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65100962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第二组同学向大家解说“宋词之美”的专题研究成果。下面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物阜民丰的大宋王朝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却在大浪淘沙中毫不褪色,情韵依旧。宋词之美,美不胜收,那些文采斐然、流传千古的佳作,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振聋发聩。在画“北宋词人朋友圈”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好友中,都有一个名字赫然在列张先。他能与这些大咖相交甚厚,当然不是庸常之辈。“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

2、中有千千结”这些佳句让他俘获了北宋词坛一众大家的心。A.大浪淘沙B.文采斐然C.振聋发聩D.庸常之辈2第五组同学向大家解说“诗词习语的魅力之源”的专题研究成果。请阅读下面文段,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诗词来寄情言志,还曾亲自填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甲】“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首词情真意切【乙】质朴动人,人们纷纷为之点赞,成为当代共产党人的【丙】明志篇【丙】。A.【甲】句号【乙】逗号【丙】书名号B.【甲】冒号【乙】逗号【丙】双引号C.【甲】冒号【乙】顿号【丙】书名号

3、D.【甲】句号【乙】顿号【丙】双引号3第六组同学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书法作品,对下列作品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A.行书,潇洒流畅,浓淡相宜。让人坚信足够的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收获。B.楷书,规范端正,行云流水。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C.隶书,蚕头燕尾,严谨庄重。有高瞻远瞩的气概。D.篆书,瘦长圆润,古朴典雅。意思是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4第七组同学打算用古诗词的意象创作一副对联,印在书签上作为纪念的赠送给观众。下面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明月_,长亭一曲,过客离愁_下联:清风_,细雨千弦,旷野归鸿_A.映江都入酒醉人不禁秋B.映江

4、不禁秋醉人都入酒C.醉人都入酒映江不禁秋D.醉人不禁秋映江都入酒二、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题。【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5、“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有删改)【注释】涩:不通畅。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书:用

6、赤黑色的漆写。5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中人语云不深解吴语一语双关B.不足为外人道也首有亭当道道听途说C.竹树环合四山回环环环相扣D.复行数十步真行画图中日行千里6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翻译:渔人一一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他们都很感叹惋惜。理解:桃花源中的人已与外界隔绝多年,听到渔人的讲述后,因没听说过汉朝和魏晋惋惜不已。【乙】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翻译: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做的标记,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理

7、解:渔人迷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丙】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翻译:农家隐藏在竹树之间,打柴和放牧的孩子互相追逐嬉戏。理解:这两句写出了山中田园充满自然生趣,无人相扰,使作者有一种“真行图画中”的感受。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雪窦山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阅读桃花鼓声安塞,完成下题。桃花鼓声安塞刘成章安塞离延安只有四十公里,安塞有个真武洞,那洞很神秘,藏着无数故事。春天的安塞,满山桃花,老辈人说,每年三月从洞那头吹进去的桃花瓣,直到六月才能从这边飘出来。这个浪漫的故事,使我很是着迷。读初中时,我班上有个同学是安塞人,他告诉我,从延安西川流来的那条

8、河,就源自安塞。所以那时候,我常常望着滚滚而来的西川河水,充满遐想。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终于有机会去安塞。安塞街道不长,宁静安谧,铺面好多都住着人家。这里只有一个供销社和一座国营食堂。此时的我,已经工作多年,少年时代的浪漫情怀所剩无几,看见真武洞洞口时,觉得它无非是个较大的山洞。这是我对安塞最初的印象。其时我在延安歌舞团从事创作。有一天在院子里,我看见一些农村后生给舞蹈演员示范打腰鼓,那动作如霹似雳,直击人心,顷刻把我镇住了。一问,那些后生全是安塞来的。他们打腰鼓的英姿,出神入化,震荡心魄,那是任何演员都学不来的。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我自愧虽然去过安塞,却不曾发现安塞还有这样一种灿烂的艺术。我

9、心旌摇曳,产生了创作冲动,想写一写安塞腰鼓。为此,我又专程去安塞看打腰鼓。安塞这时已修建起相当气派的大礼堂。当时著名的民歌手贺玉堂,在他的窑洞前,为我放声高歌,那奇高的嗓音,让我叹服。他还就近找了几个腰鼓手给我表演,我再一次被那腰鼓感染了,久久难以平静。然而,几次提笔,又搁下。又过了好几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大潮,人心大顺,万马驰鸣。我去关中西府千阳农村下乡,心里也鼓胀着空前炽烈的激情。结果,只用了两个小时,我就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不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就像以前发表作品一样,心里浮起一阵快意,不过很快就烟消云散,一切如常。后来,这篇文章不断被选入各种散文选本。此时我才意识到,它已成了我的代表作

10、,贴在我的身上了,长在我的身上了。于是,我常常会想起安塞。去年我回到延安,受邀又一次来到安塞。现在的安塞,已是延安的一个区,高楼鳞次栉比,一派现代城市气象。【甲】市中心矗立着一座金色雕塑,造型是鼓手在锤击腰鼓,充满动感。他的双脚飞舞的场地,是一面大鼓的造型,鼓面光亮,鼓身鲜红。安塞人,已经用腰鼓做了城市的招牌和名片。而我的注意力,已经落在一些斜背腰鼓的小朋友身上了,他们在语文课上学过我的安塞腰鼓,听说我来了,呼啦啦地跑到我的面前,要给我表演打腰鼓。他们那些好看的小脸蛋上,不知吸收过多少阳光,甜美亮丽。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袅袅上升的地气在一起。【乙】他们身上腰鼓的红、背带的红、流苏的红,以及情绪

11、的红,包裹着我,我成了喜庆的中心。打起腰鼓的孩子们,腿脚欢蹦,眼神明亮而炽烈,鼓槌上的流苏飞舞。霎时间,我仿佛看见真武洞里飘出漫天的桃花瓣!人道是“杏花春雨江南”,但这儿不属于江南,而属于北国,这儿是“桃花鼓声安塞”。杏花的气质是温婉秀丽清清浅浅,桃花的风度是激越轩昂风风火火。如果说杏花的魂灵是水,那么桃花的性情就是火,矢志不渝地燃烧。迎着高原的阳光,那些桃花瓣,从真武洞里飘出极多极多,简直是喷出来的。花瓣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映着一片,上下翻飞;花瓣有如金的质地,铿锵劲舞花瓣片片散发着香气,展示着这片土地的芳华。而那些孩子们,则是一片环宇的光芒,一群火的精灵。整个安塞大地,是包着一团火的。世世代

12、代的安塞人,也像这片土地一样,心底回荡奔突着滚烫的热血。早在古代,安塞就有“上郡咽喉”之称,常有重兵把守,山山岭岭都回荡过战鼓助阵的声音。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望着安塞的芦子关,写下了感时忧国的诗篇。在解放战争中,安塞出过一支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塞西支队,它的队长安塞人田启元更是威名远扬。1947年,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正是在真武洞,彭德怀将军召开了五万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留下了一帧英姿勃发的照片。这片土地孕育出的腰鼓艺术,哪能不高迈劲健、威震八方?眼前是桃花鼓声安塞,是打腰鼓的安塞。这腰鼓的磅礴气势,来自唐宋元明,来自长河落日,来自“天苍苍,野茫茫”,来自中华古老的优秀传统,也寄托着我们新的希冀。

13、想起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03月04日15版,有删改)8本文以时间为序,写了作者和安塞多次结缘的经历,以及自己对安塞的印象和感受。请你完成下面表格,了解作者与安塞的不解之缘。时间与安塞结缘印象(情感)读初中时听闻安塞真武洞的传说充满遐想二十多年后的一天初到安塞,安塞宁静安谧浪漫情怀所剩无几_心旌摇曳专程去安塞看打腰鼓被腰鼓感染,久久难以平静又过了好几年把安塞腰鼓写了出来心里浮起一阵快意去年受邀来到安塞,看到背腰鼓的小朋友_9请结合上下文语境,从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其表达效果。我选_处_10文章结尾写道:“想起

14、老人们说的,娃娃们若成了优秀的腰鼓手,一辈子都会蓬勃向上,永不沉沦。”请结合本文内容,联系个人学习传统文化(技艺)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宇宙中所有物体都辐射电磁波。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增加。首先,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化石能源,累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其次,砍伐森林和占用农田导致植被破坏严重,减少了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条件;此外,地表水域逐渐缩小,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这些问题导致二氧化碳

15、生成与转化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而二氧化碳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元凶由此加剧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正在影响地球上每一个地区,其中许多变化不可逆转,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对全球生态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长期重大威胁。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世界各国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国际社会勠力同心,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