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的“本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5037703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的“本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宋明理学的“本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宋明理学的“本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宋明理学的“本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宋明理学的“本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的“本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的“本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明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内容提要】宋明理学在“本体工夫”范畴框架内所展 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是体用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其在中 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实现了从性习分离 到性习合一的转变,从而构成了从先验人性论到实践创生论的 过渡环节,大大深化了人们对于人性和性习关系的理解。没有 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便不会有明末清初理学批判和自 我批判思潮的实践创生论。【摘 要 题】教育史研究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在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 版)1989年第 1期上,发表了题为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 学的著名论文。这篇论文所表达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认为儒 家哲学是儒家学者站在教育家立场上探讨教育

2、问题的产物。所 以如此,是因为儒家哲学的主题是“成人之道”,即如何通过 教育和修养活动而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与此相联系,儒家学者 关注和反复讨论的两个重要问题是“人是什么”(人的本性和 本质)和“人应该成为什么”(圣贤人格)。它们与成人之道 一起,共同构成了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哲学 的,也是教育的。或者说,它们是儒学视野中的基本教育哲学 问题。正因如此,性、习关系之辨一直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教 育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如果对有关教育思想史的研究成果作一系统考察, 我们便会发现,人们往往比较重视诸如“性善”与“性恶”、 “化性起伪”、“性三品”、“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

3、变化气质以复性”、“发明本心”等性、习关系论概念或命 题的形式变化,较少关注潜藏于这些形式背后的思想模式和理 论逻辑的变化,难以揭示在传统儒学不同发展阶段中性、习关 系论的特定思想内涵及其理论深化。而作为性、习关系之辨的 阶段性标志的“本体工夫”之辨,要么没有进入研究的视 野,要么语焉不详。我在中国教育哲学史第 3 卷的引言 中,首先提出理学的“本体工夫”之辨是“自先秦以来性习 关系之辨的具体展开形式,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具有重大 的历史意义”,但尚未展开论述。本文将通过寻求“本体工 夫”范畴与“体用”范畴的内在联系,阐明理学“本体工 夫”之辨的教育哲学内涵,揭示其理论的深化发展和特定历史

4、地位。一、以“体用”之辨为基础的“本体工夫”之辨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以本体论为基础,以心性论为核心, 以天人合一的圣贤人格和精神境界为理想追求的学术思潮和思 想流派。本体论之所以构成整个理学思想的基础,不仅在于对 宇宙本体(天地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源及其统一基础)的理论设 定构成了理学探讨人的本性本质以及天人关系的逻辑前提,而 且在于其本体论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思想方法,一种思考自然、 社会、人生的思想模式。它使理学超越了汉唐儒学的宇宙生成 论思想模式和以章句注疏之学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思想方法,而 达到了一种新的理论水平,获得了新的理论深度。理学的本体 论思想方法集中体现在“体”、“用”范畴上。如果说胡瑗

5、所 首倡的“明体以达用”是理学复兴儒学的总纲领1(P1O),那 么,程颐所提出的“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则构成了其后几个 世纪中理学思想的基本原则2(P153)。它们分别从思想目标 和思想方法两个方面展现出体、用范畴和体用关系对于理学思 想发展的核心意义。何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程颐在 程氏易传序中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 一原,显微无间。”在程颐看来,理无形不可见,故曰“微”,为体;象有形而可见,故曰“显”或“著”,为用。 本质与现象、本体与作用,虽有显微之别,但二者之间却是“一原”和“无间”的关系。体是用的根据,用是体的显现。 有体必有用,有用必有体。体和用是并生共存的,二

6、者并无时 间上的先后之分,此即所谓“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在理学中,体用范畴被广泛运用。“本体”和“工夫”这 对范畴,就是体用范畴的具体展开形式之一。从方法论的角度 看,本体和工夫分别表示事物的本然状态、事物间的本然关系 和人们运用这一关系的具体途径、过程和方法,如阳明哲学中 “知行本体”和“知行工夫”二者间的关系就是如此;从心性 论的角度看,本体和工夫则分别表示人的本性本质与人的后天 经验活动,当阳明以良知为本体、以致良知为工夫的时候,所 表达的就是这样一重思想内涵。在后者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 把本体、工夫之辨看作是先秦以来儒学性、习之辨在宋明理学 中的具体展开形式。同传统的性、习之辨一样,

7、它所要解决的 也是成人之道的内在根据和人的发展方向问题。具体说来,它 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作为教育和修养过程的“工夫”与作 为人的本性和本质的“本体”具有何种关系?前者如何可能、 何以必要、应沿着何种方向进行?当然,我们说“本体工夫”之辨是“性习”之辨的具 体展开形式,仅仅是就两对范畴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一致 性而言的,它并不意味着“本体”与传统的“性”范畴、“工 夫”与传统的“习”范畴在内涵和外延上完全一致。就工夫与 习的区别而言,习(如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包括习染(在习染中,人是被动的)和习行(在习行中,人是 主动的)两个方面,而理学的工夫范畴仅指习行。在理学思想 中,

8、只有当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从事学习和修养活动时,其活 动才具有工夫的意义。在本体与性的区别方面,就与生俱来的 先验性而言,本体与性具有一致性,但除此之外,本体还具有 经验呈现和经验规范(所谓“先天统后天”)的性质。这也就 是说,当性、习之辨发展到理学时代,通过以体、用关系为基 础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演变为本体、工夫之辨的时候,性和习 之间的关系已表现为体和用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一原”和 “无间”的新内涵。上述范畴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异预示着,以“本体工夫” 范畴为核心展开的“性习”关系之辨所体现的,不只是范畴 形式的变化,更是理学对于传统性、习关系论的深化与发展。二、“本体工夫”之辨使传统的性和习由分

9、离走向合一我们知道,在传统儒学特别是先秦两汉儒学中,性始终与 先验性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管人们赋予性以何种具体内涵。在 孟子那里,人性被理解为以仁、义、礼、知为内容的道德性, 是表现为“四端”的“良知”、“良能”,而“良知”“良 能”又以“不学而能”(先验性)和“不虑而知”(直觉性) 为根本特征3(P529)。在荀子那里,人性被理解为以人的自 然欲求(“欲”)为代表的自然素质和自然本性(“本始材 朴”),它是“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4(P290)。人性的先验性不仅意味着它是先于经验而存 在的(即在受生之初就先天给定的东西),而且意味着先验和 经验两者是可以分离的,先验人性遂成为对象化的存

10、在而构成 了后天经验活动的对象。在孟子,人性是活动扩充和扩展的对 象;在荀子,人性是变化、改造的对象。因此可以说,传统儒 学的性、习关系论是以性和习的分离为基础的。从程朱到陆王的宋明理学,不管是以性为体还是以心为 体,均赋予了人性以本体的含义。“本体”的提法本身就含有 本来如此和天然如此的意义。因而,理学中作为本体的人性, 并没有摆脱其先验性。但是,按照“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的 思想逻辑,本体虽为先验,却不能脱离经验而存在,它必然要 在经验中显现自身而成为经验活动的内在根据;工夫虽为经 验,却不能脱离本体而自成其体,它要表现本体并接受本体的 内在调控。在时间之维上,性和习由先后关系而变为共生关

11、 系。而人性的先验性,主要表现为本体对于工夫的逻辑优先性 而非其时间上的在先性质。所以,在论及本体和工夫的关系 时,王阳明才说:“合着本体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 本体。” 5(P1167)“合着本体的,是工夫”是强调工夫不离 本体。作为工夫的内在根据,本体发挥着对于工夫的调控作 用,只有与本体的价值定向相一致并接受本体规范的习行,方 称得上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识本体”是强调本体不离工 夫,只有通过自觉的习行,自在的本体才能化作真实的德性而 获得其现实性品格。这样,在本体与工夫的范畴框架内,性与 习由分离走向了合一。相对于性、习分离,性、习合一在理论上的深化至少体现 在两个方面。首先,

12、它发现并肯定了人的本质对于实践的规范 作用,人不可能在自己的本质之外去做任何事情,不管我们是 把这本质理解为人的潜在资质(它有无穷的可能性,很明显, 不管如何训练,猴子永远不可能成为人),还是理解为特定人 生阶段的习得性(在人生的特定阶段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念、思 维方式、行为习惯模式,不仅构成了其新一轮实践的“历史” 前提,它们同时也弥漫和渗透于新的实践之中)。其次,它在 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性的实践建构特征。从本体说工夫,工夫 不过是本体的呈现;从工夫说本体,则惟有通过工夫,人的现 实本质才得以生成。就此而言,人性的现实性与其说来自于本 体,勿宁说来自于工夫。因此,性习合一之论通过肯定性和习 的相互规定而深化了人们对于性习关系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