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5020468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肉桂桂枝与肉桂油等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 又名:桂、大桂、玉桂、牡桂、油桂、桂皮、菌桂、筒桂、紫桂、辣 桂。原植物肉桂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云南、福建、台湾等地亦广 为栽培;越南、老挝、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亦产。本品药材性状: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 厚0. 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 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 纹,划之显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外层棕色而较粗 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间有1 条黄棕色的线纹。气

2、香浓烈,味 甜、辣。进口肉桂:多来自越南、锡兰、柬埔寨等地。越南桂加工后,总 的样式有“平板”与“卷筒”2 种,到香港后,按肉桂质量制成各式 各样的规格。清化桂:为越南的北圻清化的“净挽山”、“冷精山”所产,系 野生,桂质最佳;其皮质细薄,有青白色大形花斑(地衣斑),饱含 紫油,经久不干,肉腻滑如玉,故称“清化玉桂”,为桂类最上品; 其加工方法多将平板状之皮,二边拗拢名为“企边”,横撑竹片如梯 子状,两头用刀刮去外皮,露出桂心1cm左右,全体长3045cm,宽 47cm,每条重100200g。企边桂:产越南中圻、会安,多系家种, 形式与清化桂相仿,质量稍逊;皮质厚体重,表面较平坦,皮孔圆而 小

3、,内面及断面色发乌,油足,香浓,分为14等。桂楠:企边桂剔 下的次桂;皮纹粗,多残破,油少,香味稍淡。夹桂:体重皮厚,一 般称“大板桂”。以上均属平板类,统称为“玉桂”。筒桂:统称为“安桂”;用桂皮卷成筒状,长3040cm;用蔑扎成圆把,每把重 44.5kg,以品质分“三品桂”(12支、16支、20支,各6把合装1 箱)、“30 支油桂”、“30 支把桂”等。北越近我国云南边境的孟山,有一种野生桂,皮分特厚,体轻松, 质亦很好。一般栽植15年后,其树干已高610m,时可砍剥。第一 次砍伐者称“前期”,砍伐时必须留距离地面60cm高的树干头,以 后仍会抽枝发叶,逐年成长,在经过 10 年后作第二

4、次砍伐,称“后 期”。桂树栽植于高山者品质佳,低山者差;后期质佳,前期质差, 故有“高山后期紫油玉桂”的称号。本品呈两侧向内卷曲的筒状,中 央略向下凹的槽形,两端皆斜向削去外皮。长4050cm,宽68cm, 厚0.50.7cm。外表面稍粗糙,具皱纹,有灰白色和黄棕色相间的斑 块,习称“彩皮”,处处可见圆形或半圆形皮孔。内表面棕色至棕褐 色,光滑有细线纹,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有特殊芳香气,味甜、微 辛。(1)低山肉桂:外表面粗糙,皮薄体较轻,断面石细胞环节明 显,内表面略粗;含挥发油量较少,香气弱,甜味淡,辛味较浓;(2) 高山肉桂:外表面细致,皮厚体较重,断面石细胞环带不显著,内表 面细致而润

5、滑;含挥发油量高,香气浓,甜味强,辛味弱。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 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中医临床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 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 痛经经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镇痛,抗溃疡,促进胆 汁分泌,抗炎,抗凝,抗心肌缺血,扩张外周血管,降压,抗菌,调 节体温及解热,抗肿瘤,抗补体,抗放射,抗血小板聚集,提高免疫 机能,平喘,杀虫,抗内毒素作用,对内分泌及肠管、对下丘脑单胺 类神经递质有影响。其它药用部位:(1)桂枝:为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 收;药材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

6、径0.3lcm,表 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和芽痕, 皮孔点状或点状椭圆形,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 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 甜、微辛,皮部味较浓;本品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中医临床用于风寒 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奔豚;(2) 肉桂油:为肉桂的干燥枝、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为黄色或 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有肉桂的特异香气,味甜、辛,露置空气中或存 放日久,色渐变深,质渐浓稠,本品在乙醇或冰醋酸中易溶,将其冷 却至 0,加等容的

7、硝酸振摇后,即析出结晶性沉淀;本品为祛风药及 健胃药;(3)桂子:为肉桂的带宿萼的未成熟果实,又名桂丁、桂 丁香、肉桂子;干燥幼嫩的果实包藏于宿存的花被内,全体呈倒圆锥 形,外层的花被呈杯状,长6llmm,顶端膨大,边缘6浅裂,表面 暗棕色,有皱纹,基部有时带有果柄,剥去宿萼后可见未成熟的果实, 呈扁圆形,直径34mm,厚约2mm,黄棕色,有光泽,上面正中有一 微凸的花柱残基,下面有放射状皱纹,中央有凸起的子房柄,质松软, 易压碎,气芳香,味微甜;本品味甘、辛,性温,功能温中散寒,中 医临床用于胃腹疼痛,肺寒喘咳;据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院测定,肉 桂子舍挥发油 2.90%。肉桂为常用中药,始载于

8、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为“菌 桂”。谓“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 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本草图经曰:“菌 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阳。旧经载此三种之 异,性味、功用亦别,而尔雅但言,梫,木桂一种。郭璞云:南 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苏恭以谓牡桂即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今 岭表所出,则有筒桂、肉桂、桂心、官桂、板桂之名,而医家用之罕 有分别者。旧说菌桂正圆如竹,有二、三重者,则今所谓筒桂是也。 筒、菌字近,或传写之误耳,或云即肉桂也。牡桂,皮薄色黄,少脂 肉,气如木兰,味亦相类,削去皮,名桂心,今所谓官桂,疑是此也。 桂是半卷多脂者,

9、今所谓板桂,疑是此也。今观宾、宜、韶、钦诸州 所图上者,种类亦各不同,然皆题曰桂,无复别名。参考旧注,谓菌 桂,叶似柿叶,中有三道文,肌理紧,薄如竹,大枝、小枝皮俱是筒, 与今宾州所出者相类。牡桂,叶狭于菌桂而长数倍,其嫩枝皮半卷多 紫,与今宜州、韶州者相类。彼土人谓其皮为木兰皮,肉为桂心。此 又有黄、紫两色,益可验也。桂,叶如柏叶而泽黑,皮黄心赤,今钦 州所出者,叶密而细,亦恐是其类,但不作柏叶形为疑耳。皮厚者名 木桂,即板桂是也。苏恭以牡桂与单名桂为一物,亦未可据。其木俱 高三、四丈,多生深山蛮洞中,人家园圃亦有种者。移植于岭北,则 气味殊少辛辣,固不堪入药也。三月、四月生花,全类茱萸。九

10、月结 实,今人多以装缀花果作筵具。其叶甚香,可用作饮香尤佳。二月、 八月采皮,九月采花,并阴干,不可近火。中品又有天竺桂,云生西 胡国,功用似桂,不过烈,今亦稀有,故但附于此。”李时珍认为:桂即牡桂之厚而辛烈者,牡桂即桂之薄而味淡者”,又称“桂即肉桂也,去粗皮用,其去内外者即为桂心”。由上所述,“桂”、“牡 桂”应与现今之肉桂系同种植物。至于“菌桂”为何种植物,历代本 草说法不一。据今人调查,目前全国桂类药材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 为肉桂 C. cassia 的树皮,全国各省区作药用;另一类为樟属植物肉 桂组中多种植物的树皮,习称官桂或桂皮、官桂皮,部分省区民间作 香料或药用。据祝之友“官桂”名

11、实简考认为,官桂,自唐宋就已用 之。据古代本草文献记载,官桂乃肉桂之佳品,“官桂,乃上等供官 之桂也”。以质优效高而著称。现今中医临床中药学中,中药饮片很 少用之,均以肉桂取而代之。在古代中医药文献中官桂即现今肉桂。 现代研究证实,在商品中药材学中之“官桂”有别于中医临床药学中 所谓之官桂。其商品来源加之地方习用品种较为复杂,商品中药材“官 桂”不能作肉桂进入中医临床应用,只能作为食品香料或另作它药入 药。肉桂含挥发油 1%7%,并含鞣质、黏液质等。油中主要成分为 75%90%的桂皮醛、醋酸桂皮酯、桂皮酸、桂皮酸乙酯、反式桂皮酸、 0-榄香烯、菖蒲烯、醋酸苯丙酯、苯甲酸苄酯、辛卡西醇 A,B,

12、C1,C2,C3,D1,D2,D3,D4,E 及辛卡西醇 A,B,C1,D2,D4 糖苷,以及 南烛树脂醇、丁香树脂醇、Z-肉桂醛、邻甲氧基桂皮醛等。尚含肉桂 醇D1,D2,D3、前矢车菊素B2, B4、表儿茶精、儿茶精、苯甲醛、香 豆精、胆碱、苦味酸盐、0-谷甾醇、原儿茶酸及众多的微量元素。据王桂英报道,各种成品肉桂,厚度不同,化学成分含量也不同。 厚度为1.02.0mm的肉桂,总灰分含量低,化学成分的含量,高于厚 度为 2.66.0mm 的肉桂。正常收获的同条件肉桂树杆皮,薄者的质量 优于厚者。以肉桂树植株的取皮部位而言,在杆皮范围内,上段薄杆 皮优于下段厚杆皮,基部皮尤厚,质量更差。产区

13、采收肉桂时,可考 虑分段采收,加工不同等级产品。下段厚杆皮,如能除去不含桂皮油 的粗皮部分,可提高质量,对于市售商品肉桂,厚薄度也是评价质量 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嫩皮、枝皮不属此列。从肉桂的收获年限来看, 5 年生肉桂总挥发油含量较低, 1116 年的肉桂,挥发油含量平均增高4倍左右。 1116年间,可分为 1113 年和 1416 年两个年限段,各年限段中,化学成分含量接近。 1113 年的肉桂,非挥发性成分含量高于 1416 年的肉桂,两种成分含量和 成品率均高。总灰分含量无规律性变化。故认为肉桂不宜过早收获。45 月收获的肉桂,虽然成品率稍高,总灰分含量较低,但主要 化学成分的含量,均低于

14、 69月所收获的肉桂,故产区于清明节前后 收获,为时过早。如过分推迟收获期,肉桂皮不易剥离而成碎块,影 响产品质量。因此,收获期必须考虑到质量与生产方便,产区须因地 制宜,将采收期适当延后至6 月上旬而又兼顾到能剥取成张片的树皮 为宜,也可对肉桂树采取“断水”措施后,于秋季采收。张丹雁等报道,肉桂再生皮与原生皮的性状、显微特征区别较大。 但二年再生皮与三年再生皮的性状及组织结构无明显差别;从油细胞 计数的结果发现,三年再生皮的油细胞数最多,因三年再生皮为六年 树第一次剥皮后再长出的新皮,实际树龄应为九年,树干比六年原生 树及二年再生者粗大,且经再生技术处理,树皮的韧皮射线生长旺盛, 列数明显增

15、多,组织间的径、切向联系较强,新陈代谢较旺盛,树皮 生长加厚加快,油细胞数亦相应较高。故可考虑以三年再生皮代替六 年原生皮使用。肉桂六年生原生皮含油0.70%,浅黄色;二年再生皮 含油 0.77%,黄色;三年再生皮含油 0.92%,深黄色。薄层分析结果 表明,3 种皮的挥发油各组分斑点位置基本一致。朱兆仪等对肉桂不同采收期挥发油的含量测定表明,以5 月和7 月份为最高,分别为 1.20%和 1.30%;其主要化合物桂皮醛占油总量 的 87.3% ,因此,肉桂采收期在 5 月和 7 月为宜。林锦仪等报道,不论幼树或成熟植株,主干各部树皮厚度随树高 增高而变薄。四年生幼树干高25cm处皮厚为0.4

16、30.44cm,当树高 达325cm处皮厚仅为0.220.33cm,递减25%48%; 10年生树高由25cm 升到 1 050cm 处,树皮厚度递减 39%。树高各区段树皮量亦随树高的增高而变轻,其变化规律与皮厚变化相似。然而,各区段树皮重量 占该段材重的百分比却随树高的增高而增加,这种变化特点,在幼树 阶段更为突出,与幼树长势旺盛,树顶树皮含水量较高相关。树皮量 与树干直径、树高的关系中,树干直径是主导因子。树高不变时,直 径越大,其树皮量越重。树干直径与树高呈正相关(y=0.9126), 树干随树高增高而增粗。因此,生产上要培育达到一定树干粗度的肉 桂,则应培育有一定的肉桂树高。肉桂生长与立地因子关系密切,适宜的立地条件下,生长快,长 势旺盛,树皮厚,产皮量多;反之则少。各立地因子对树皮量的主从 关系:土类影响占24.07%;坡向占18.38%;表土层厚度占9.05%; 坡形占 7.72%;坡度占3.19%;坡位占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