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501510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一、总体概况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在其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注重工程教育,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上手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已经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2011年,学校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试点院校之一,四个本科专业和四个工程硕士领域被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和工程领域。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卓越计划”试点实施工作,将其纳入了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大力支持并积极推进试点实施。1指导思想以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

2、育理念,主动适应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充分发挥学校行业背景深厚的优势,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2总体思路学校本着“构建体系、合理定位、先行试点、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工作思路,以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为主,充分利用学校的区域优势和学科优势,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工程教学条件保障体系;在先行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实施“卓越计划”有了一定基础后,在工科专业、学科领域进行推广;鼓励非工科

3、专业、学科领域借鉴“卓越计划”的思想,探索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将学校打造成为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3目标定位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依据“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具有良好的工程素养、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4参与专业及学生情况本科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四个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作为学校试点专业,六个本科专业均在试点实施。试点专业余2011年,本着学生自愿申请,学院

4、审核或企业考核等方式组建了 “卓越计划”试点班,在不同的年级同步推进、分段实施。其规模: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年2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四个专业每年1个班,计算科学与技术试点专业隶属软件学院,每年的6个班全部参与“卓越计划”培养。硕士层次: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四个领域参与试点实施。从2011级学生入学开始,四个领域招收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全部参与卓越计划。二、组织管理实施“卓越计划”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组织机构,由校长、院长任校院两组织机构的负责人;成立了沈阳工业大

5、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别成立了本科和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办公室”,教务处处长、研究生学院院长任办公室主任。校级“卓越计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相关政策、统筹教学资源、协调学校与企业的联系等,确保“卓越计划”有效推进。校级“卓越计划”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卓越计划”专业(领域)培养方案的论证、“卓越计划”实施过程的质量评价等工作。试点学院“卓越计划”实施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对本学院的试点实施工作全面负责,在学校的支持下负责专业与合作企业的沟通与协调,为试点专业实施过程提供支持和保障。试点专业成立试点实施项目组,设项目负责人和试点班班主任。项目负责人和班主任负责试点专

6、业“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班,组织校内教学,落实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环节等全部的教学环节),项目组享受学校有关政策待遇。本科和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办公室”,分别设在教务处和研究生学院,负责协调“卓越计划”试点实施的日常工作。三、政策措施1.学校针对“卓越计划”出台的主要政策措施学校制定了沈阳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实施意见(试行),建立了集组织、制度、经费、师资、条件、质量评价等六位一体的“卓越计划”实施保障体系。组织保障建立了校院两级组织机构,校院两级领导人负责人,明确了学院作为试点专业实施的主体要全面负责试点实施的全过程,学校要为试点

7、实施保驾护航,全力支持和配合。政策保障学校规定对教师围绕“卓越计划”开展的重大教学研究课题单独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对根据“卓越计划”需要,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课程,针对行业培养标准重构的实践环节,在工作量计算上给予倾斜。在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其他科技竞赛或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时,同等条件下,试点专业、学科领域的学生优先考虑。经费保障学校设置了“卓越计划”专项经费,加大对工程教育的经费投入。鼓励工程专业、学科领域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外聘教师、校企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实习实训等加大改革力度,取得改革成效。师资保障制定鼓励和倾斜政策,创造条件选送“卓越计划”实施

8、专业(领域)教师到企业工作累计一年时间,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将工程培训经历作为青年教师考核晋级的基本要求,将工程能力纳入评职的考核内容,对在“卓越计划”实施中取得突出贡献的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给予优先考虑。条件保障优先完善试点专业、学科领域教学资源配置,完善工程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扩大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专业实验室开放力度,为“卓越计划”实施专业(领域)学生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参加科技计划、各类竞赛训练、工程实践和校内实验提供场所保证,为其个性化成长创造条件。质量保障学校将“卓越计划”各项工作纳入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培养过程出现的问题,确保“卓越

9、计划”各项目标高质量实现。2.学院针对“卓越计划”出台的具有典型行的政策机械学院制定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专业培养实施细则,对“卓越计划”的培养过程及教学提出了明确与规范的要求;电气学院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要求;石化学院制定了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规定,对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提高工作量,对学生奖励学分绩点;软件学院为保障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环节的质量,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了企业毕业设计管理制度,设计实习实训报告撰写规范等规章制度,明确毕业设计环节的内容及要求,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毕业设计过程监督办法等。四、培养模式1.培养

10、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试点专业、学科领域按照“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培养标准,在全面研究、广泛借鉴国内外优秀工程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学校的传统优势和人才培养定位,结合专业特色与实际完成了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并通过学校论证,探索多元化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累计接受到企业10个月的工程训练。在培养过程实行实行导师制度(23名学生一名指导教师,选派有5年以上工程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从大一开始跟踪整个培养过程,直至毕业设计,导师负责一站到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行“模块化、订单式”培养模式。该专业特变电工沈变

11、集团、泰豪沈阳电机有限公司联手组建特变电工班和泰豪班,按照企业需求设置特变电工课程模块和电机及其控制课程模块,在企业累计36周,完成实习实训,以企业项目为课题的毕业设计,毕业后在企业就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两个专业以曾隶属于合作企业的优势,通过整合课程、压缩课堂讲授式理论课学习和课程门数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实行前三年完成学校教育,后一年集中在企业完成企业培养方案的“3+1”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实行“工程教育、校企合作、外语教学、创新实践四个不断线”的课程配置体系,通过课程置换制度实现在企业完成在合作企业一年完成学习、实习、训练、毕业设计依环节,部分学生

12、毕业在合作企业就业。 研究生层次为“卓越计划”修订的工程硕士领域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较大改革,课程结构实行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加大了实践类课程和实践环节比例,增设了本领域工程实践问题案例分析课程。面向企业需求设置了选修模块,为企业订制培养研究生从知识面上提前作出预案。2.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试点专业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以“打牢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凸显专业特色,提高综合素质”为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面向工程,优化课程体系 各专业通过组织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和相关课程的教师就其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讨论,消除相近课程的重复内容,精简学时或删减课程;紧跟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沿

13、,增加生产制造和工程应用的课时;依据企业需求增设和行业发展趋势增设课程。例如: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增开了机械工程项目管理、机械工程相关标准课程。设置项目训练,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结合生产实际,将原课程设计与企业实践和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了机构设计等五个大型集中项目训练,指导教师按实际工程项目设定具体题目,按照设计、编程、加工、装配和检测流程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学生在由校内教师和实习基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协作指导下完成该环节的学习与训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专业专业方向-方向课程”的树状层次结构,按照企业工程项目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专业横向课程组和置换课

14、程组。每个课程组对应于一个企业工程项目,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点,结合方向内容装配成工程项目,变知识为能力。面向国际化,加强外语教学 新增全外教听说强化训练(英语)、专业英语 、高级写作(英语) 、口语交际(英语)课程;深化第二外语(日语)的教学改革;强调双语教学,除了规定的双语教学课程外,有条件的专业课尽量采用双语教学。改变传统的只会阅读不会交流的外语学习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 教学方法改革各专业、学科领域为教学实现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由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由被动依赖向主动、研究型学习转变,按工程项目、工程案例和工程问题组织专业课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

15、研究型、案例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嵌入式案例教学 各专业选取类似“制造工艺”等工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由校内与企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教师选取典型设备,按照制造或设计流程及国家标准进行教学,企业教师案例教学嵌入课程教学中,校内外教师各占所长,实现理论与实际工程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加综合大作业环节并将其纳入成绩考核范畴 改革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行综合评价,加大对学生能力考核的力度,促使学生增加学习精力的投入。探索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 如: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在开课之初给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布置与课程相关的题目,石油的性质石油产品等

16、,要求学生进行展示、讲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建立“实-虚结合”的实习新模式 为了克服高集约化和全自动化生产环节造成的实习过程的“参观化”,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发制作了材料类专业虚拟实习系统软件和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模拟仿真系统,创建了现场实习与仿真、虚拟实习系统有机结合的“实-虚结合” 实习新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实习效果和质量。五、师资队伍1. 校内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实施“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 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工程能力水平,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暂行办法,将工程经历和工程能力作为对青年教师考核的硬指标之一,规定40岁以下的青年教授必须到企业接受为期一年的定岗锻炼。同时,学校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公共研发促进中心”(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