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5173922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作文能力提升目标导航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通顺、意思清楚。审题指导题目:中华传统节日1.审清题材: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记叙文)2.审清内容:这段时间,我们对感

2、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一定有很多收获。写一写过节的过程。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故事。习作对象是中国传统节日,有如下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节。不能写此外的其它节日。展示活动成果。我们来写几副春联。请大家品尝我家做的月饼。我们小组朗诵和中秋节有关的古诗。我来讲讲怎么包粽子。展示成果时,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最后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好。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一评,看看是否根据需要写出了过节的过程。3.审清重点: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

3、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思路指引写作误区没有介绍清楚自己要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或者介绍的节日不是中华传统节日,例如儿童节、劳动节。只是把收集到的信息记录下来,没有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没有将自己家过节的过程写具体,只是单纯记录“流水账”。思维导图小提示:你还可以选择冬至、上巳节、泼水节等自己经历过的有意思的传统节日写。在构思时,内容安排要详略得当,如参考“按多天的时间顺序写”的例子,重点写“除夕”这天的内容,其他天的内容略写。【拟题思路】本次习作,我们可以直接以节日名称拟题,如“过年”“元宵节”等,可以将节日的特点写入题

4、目,如“红红火火过大年”“欢欢喜喜闹元宵”等,还可以将自己的感受写入题目,如“快乐的春节”“难忘的元宵”等。我的魅力题目:可以选择下面的题目来写你喜欢的节日,也可以自拟一个有趣的题目。快乐元宵节 红红火火过大年端午节 难忘的腊八节 【写作思路】以习作端午节为例来说明:技法点拨一、选择材料。习作对象是中国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我们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最了解的节日来作本次习作的主题,这样胸有成竹,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内容丰富、生动有趣。1.仔细观察教材第36页的插图和“泡泡”,了解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看日历,可以了

5、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时间。询问长辈,可以听他们讲述人们如何过传统节日。查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习俗。2.我们有哪些途径去查询资料?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在书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在网上查询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3.小组内讨论确定准备了解的传统节日吧!小贴士可以用表格记录了解到的信息。可以图文结合,记录了解到的信息。4.展示资料。(1)请阅读第39页、44页的“泡泡”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展示方式。(2)读一读教材第44页的习作要求,了解本次习作的任务。二、紧扣“传统”,确定写作对象。传统节日的相关风俗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我们可以在广泛了解传统节日及其风俗的基础上,选择

6、自己最喜欢、了解最深、感受最丰富的一个来写。前面我们收集了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选择本次习作合适的事例哦!用简短的话写出想要选取的事例吧!春节贴春联 端午节包粽子 中秋节做月饼 重阳节敬老 例:妈妈告诉我:“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到了这一天,天上的月亮会格外圆,每家每户都会买很多的月饼,吃月饼、赏月,开心过节。”晚上,妈妈做了一大桌可口的饭菜,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着饭,聊着天。三、学习方法。1.多方法写节日在向大家介绍节日风俗时,可以试着写写自己印象深刻的过节经历,让内容更丰富。你可以用以下三个方法来写出印象深刻的经历:(1)围绕一个意思写

7、。怎么写过节过程或节日中印象深刻的事呢?可以先用-句话概括文段意思,再围绕这句话展开描写。注意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把过节过程或事情经过写清楚。如:到了墓地后,我和爷爷便开始忙碌起来。爷爷先拔去坟墓四周的杂草,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手,接着让我拿出水果、酒、包子、鸡肉等祭品,一字排开,摆在太爷的墓碑前。最后,我和爷爷双手合十,朝着墓碑鞠了三次躬。解析:先一句话概括文段意思,再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展开描写。(2)加入动作。写印象深刻的节日活动时,可以用上一连串的动词。用的动词越多、过程描述越清楚具体,越能说明你对活动印象深刻。如:妈妈先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折成漏斗状,再舀一勺糯米放在“漏斗”中,把粽叶

8、放在左手的掌心上抖动两下,塞进去一块鲜肉和一个咸蛋黄,然后用糯米填满“漏斗”,接着咬住绳子的一头,手拿着绳子的另一头缠绕粽子,最后打了一个结实的结。解析:作者用一连串动词。注 意动词尽量不要重复使用哟!(3)融入习俗。分享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时,可以补充收集到的资料,如节日的由来、传说、历史、寓意、风俗习惯等;也可以介绍你所在地区特有的习俗,让读者对这个节日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我一听有奖品,立马来了精神,高兴地大喊:“我要博饼,我要博饼!”我学着爸爸念念有词的样子,心里暗暗请求老天爷给我带来好运气。“呀!一二三四五六,真顺!哈哈哈!我中了对堂!”大家都被我的笑声感染了,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中

9、秋博饼,是图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家都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的运气会特别好。解析:写自己家乡特有的传统节日习俗。2.多方式融感受3.写出特色。动笔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本地过传统节日的习俗。搜集好资料后,再具体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最了解的习俗来写。如春节:放鞭炮、贴春联、拜年、拿压岁钱等;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赏月;重阳节:赏菊、登高望远等。写传统节日可以从这些不同节日的不同习俗入手,抓住其中的一点来写。如: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到院子里乘凉。桌子上有切好的月饼、油炸花生、柚子,爸爸也早已烧好水,泡上

10、了茶,等着我们一起品茶、吃月饼、赏月、聊天月饼一下肚,我便吟起了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来。“人家李白是美酒下肚就写诗,你是月饼下肚就吟诗!”爸爸的话刚说完,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4.点面结合。在写传统节日民俗的事情时,一般涉及到的人比较多,因此还应注意场面的描写,既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气氛,使读者有整体的印象,也要注意刻画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活动,把写事、写景、写情融为一体,使文章形象真实而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5.升华主题。写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把节日快乐喜庆的气氛写出来,还要把节日的文化内涵写出来,写明这一节日的意义。这样写传统节日,才能真正写出节日的味道来

11、。如:只听外公说:“我们是黄队的!”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喊:“黄队,加油!黄队,加油!”一时间“咚锵咚锵”的鼓镲声、“哗哗哗哗”的划水声、“加油”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浦头港热闹非凡!“锵锵锵锵!”一阵急促的镲声响起,黄队率先冲过终点,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紧张的比赛一轮接一轮,从中午持续到傍晚,不管谁输谁赢,大家展现的都是团结一致的龙舟精神。想一想如何运用“一线串珠法”呢?冰糖葫芦是用果子和冰糖着色加工成葫芦状,并以小棒穿插成串的一种食品,也是可供观赏的手工艺品。借用这个名称用于作文结构方式很形象,“冰糖葫芦法”又叫“一线串珠法”,即在文章的布局谋篇中,以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将不同类别但有内在联系

12、的材料串连成章。使用这种方法,不仅使文章材料丰富,结构严谨,主题鲜明,而且能快速构思布局,形成完整的文章。那么如何运用“一线串珠法”呢?运用一线串珠法,先要准备好串珠的“线”,就是说先要确定好文章的线索。文章的线索可以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物,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种情感,还可以是一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写传统节日时,我们选定的“节日”就是这条“线”。有了“线”,然后就要准备“珠”,这就是文章的材料。选用材料时,往往不选完整的事件、人物的经历。而是选取片段、场景、画面。这些片段、场景、画面彼此独立,各不相干,但又要有联系;同时,这些片段、场景、画面之间要有层次性,不能处于同一梯

13、度。在写传统节日时,我们可以选取相关习俗、传说、诗句、我们怎么过节的片段等来作为文章的材料。有了“线”,有了“珠”,还需按顺序“串珠”。就是用线索把这些分散独立、彼此联系着的一个个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写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来组织的材料,让材料与材料之间层层递进,使节日的文化内涵逐步深化。四、列提纲。动笔之前应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对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进行了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了解和节日相关的习俗、传说故事、节日文化等,然后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如:九、会练笔,会表达。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写一写吧。示例:快乐过端

14、午今天,阴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知道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汨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知道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爸

15、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这一天,我过得真是快乐呀!解析:作者按时间顺序记述了自己与家人度过端午的情景,在与妈妈、奶奶的对话中,将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介绍出来,文章重点突出,内容丰富,特别是端午节的儿歌,为文章增色不少。作者以第一人称形式讲述了一家人过端午的快乐的一天,通过三代人对端午习俗的传承,在其乐融融中突现出中国普通百姓人家对端午节的文化传承,营造了节日祥和快乐的氛围。十、会分享,会修改。习作完成了,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是否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并在评改中找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再进行修改。示例:下面是评改前的段落,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每年的这个节日,我们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来表达我们对先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