创办,学生分为数班,即后来多级教授制,科目包括国文、地理、经史、时务、格致、数学、诗歌等,后增设英法文、旁及体育,尤其注重德育。该书院( )A以学生道德的培养为核心 B是洋务派开办的实业学堂C具备近代学校的某些特征 D标志新学制系统全面建立11下表是康有为和孙中山的部分思想。二者的思想( )康有为根据公羊传中的“三世说”提出“社会

7、历史进化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进步”孙中山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我国民之论古者,莫不倾慕三代之治A植根于近代政治变革运动 B丰富了传统儒学的内涵C肯定了社会变革的合法性 D意在重建国人文化自信12下图可以用于观察江汉关棉花进出口贸易的变化趋势。其中1922-1926年棉花进口量增长的原因可能是( )1891-1931年江汉关棉花进出口情况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B武汉棉业的改造升级C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13陕甘宁边区在边区、县级参议会和政府中实行了“三三制”,但在乡一级实行“议行合一制”(即行政与

8、立法统一),并创造了“一揽子会”的形式。对此,李维汉曾给予明确地说明,乡村主要是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由地主代表农民,“于理不通,于情不合”。尤其是在乡长、文书等主要干部中,更不能强求贯彻“三三制”。这表明陕甘宁边区( )A多村管理低效率运行 B基层治理采取灵活方式C政府权力向地方渗透 D照搬苏联政府构成模式141950年6月,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三年左右时间内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并做好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肃清反革命、整党、统一战线、民族、文教等八项工作。这些工作旨在( )A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B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15

9、下面是20世纪80年代的两幅宣传画。这两幅作品的宣传主题应为( ) A精神文明与现代化建设结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经济转型全面释放了生产力 D工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16下表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开展的一系列重大外交活动。这一系列活动( )年份外交活动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6年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四国外长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13年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A致力于促进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 B缓解了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矛盾C体现了与第三世界的全方位合作 D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

10、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秦汉时期,简牍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乡吏具体负责户籍的编造,县吏主要起监督、审核作用,户籍的正本放乡,副本呈县。由于乡吏是郡县任命,俸禄微薄,工作上经常有私派加征、盘剥百姓的行为。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魏晋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户籍转由县廷编造,并由县上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隋唐则彻底废除乡吏,继续强化以县廷为中心的治民方式。摘编自张荣强从户版到纸籍:战国至唐代户籍制度考论等材料二 隋唐时期,户籍人口依其年龄而有“黄小中丁老”的登记。到宋代,户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主户”与“客户”之间的区别,主户即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

11、税户,客户是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并且将全国的居民分为乡村户和坊郭户,即农村民户和城市民户,分别定等列籍。乡村主户五等,坊郭主户十等。坊郭户和乡村户皆由诸县三年一造版籍,推排物力,升降等第,送州府覆校,印缝保存。所谓物力,就是家业、家产、产业。对乡村户来讲,物力主要是指田地。而对于城市民户来讲,其物力则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两方面的内容。不动产即为房地产,宋人谓之屋业,动产则主要是指经营工商业的资财。摘编自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晋时期户籍编造主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至宋代户籍变化的主要表现。(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2、要求。(12分)材料 从1840年到1930年前后,华工出国迎来高潮。19世纪,随着欧洲各国相继宣布禁止贩奴,美洲等迁入地的迁移“拉力”也大为增强。当时的中国,人口压迫已使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窘迫,列强侵略又导致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对于闽粤沿海人民来说,出国谋生成为唯一选择。于是,迁出地的“推力”也明显增强。出国华工有两种,一种是“契约华工”,另一种是“赊欠单工”。前者指应募到海外做工并与招募者订有契约的出国华工,但契约规定在实际中从未真正兑现过。后者指赊欠船票旅费的出国华工,虽有“自由出洋”名义,但出国后往往被当作奴隶看待。据统计,1845-1920年间,出国华工约千万人次,但出国者并非都能

13、到达迁入地,仅海上死亡率一项,就已令人膛目。出国后,他们遍及世界诸大洲,以东南亚地区为主要迁入地。摘编自朱国宏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之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华工出国的历史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华工出国的特点。(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了“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口号。在50年代,这些口号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体现了体育为国防、生产建设服务和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服务的积极作用。60年代初,国家体委重新审定了1958年制定的“十年规划”,调整了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提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对群众体育活动的规模、运动量、运动竞赛的次数,仍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加以适当的控制”。1971年,周总理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口号。在这一精神指导下,中国乒乓球队与美国队在世乒赛期间友好往来,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