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创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5015355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与创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创新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价理论论文摘要: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目的、组织、运行、评价、反辣五大子系统为核心,在高校教学活动稳健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开展,表达出保障体系的科学性、主体的多元性、对象的全面性、体系的开展性等特点,贯穿了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高校现代化人才的培养目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适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开展应当以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根本,加强和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长远开展的必要条件。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拟全面地涵盖了本科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反映了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根本规律,表达了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样

2、性与统一性的结合。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以“目的、组织、运行、评价、反辣五大子系统为核心,突出表达学校目的与学生全面开展需要相符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占有和有效利用与对教学流程相符合。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反映了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群众化条件下的教育质量观,即质量要与目的相联络,目的应该是多元化的,相应的质量标准应该是多样化的,这也是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本质特征。多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保障组织、保障主体、评价方案及可操作性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开展,较好地解决了原先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特点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保障体系的科学性目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系统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

3、是校院二级或校院系三级管理,辅之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的保障形式。第二种形式是在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施行部门之外专门设立保障或评估中心,履行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职能。通过对国内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调研,多元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的科学性主要表达在五个方面:一是设立专门的教学评估部门,专门负责日常教学质量保障职能;二是赋予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改委员会、课程建立委员会、教材建立委员会等各种专门委员会以各自领域的保障职能;三是校、院分别成立教学督导专家组,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学评价专家队伍,分管校长直接指导,日常事务由专门的教学评估部门负责,其职能主要施行各项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教学督导的专门化表达了

4、“专家治校的理念;四是建立学生教学信息中心,加强学生信息员管理,如定期编佣教学信息简报?,建立教学信息网站,把教学现场的质量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教学管理部门,同时把处理意见及时反应给老师或学生,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既表达了他们在教与学关系中的主体性,也表达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五是每年进展一次专业建立满意度调查,每学期进展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被调查对象是学生、老师、督导组成员、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用人单位负责人等,并形成调研分析报告。二、保障主体的多元性学生、教学督导专家、老师同行、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用人单位人员参与的“五视角评价网络,表达了保障主体的多元性,改变了教学质量保障只是管理者的事的传统观念

5、,强调的是一种参与和互动,自保障与他保障相结合,保证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以老师教学质量评价为例,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有学校教学督导员、学院督导组督导员、学生、老师同行,他们是不同评价层面的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充分表达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生对老师教学状况的优劣最有发言权,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老师教育的直承受益者,又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专家参与评价和学生关注点不同,专家注重的往往是专业自身的特点与规律问题,更具专业色彩,更着眼于内容方面的问题。而学生作为受众,在感受性中更关注教学的实际效果,即教学手段的优劣得失,他们对教学方法问题更为敏感。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上,积极引进

6、校外专家、用人单位与社会参与保障,构成对教学质量保障评价的社会主体。坚持到用人单位进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理解本校毕业生的质量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在进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根底上,打破学校围墙的界限,变封闭性保障为开放性保障,把社会用人单位、校外专家等作为保障主体。例如,请用人单位参与教育、参与人才规格设计及人才质量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制定,请校外专家进展培养方案的评审鉴定、参与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等的评审等。三、保障对象的全面性保障对象的全面性。根据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论,把保障对象确定为影响教学质量全程的各种因素,改变了以往只注重老师授课质量评价的状况。评价对象包括教学管理、专业建立、课

7、程建立、教材建立、老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毕业论文设计、考试与考察等教学各个环节,既对各种影响教学质量因素进展全方位评价,又充分考虑到各种评价的界定及其互相关系。单项评价过程的全面性。如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要评老师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而且还要评老师备课情况,课后辅导、作业修改、考试命题与试卷等整个教学全过程;不仅对全体在编老师进展评价,而且对外聘以及新引进老师也要评价;不仅对给本科生上课的老师进展评价,而且对给高职高专和成人教育上课的老师进展评价;不仅学期完毕时对老师教学效果进展评价,平时也要对老师教学工作情况进展检查、听课评价,重视过程的保障,向教学过程要质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

8、性特征的意义在于,一是把所有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都纳入保障体系,从而产生彼此联络、互相促进、共融共生、相得益彰的保障实效;二是将教学的全过程纳入保障体系,从而使保障成为了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不仅是临时性的突击任务;三是全员参与,使得人人关心保障,形成大家共同关心保障的趋势,促使人人都履行评价反应教学质量的责任和义务。四、保障体系的开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的初期,主要是通过评价老师的教学质量到达一种标准教学的目的,即主要通过对老师教学工作表现的评价,区分优劣并作为晋升、奖励、处分老师的一种手段,是与老师自身利益挂钩的一种终结性的评价。在新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确立以鼓励导向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思想,

9、淡化甄别与鉴定,强调保障的开展性功能,通过老师的自我鼓励,促进老师的专业开展,强调评价的形成性功能的发挥。新的保障体系不仅关注老师现有的教学状况,更关注老师的长期开展,根据其现有根底,对老师进展指导或提供进修的条件,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获得了老师的广泛认同,促进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他保障向“自保障转变。另外,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时,学校屡次组织不同类型的师生进展讨论,使师生可以理解和承受新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师生文化观念的交融,统一了意志和行为,真正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参考文献:1陈玉琨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田恩舜著.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形式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2.3叶林桢.群众化背景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与理论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22-25-40.4常晓.我国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22-21-23.5刘清华.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保证策略研究零缺点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22-30-35.6张应强,刘在洲.高等教育群众化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