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打印.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5024910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打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打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打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打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打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打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打印.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开课对象: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该课程是师范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教育科学的一门总论性质的课程 。这门课程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目的,教育的制度,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教师与学生等内容。它集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教育基本原理,又从应用的视角切入时代问题,同时还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悟教育,形成教育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教育事实,掌握并发现教育规律,形成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教育问题意识,能够从看似

2、普通的教育现象发现深层的问题,积极的探讨分析并解决问题,培养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时数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第二章教育功能4第三章教育目的2第四章教育制度2第五章教师与学生4第六章课程2第七章课堂教学4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2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2第十章学生评价2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2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4四、教学内容: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学目标】1. 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的异同。2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教学内

3、容】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要素 三、教育的形态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 二、教育学的创立 三、教育学的发展 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第四节 教育学的价值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重点】1“教育”的概念。 2教育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 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学难点】1教育学发展阶段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 2教育学的价值。第二章 教育功能【教学目标】1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

4、型。2能举例说明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3了解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一、 教育功能的含义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一、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一、 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五、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教学重点】1教育对社会、个人的正向功能 2教育功能类型

5、。 3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教学难点】1教育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2教育的个体功能。 第三章 教育目的【教学目标】1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其功能。 2了解教育目的的类型及意义。 3理解并掌握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价值取向。4理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一、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教

6、学重点】1教育目的及类型。 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学难点】1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 教育制度【教学目标】1识记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2理解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3把握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一、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二节 现代教育制度一、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

7、制度的演变 二、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学重点】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2终身教育概念的出现和发展。【教学难点】1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2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和改革方向。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1知道教师职业的由来、地位、作用与特点。 2明确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与途径。4掌握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特点。 5领会师生关系的意义。 6了解理想师生关系的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师一、教师职业 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三、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第二节 学生一、学生的本质特点 二、学生的地位 三、学生的发展第三节 师生关系一、师

8、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学重点】1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过程与途径。 2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教学难点】1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与途径。 2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第六章 课程【教学目标】1理解并识记几种主要的课程定义。2能用自己的语言就每种课程理论流派的基本主张做出述评。3能举例说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国家课程及校本课程的利弊。【教学内容】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含义 二、课程理论流派第二节 课程的组织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类型 四、课程实施 五、课程评价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一、影响课

9、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教学重点】1课程类型。 2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3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教学难点】1课程即学习经验。 2经验主义课程论。 3存在主义课程论。第七章 课堂教学【教学目标】1理解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2了解教学产生与发展的线索。 3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依据,并能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第二节 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概述 二、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模式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第三节

10、课堂教学策略一、教学策略概说 二、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三、几种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教学重点】1现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 2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3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4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教学难点】1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模式。 2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教学目标】1理解生活、生活世界及学生生活概念。2比较分析学生家庭生活、同辈群体生活、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异同。3区分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类别,并能进行归因分析。4掌握失范行为的各种理论解释,并能具体加以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生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一、学生生活环境的

11、差异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第二节 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一、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态度 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 三、学生生活与学习压力第三节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一、什么是知识 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三、生活经验 四、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第四节 把传授知识的学校转变为培育丰富人性的学校一、学校教育实践的重心应该转变 二、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三、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教学重点】1学生生活环境 2学生心理失范 3学生行为失范 4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

12、】1知识 2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教学目标】1明确班级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理解班级组织的基本属性、特点及功能。3了解班级组织建设、教学管理和活动管理的内容。5掌握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班级组织一、班级组织的概念 二、班级组织的发育 三、班级组织的结构四、班级组织的特点 五、班级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班级管理的内容一、班级组织建设 二、班级制度管理 三、班级教学管理 四、班级活动的管理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一、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二、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三、班主任的自我教育【教学重点】1使学习者认识到班级组织在

13、中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2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教学难点】1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第十章 学生评价【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评价的含义、功能、类型、方法及当代走向。 2理解学生学业评价的含义及基本内容。3能结合学科编制有效的测验。 4明确学生品德评价的含义及常用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一、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 二、学生评价的标准三、学生评价的类型 四、学生评价的功能 五、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第二节 学生学业评价一、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 二、学生技能学习的评价 三、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第三节 学生品德评价一、学生道德认知的测评 二、学生道德情感的评价 三、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教学重点】1学生评价的类型。 2学生评价的功能。【教学难点】1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 2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第十一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教学目标】1了解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明确教师的教育研究所具有的特性。3掌握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行动研究等概念。 4初步掌握从事教育行动研究的主要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