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503022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有感 黄敏 在百度百科词条上看到,对潘先生头衔的界定非常简约,除去履历介绍,只有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紧随其名。读完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潘先生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与饱满了,从小学老师到大学老师,从厦大教育系助教到副校长,从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人再到教育学界公认的一代宗师在所有光鲜的角色中,唯独老师是先生最钟情的称呼。 0多年前,面对中国无高等教育的窘境,他振臂发出了大学生岂能像中学生、小学生一样教的诘问,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开疆拓土。到了耄耋之年的他,仍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记得曾有人说过,你要想了解一个人,就读他的传记;你要想了解一门学科,就请读它的历史。而

2、这本潘懋元教育口述史,既是潘先生个人的成长史,也是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史。本书前面的三个章节叙述了潘先生的个人教育历程:早年生活、负笈求学、厦大岁月;后三个章节讲述了高等教育学的创立及其发展: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问题研究、拳拳之心。同时,潘先生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也与他个人的教育史及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史密不可分,历经抗战、文革、改革开放,筚路蓝缕高教研究结硕果,桃李芬芳传道授业育英才,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求学之路: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潘先生92年生于广东汕头的一个普通的小商贩之家。时龄六岁,受哥哥潘载启蒙,诵读经典。方才八岁,插班进小学,入学半年觉学习趣味。生活拮据,闲来广泛阅读,苦

3、中作乐。小学卒业,赋闲在家,执烦生计。翌年,校长请回,重返学堂。求知若渴,多读多写,爱好文学。十而有五,初中结业,初为人师,立志为师。插班入师范,适应课程,夜校兼课,投稿踊跃。师范卒业,为小学教师。然时局动荡,投身抗战。仍心念求学,两考厦大,终如愿以偿。主修教育,辅修经济,人文社科均有涉猎,兼课教书,不忘初心。大学毕业,随友至江西教书,后重返厦门。学无止境,砥砺前行,持之以恒,本立而道生。 阅读名人自传时,总能发现一个鲜明的共性。他们在幼年时,便爱上了阅读。正如立人乡村图书馆发起人李英强所说的:一个人学会了阅读,就挡不住他的成长。潘先生在入学堂之前,他的哥哥潘载和便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开始接触到

4、了一些经典读物,在饱含文人气质的哥哥的影响下,他也喜欢上了文学。幼时的他博览全书、勤于思考,使其不管身在何处,好笔头都显得他与众不同,得到他人的赏识。 读潘先生的故事,我还欣喜于这样的机缘巧合。在插班进小学的考核中,他因在家学过幼学琼林,入学之初便进入了三年级;小学肄业,因我之志愿的文笔给校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减免学费得以重返学堂;插班进师范,由于在校表现良好,获得了难得的机会参与毕业考试;树德小学的校长来家中看望他的哥哥时,他得以机会登上讲台所有看似的巧合与幸运,却都能从潘先生的身上找到答案,机会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然而,生活中某种机缘巧合,或者不经意间某种特殊的经历,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决

5、定。就在十五岁那年,他初登讲台讲课时并不如自己料想的那么成功,没有很好的掌控课堂,教学节奏也把握得不尽人意。然而正是这次失败的教学经历使得他立志教好书,当一名优秀的老师。理想,是要有兴趣作支柱的,但兴趣所在,不一定就是理想所在;理想的形成,也不一定是从兴趣开始的。有意义的理想,往往和困难相始终。求学路上,潘先生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 治学之道: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重返厦门,任厦大教育系助教兼附小校长,开启教育研究。而立之年,于厦大任教,屡次践己之教育理念。后入人大教育系进修,学习苏联教育模式与教学改革,付诸实践,行政、教学、研究三者统一。编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聚焦高等教育研究,

6、深入浅出,由博返约。后借调中央教科所,实践调研教育状况。然遇文革,下放五七干校,后分配云南,仍心系高等教育。终回厦大,开展教育大辩论。功不唐捐,花甲之年,迎来学术春天。 世纪5年代,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教育研究领域却一直沿用普通教育理论来研究高教。这时的潘先生敏锐地意识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首次提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也指出了高校素质教育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区别,高等教育思想的转变,以及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论。此后,他又先后主持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筹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高等教育学,还进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板凳敢坐十年冷,文章不

7、写半句空里的敢字正道出了潘先生在学术上坚毅严谨、追求卓越的精神。了解到他在提倡民办教育时,当时在教育领域讨论私有是有踩红线的危险。然而,他并没有避开这个话题,为了说服反对者,他采取了迂回策略,对西方国家私立高校进行了深入研究,又认真领悟了国家政策和改革趋势。1987年,他发表文章提出,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发展是可行的。这个观点首先破解了发展民办高校的理论难题,为当时刚处于萌芽状态的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之后的实践,也验证了他的预言。 授业之道:言传身教,止于至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然后能自强也。从教八十余年,于教学中践行教育理念。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言传身教,实践调研。以文会友

8、,切磋学问,砥砺思想,激励创新。 教育的力量到底是什么。这正是潘先生皓首穷经苦苦寻觅的答案:为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境界,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现学生的价值,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言传身教培育栋梁之才,止于至善攀登科学高峰。 他告诫自己的学生,理论研究要避免大、空、洋,大就是题目大、口气大,认为别人的研究一无是处,只有自己的理论是填补空白的;空即空对空,研究的结论纯粹是由理论推导出来,空话连篇;洋就是喜欢搬洋人的话,以壮大自己的声势。这些都是学生做研究时易踩的雷区,而真正有原创力的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除了每周的学术沙龙,为

9、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潘先生还会带领学生参与各地学校的实践调研,让学生的研究更接地气。师生互敬,教学相长。 总结 在潘懋元教育口述史里,我看到了潘先生成长历程中对理想与兴趣的坚守,对学问的执着;我看到了高等教育学从最初的创立到学科的壮大,映射着潘先生的治学之道;我看到了在历史变迁中,厦大从陈嘉庚192年建校到萨本栋舍身治校,再到后来的王亚南校长的治学,厦大的发展映衬着潘先生的求学之路;我看到了在学习研究实践教学法中,先生的授业之道 潘先生的求学之路还有一点引发我思考。潘先生虽幼时读书甚多,两次插班入学后为了跟上课程,自学了不少内容,但相关知识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在知识结构上尚有缺陷。正如文

10、中所提到的缺少系统的知识,就像影子一样伴随你的一生。.我开始去反思自己的知识及阅读体系,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多学科相交叉的科学,在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涯中我该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于文中所提到的有关高等教育的研究,如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民办高教研究、高职教育研究等等,每项研究都是伴随问题而生。发现问题后,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应用研究,得出操作性建议,最后到实践环节。作为一名即将步入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学生,首先应有问题意识,再不断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多读多写多思考,还要注重实践。不管是家教还是带班的课堂上,不管所教的对象是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些虽看似简单,但要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同

11、时,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不断调整自己讲授的方式,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乐趣,还是很要费一番心思的。 前路未知,不断求索,砥砺前行。 写于珞珈山下 第二篇:读史有感史记之读书笔记 引言:史记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史学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正因为有了史记,中华民族的压顶苍穹才会笼罩正气支持我们一代代华夏子民坚苦奋斗,顽强勃发。关键字:史记汉王朝华夏文明国士忍辱负重光辉熠熠 参考文献:史记 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之魅力无不为我们后人所折服,进而心生敬仰之情。甚至当成“神龛”一样顶礼膜拜。这种风气已经蔚然成风。 因为他们是 文人。 我好像看见了一个人,一个眼角爬满岁月纠缠的老人,形容枯槁,踽踽独行。憔悴的脸却不

12、能掩藏他眉宇间的正气和眼神中透露的睿智。 也许他曾经是个风流倜傥的潇潇公子,也许他又是个叱咤风云的江湖英雄,更也许还是个老谋深算的精明智者。 可是他不是,他不是。他只是一个身份平庸,地位卑微的渺小人物。但是他却创造了历史上经久不朽的篇章,名垂千古。 “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之陈涉世家)他高声疾呼,缓缓而来。 他就是西汉时期那个伟岸的光明磊落之身太史令司马迁。 时光倒退。 公元前1年,西汉夏阳(今韩城)随着一声婴孩的哭啼,便从此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熠熠的一页。 夏阳,靠近龙门。颇具名气。又是以“龙”为名,显得气势腾腾,力压群雄。司马自称“迁生龙门”,可能原因就在于

13、他对龙门所蕴含的博大精神极力赞肯和崇拜。“耕牧河山之阳”可谓是钟灵毓秀,毓出了一个谱写华夏文明千年不倒的历史传说的太史令。 十岁,司马举家迁到京城。此时正值汉王朝经济繁荣,国力昌盛的大好时机。司马在这里满溢激情,开阔眼界。 司马家族历年为记载修注历史的史官。父亲司马谈一生忠于职守,一心想倾其精力编著一部规模宏大的史书。但是年事已高,深知命不久矣,但是自己的宏愿却不能实现。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儿子司马迁身上。于是便把司马送到老博士大儒孔安国那里求学,开始了他的博览群书之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果真是不错的。司马二十岁时,开始了他长达两年的漫漫“闲游”天下之路。目的是开辟自己求学道路上的“实录”精

14、神(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就是深入民间,考察民情风俗,推究历史的真实性。他深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之太史公自序)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在开始阶段就要求自己务必“谨慎”。况且虽然腹中文采不非,但是书中的都是先人之私见,不是自己的亲身体会。要继承父志,就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对待历史事迹。就在这段时间,司马“网罗天下放矢旧闻(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略考其行事(粗略的考订其事实),综其终始(综述其事实的本来),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推究其成败盛衰的道理)”(史记之报任安书)。从而陶冶了性情,丰富了阅历,也提高了文学素养。 为了瞻仰“举世浑浊而我独清,

15、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大诗人,他只身立于汩罗江畔。神色迷离,苦不堪言。昔日伟大的爱国英雄曾经就在这里以死明志。他是走了,可是他留下的灿烂光辉却依然照耀着楚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永世流芳,经久不灭。司马一遍遍不厌其烦的亢奋激昂的吟读着屈子的诗。痛哭流涕,情不自禁抓起笔奋书挥笔。于是有了屈 原列传。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究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更多的获取一些“轶闻野史”,司马于曲阜拜仰孔子的墓,还与孔子的门生弟子推心置腹,学射箭,学礼仪,学孔子的儒学思想,获得了很多关于孔子的未载入书中的生平事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于是有了孔子世家。 元封三年(前10年),38岁的司马正式做了太史令。 太初元年(前104年)动手编写史记。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便是史记的宗旨。 在史记中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远见卓识,真知灼见。 司马看事情通透。史记之平淮书后论中有一句“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盍足怪焉”。说的是事物盛极而衰的道理。任何事物发展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