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565057807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01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选必三选必三文化交流与传播一轮复习专辑文化交流与传播一轮复习专辑 第第一一单元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高考考情分析高考考情分析知识梳理与探究知识梳理与探究突破重点突破重点对点训练对点训练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02考情分析考点要求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题统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20232023全国乙卷非选择题,全国乙卷非选择题,1212分分20232023山东卷非选择题,山东卷非选择题,1515分分20232023全国甲卷非选择题,全国甲卷非选择题,1515分分2022

2、2022重庆卷非选择题,重庆卷非选择题,2626分分20222022辽宁卷选择题,辽宁卷选择题,3 3分分20222022北京卷选择题,北京卷选择题,3 3分分20212021全国乙卷选择题,全国乙卷选择题,4 4分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20232023海南卷海南卷 T4 T4 20232023浙江卷浙江卷 T18 T18 20232023湖南卷湖南卷 T5 T5 2022 2022湖南卷湖南卷 T6 T6 素养考察素养考察1.1.立足时空观念,探究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立足时空观念,探究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2.2.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

3、培养家国情怀,树立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家国情怀)3.3.运用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认识农耕经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运用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认识农耕经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历史解释)4.4.通过史料实证,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实证,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史料实证)阶段时期概况起源远古时期奠基春秋战国发展秦汉魏晋-隋唐宋元多元起源;以中原华夏族为核心形成华夏认同华夏认同观念(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儒学思想核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文化发展的

4、源头、奠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推崇法家法家学说;汉武帝:儒家儒家确立了正统正统地位,文化主流。呈现儒、佛、道交汇融通儒、佛、道交汇融通景象;魏晋玄学盛行;唐朝佛学繁荣,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促进儒学的创新与发展;隋唐文化辉煌灿烂宋:儒学吸收佛道思想,理学形成理学形成,即丰富了中华文化理论思理论思维维,也宣扬礼教束缚精神束缚精神世界;宋元: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01知识梳理中华文化发展历程阶段时期概况传承与转折明中后期明清之际清康雍乾冲击与探索1840年后20世纪初复兴与新生五四运动后陆王心学广泛传播,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提倡个性自由思想出

5、现;(黄.顾.王等)批判理学批判理学、抨击封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君主专制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钳制思想,禁锢文化发展01知识梳理中华文化发展历程向西方学习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救亡图存渐成潮流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民主科学、民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进步(1)(1)所所谓谓“多多元元”,首首先先指指它它的的源源头头不不是是一一元元的的,中中华华文文化化的的起起源源是是多多元元的的,到到目目前前为为止止,发发现现的的新新石石器器时时代代的的遗遗址址有有70007000多多处处,在在中中华华大大地地上上星星罗罗棋棋布布。多多元

6、元还还与与文文化化的的地地域域性性和和民民族族性性有有关关。中中国国是是个个大大国,因此,文化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国,因此,文化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2)(2)所所谓谓“一一体体”,就就是是各各地地文文化化有有共共同同之之处处,中中华华文文化化是是连连续续的的和和有有顽顽强强生生命命力力的的,是是五五千千多多年年一一以以贯贯之之,没没有有中中断断过过,这这在在世世界界上上是是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从遗址分布上看,从遗址分布上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高考命题点一高考命题点一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理解(1 1

7、)经济: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根本原因)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根本原因)(2 2)政治: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争相招揽人才争相招揽人才;(3 3)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 4)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文化下移,私学兴起,文化下移,私学兴起,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1.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局面形成的原因知识梳理百家争鸣主题: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高考命题点二高考命题点

8、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影响:(实实质质)思想解放:是是春春秋秋战战国国时时期期社社会会经经济济发发展展、阶阶级级关关系系变变化化在在思思想想领域内的反映,是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现实意义:为为新兴的地主阶级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深远影响: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影响十分深远。儒家儒家代表人物政治主张民本思想人性论所属阶级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新兴地主阶级荀子仁义,王道;隆礼重法君舟民水性恶论道家道家庄子庄子(没落的奴隶主贵族)(没

9、落的奴隶主贵族)-崇尚逍遥自由;道为本源,自然无为;天与人不相胜;万物齐崇尚逍遥自由;道为本源,自然无为;天与人不相胜;万物齐一一阴阳五行家阴阳五行家邹衍衍-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相生相胜”,代表了古代对自然界的朴,代表了古代对自然界的朴素科学认识素科学认识法家法家法家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新兴地主阶级)。集大成者韩非(新兴地主阶级)。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法治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变法革新;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法治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变法革新;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墨家墨家墨子墨子(平民阶层(平民阶层/小生产者)小生产者)-提倡节俭,主张提倡节俭,主张

10、“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贤尚贤”荀子唯物思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知识梳理战国百家春秋孔子老子核心观念:“仁”“礼”政治(民本):“为政以德”教育: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推动私学发展,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整理文化典籍哲学思想:思想核心:“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朴素唯物论:“法自然法自然”,追求天,追求天人合一。人合一。朴素辩证法思想思想政治: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小国寡民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糅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符合统治者需要的思想体系。“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

11、君主专制“施行仁政”“德刑并用”缓和社会矛盾“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维护统治秩序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高考命题点三高考命题点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用: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引经决狱”(春秋决狱):董仲舒提出,董仲舒提出,指以指以春秋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思想,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自此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自此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法律儒家化,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路。法律儒家化,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

12、的性质,法的性质,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法律儒家化的开始法律儒家化的开始项目程朱理学(二程、朱熹)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不同点宇宙观伦理观方法论实质理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客观唯心客观唯心)心心是万物本原是万物本原(主观唯心)(主观唯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反省内心、反省内心、“致良知致良知”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应以主张应以“内心内心”自修、自省达到良知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以以儒家的纲常伦理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维护专制统治。知识梳理儒学的复兴进一步思辨

13、化,理论化进一步思辨化,理论化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伦理道德为核心 吸收了佛道因素吸收了佛道因素理学逐渐世俗化、生活化理学逐渐世俗化、生活化理学特点:理学特点:高考命题点四高考命题点四宋明理学积极: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力行,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力行,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有突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有突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消极:消极:用用“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片面维系专制统治,

14、强调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因循守旧,片面地重义轻利,压抑和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地重义轻利,压抑和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影响理学影响黄宗羲黄宗羲顾炎武顾炎武王夫之王夫之工商皆本工商皆本天下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为客。保天下者,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有责焉耳矣。私欲之中,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天理所寓。材料“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提倡工商提倡工商提倡工商提倡工商皆本皆本皆本皆本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材料

15、“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日知录倡导倡导倡导倡导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提倡经世致用提倡经世致用提倡经世致用提倡经世致用明清进步思想主张和产生背景?经济和阶层:经济和阶层: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市民阶层扩大。阶层扩大。政治: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君主专制强化,社会急剧,社会急剧动荡。动荡。思想:思想:程朱理学僵化,程朱理学僵化,文化专制文化专制加强。加强。高考命题点五高考命题点五明清进步思想(1)原因 政治: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主观:先

16、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进行不懈探索。经济、阶级:近代工业兴起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外因:“西学东渐”,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特点: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化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3)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推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发展和走向胜利。高考命题点六高考命题点六中华文化在近代的新发展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林则徐林则徐李鸿章李鸿章康有为康有为孙中山孙中山陈独秀陈独秀毛泽东毛泽东史实思想层面自主性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维新君主立宪制开国会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思想器物器物制度制度文化文化走他人的道路走自己的道路形成形成成熟成熟发展发展井冈山瑞金:“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延安:1938论持久战,1940新民主主义论 1945中共七大 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北京: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论十大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