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5021118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共X县区委组织部部长王金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我带着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一课题进行了调研。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如何、形象怎样,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先进性教育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岗位结对结链等活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只有增强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

2、紧迫感,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中的难题,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总体水平。 一、基本情况 XX县区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北部,南与河北接壤,北靠锡林郭勒大草原,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万亩。乡镇机构撤并后,全县辖3镇乡,93个村委会,368个自然村,7个社区。总人口1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4万人。全县设基层党委12个(其中:乡镇党委5个),党总支个,党支部278个(其中:农村党支部93个),共有党员7351名,其中农村党员437名,占党员总数0.%。9个村级班子中达到“五个好”的有67个,基本达到“五个好”的有7个,相对后进的有9个,被市委

3、以上表彰命名的“五个好”村党组织有个。202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5元,由于立地条件等原因,贫困人口还有近3万人。 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然状况:XX县区自然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特征,年降雨量不足毫米,年平均气温2.1,无霜期93天 左右,年平均5级以上大风日数天,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贫水区。因此,农业主要是以旱地种植为主,水地种植只有个别乡镇的几个村,畜牧业主要以养羊为主,个别村也在发展奶牛养殖。 2、村居情况。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民的生产条件比较差,生活质量不高,多数年轻农民常年或季节性外出打工,在村居住的农民老弱病残者居多。目前, 134万农业人口中,外出人口5

4、.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41.%,其中:常年外流人口有4.1万人,季节性外流人口有.万人,流动党员73人,占农民党员的%。 3、村级组织建设情况:总体上看,X县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坚强的,党员队伍是有战斗力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大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活力。村干部队伍中,50岁以下有5人,占村干部总数的42%,0岁以上有216人,占村干部总数的58;高中以上文化的有130人,占村干部总数的35,初中文化的有2人,占村干部总数的6%。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中,0岁以上的有89人,占总人数的57%;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5.4岁,初中文化程度的104人,占67,高中以上的有2

5、人,占%。(2)由于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导致个别村干部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示范做不出来,服务跟不上,引导不得力,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存在着“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3)党员队伍同样是年龄老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尽管这些年加强了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但要求入党的年青人不多,造成党在农村的新生力量不足。(4)由于每个行政村所辖自然村多,村居又比较分散,在村人员中老年人又居多,农忙季节,群众无暇到活动室活动,农闲时正值春冬季节,活动室取暖费用资金来源不足,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导致部分村级活动场所的利用率不高。 三、近年来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面

6、对这些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县委、政府积极探索,立足县情,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确立了“两轻两重一加工、两种两养一条龙、五纵五横八万人”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农村“三减三增”发 2展战略,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突出抓了乳、肉、薯(菜)、草四大产业,奶牛存栏达到800头,年产鲜奶2.5万吨,基础母羊存栏达2万只,年出栏肉羊5万只,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累计建成日光能温室82座,塑料大棚587座。针对我县农村实际情况,采取“三三制”分流办法:将3万农村青壮年劳力转移进城,从事服装加工等非农产业;将有劳动技能、种养积极性高的3万农村人口,通过转移、收缩,集中到农牧业生产条件相对较

7、好的区域,从事种养业;将剩余3万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弱势群体,逐步纳入农村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体系供养起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化管理,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和廉租房补贴解决进城务工人员所居。三年来,扶贫办先后组织实施了两期“无土移民”工程,建设了500平方米的无土移民楼100户和5300平米的无土移民砖木结构平房10户,廉租房补贴1384户。计委去年十月份又有无土移民420户入住,今年预计再建300户。并通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后,90%以上的移民从事服装加工,由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年均收入与从事农业生产相比,提高了46倍,从而使他们移的来、稳的住、有收入。对于在村具有种

8、养能力的人员,制定支农惠农政策,通过种植业方面10项补贴政策,养殖业方面项补贴政策,备耕春耕生产资料贷款贴息政策等支持他们发展生产。今年,各类支农惠农补贴30多万元,通过政策的倾斜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目前,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剩余的弱势群体,采取社会救助,通过粮食直补、退耕补贴、农村低保、扶贫济困等措施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供养起来,切实解决他们生活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 为了使县委的中心工作落到实处,组织部狠抓了村级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活动场所建设,并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提供组织保障

9、。 3第 一、针对部分村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村干部缺乏创新思想、带富能力差等问题,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为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理论、政策和法律水平,增强村干部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每年县委组织部利用县党校对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组织召开一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流动现场会,每个乡镇都选出自己的典型、自己的亮点,让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营造一种学先进、赶先进、创一流的良好氛围。并会同农牧业局、科技局、党校等部门采取巡回宣讲深入乡、村送学上门,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把党的路线方针政

10、策,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以及农村适用科技知识等内容送给村干部。为开阔基层干部视野,还组织村干部100多人次赴外地学习考察,以此来增强基层干部的致富、带富本领。去年还专门组织人力,编写了农村党员干部学习材料,下发到全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手中,推动全县农村干部素质的提高。 二是完善选用机制,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深入推进“四培双带”先锋工程,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把致富党员培养成后备村干部,把支部书记培养成致富标兵,不断增强“四培双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培养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路子好的“双带”型村干部队伍。近两年,把党员培养为致富带头人35人,把致

11、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为党员78人,把致富标兵培养为后备党支部书记12人,把党支部书记培养为致富标兵5人。同时结合村委会换届选举,完善“两推一选”,将村民选举的制度机制同时引入村委会与党支部建设中,积极推行村“两委”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目前,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已有30个。 采取“传、帮、带”措施,加强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县委要求农村各支部选拔3岁左右的1-2名年轻人,给工作任务,不给待遇,通过村一班人传授工作经验,帮助开展工作、带领干好工作。把村中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致 富能手61人纳入视野加以培养,逐步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队伍。 三

12、是从理顺干部、党员和群众关系,为民办实事好事入手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要使村级党组织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首先是要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树起威信,让群众认可,这样群众才会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因此,我们在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时,利用党员这个干部与群众的纽带,开展了“设岗定责”、“帮联小组”和“岗位结对结链”活动,通过党员认领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与农民结对帮扶形成链条,互相交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理顺了干部、党员和群众三者的关系,形成了“大家一条心,共同谋发展”的工作格局。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入手,开展了“强素质、创业绩”活动,促动支部一班人想

13、事、谋事、干事。比如:朝阳镇特布村党支部,在设岗定责后,从过去被动应付到现在主动运筹,党员“捡了芝麻”,干部抱回了“西瓜”,他们每年围绕本村中心工作提前谋划,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联系水利、电业等部门打井配套,发展水浇地。到目前为止,打井配套33眼,由原先无一亩水浇地发展到水地300多亩,户均拥有水浇地2亩,使村民多年来盼水浇地的愿望变为现实。现在,特布村成了全镇乃至全县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达2300元,人均年收入超出4000元。和胜村党支部积极扶持返乡青年种植旱地覆膜马铃薯,探索出了本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去年全村110户人家,种植旱地覆膜马铃薯1780亩,人均

14、种植52亩,在大旱之年获得了丰收,为全县“12”工程的实施趟了路子。“强素质、创业绩”活动的开展,不仅为群众办了实事好事,群众得到了实惠,而且干部的素质能力也相应地得到提高,为民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增大。 四是在农村试行社区化管理试点。针对农村中年龄偏大,老弱病残者居多,需要照顾、服务的人群多这个现状,村级组织把为民办实事摆在突出位臵,实现村级组织职能由单纯抓村务向抓全方位 5服务转变。即。不仅要抓生产发展,还要抓思想道德建设的群众工作;不仅要抓经济效益,还要抓群众性的社会和谐、文化娱乐、精神文明工作;不仅要抓主导产业,还要抓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的工作。今年,我们在10

15、个村搞农村社区化试点,已初见成效。七号镇七号村首先从服务居民娱乐健身入手,硬化了近300平方米的两个小广场,并安装了12套健身器材,每天早晨点钟大喇叭放着音乐,居民们有的在锻炼,有的在跳舞,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朝阳镇特布村从调查村民最基本的情况入手,逐家逐户的进行摸底登记,了解每个村民的所愿所盼,并向村民们做出公开承诺。这一工作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更把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逐步延伸。 第二、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我们主要抓了四项工作:一是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在巩固完善“三会一课”、党员联系户、民主生活会、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评议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对农村党员队伍实行分类管理,实行干部党员联系卡制度,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由村干部或年轻党员负责联系,要求每个村干部定期走访村中老党员,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对流动党员也明确专人负责联系,使他们经常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每年按照上级培训要求制定党员培训规划,依托县乡两级党校对党员进行理论、新科技知识、农村适用技术、法律法规等集中培训,特别是开展适用技术、特种养殖、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培训,使广大农村党员普遍掌握至2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三是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针对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的问题,注重培养和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