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教学设计 (1)

上传人:逸向 文档编号:565053975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教学设计 (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教学设计 (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教学设计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教学设计 (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 课时总序第 个教案课型复习课编写时间年 月 日执行时间年 月 日 教学 目标1、知道洋务运动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认识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2、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事,识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3、知道戊戌变法的相关史事,了解戊戌变法带来了的影响。4、知道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事,识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马

2、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影响;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教 学 过 程一、时空观念二、考点梳理(一)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为代表。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2.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3.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

3、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4.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非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1894-1895年,甲

4、午中日战争爆发,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敌舰同归于尽。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2.甲午战败后,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3.马关条约的内容:割辽东半岛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4.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三)戊戌变法1.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甲午战败,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维新变法运动的

5、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3.公车上书: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4.公车上书失败以后,康、梁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宣传维新变法。5.百日维新: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开始了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戍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戍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意义:戊戌变法是一次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

6、900.6-19012、八国:英美俄日法徳意奥3、原因: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目的: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5、经过:(1)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人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进犯北京。(2)各国舰队夺取大沽炮台,攻占天津后攻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6、结果:1901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7、性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为实现他们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联合发动的一场空前野蛮、残酷的暴行。8、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进犯北京的计划,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五)辛丑条约1、时

7、间:1901年2、双方:清政府-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3、性质: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4、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4.5忆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5、意义: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巩固练习1.到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

8、船。这说明了当时()A. 洋务运动成效显著B. 自强求富已经实现C. 海军建设步履艰难 D. 军队改制全盘西化2. 下图所示企业的创办()A. 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 B. 掀起了实业救国浪潮C. 宣告了工业体系形成 D. 实现了独立发展目标3. 1863年,有人在给曾国藩的信中提到西方的大炮、弹药、器械等“实中国所不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可见他主张()A.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B.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C. 发展近代民用企业D. 改变传统教育方式4.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时间1894年前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80家933家A. 南京条约 B.

9、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西方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A. 割香港岛给英国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 北京条约的赔款额度大幅增加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6.甲午中日战争后,晚清绅商初步萌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呼吁商人确立“公共思想”,尽“公共义务”,同西方开展“商战”。这表明晚清绅商()A主张兴办新式学校B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C救亡图存意识增强D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7.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

10、过万。这表明()A.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 三民主义思潮兴起C.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 文学革命应运而生8.张之洞提到:“乙未(1895年)以后,志士文人,创开报馆,广译洋报,参以博议始于沪上,流衍于各省,内政、外市、学术皆有焉。”其所述现象表明()A新式学堂开始创办B新型媒体得到发展C国民革命蓬勃开展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9.有学者评论近代某条约:“一个不得不走向世界的国家,防务上却门户洞开,而巨额的赔款,不仅使全民直接感受到了朝廷倒行逆施的代价,也为此后一系列内政改革的艰困埋下了伏笔。”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九国公约10.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四、布置作业批注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