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导学提纲20.《窗》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5014585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下导学提纲20.《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八下导学提纲20.《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下导学提纲20.《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下导学提纲20.《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疃初中语文科导学提纲20窗 【学习目标】1、学习对比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2、认识两种心灵所反映的人性的美和丑。 3、体会耐人寻味的巧妙构思。 教学重难点: 语言妙趣横生,启人心智。理解作者在对比门和窗之于人的不同意义时所阐发的独到见解。【作家作品简介】泰格特,澳大利亚作家。【自主学习】1、文中的两位病人分别是怎样的人? 小说塑造了两个人物:描述着和聆听者。描述者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充满幻想的人,他在重病时,还能面对光秃秃的墙壁,想像的描绘出美好的事物来,在某种意义上也激发了聆听者求生的欲望。聆听者是一个自私、冷酷、狡黠贪欲、卑劣的人。结尾说明聆听者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意在映射贪欲者的一

2、无所获。2、为什么靠窗的病人要每天编出美好的故事给不靠窗的病人听?窗外到底是公园还是一堵墙?3、文题为“窗”有何含义?“窗”在文中有何作用? 文题为“窗”,文眼同样是“窗”。作者设置的环境十分简单:一个十分窄小的病房,一扇窗,其他一概从略。人物只有两个:靠窗的病人和不靠窗的病人,连姓名也没有交代。两个重病人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当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斗争和错综复杂的纠葛,惟一的矛盾就是不靠窗的病人想得到靠窗的病床。正是透过微观世界中的这一矛盾,我们看到了善恶两个灵魂的猛烈撞击,那飞溅的点点星光中折射出了人生哲理、世态人情。一扇窗户照出了两个灵魂,表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态度,揭示了人性的美与丑。 4

3、、这篇小说有怎样精巧的艺术构思? 窗的艺术构思中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在靠窗的病人嘴里栩栩如生的景象,到了不靠窗的病人眼里变成了光秃秃的一堵墙。这是对不靠窗的病人的丑恶灵魂的有力鞭挞。从艺术上讲,又是虚与实的巧妙结合。靠窗的那位病人能化实为虚的动力来自他对生活的满腔热望,他为了给他人带来生命的欢乐和求生的力量,支撑着与另一位同样沉重的病体,编织出美好的梦幻公园美景。 这虽是心造的幻影,但这虚幻的景象中包蕴着一个伟岸的形象,一颗美好的心灵。真是虚笔一处胜实写无数。当不靠窗的病人用自己的卑鄙手段揭开了窗外之谜时,这“光秃秃的一堵墙”的实景留给读者的想像却很多,人们不禁要问:原来窗外的美景缘何而来

4、?得到靠窗位置的病人该会想些什么?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实写恰到好外,又引出虚笔无数。 5、本文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对人物进行描写的? 窗的篇幅虽短,却通篇巧用对比,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了人们的性格内涵。窗外虽然只有一堵光秃秃的墙,在靠窗的病人讲来却是那么富有生活情趣,那么娓娓动听,这对他本身来说是“自欺”,对同伴来说却是“为人”。可享受这美景的病人产生的想法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激,而是“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这种自私者的嫉妒,进而发展为怨愤。 为了排遗同伴的苦闷,靠窗的病人虽然没有看到什么公园,却尽自己的想像力在编造美景,用心可谓良苦,可当他生命垂危的时候,不靠窗的病人虽然醒着,却两眼盯着天花板纹

5、丝不动,尽管只要举手之劳,同伴就可转危为安。两个灵魂,一个那么崇高,一个却如此卑下。那位靠窗的病人,在为同伴讲述的时候是那么的幸福,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又那么的凄惨!再看那位不靠窗的病人,当同伴生动地描述所“见”到的一切时,他听得那么津津有味;当他心中最初涌出那可耻的想法的时候,他为自己有这种想法感到惭愧,可他愈是克制,这种想法愈是强烈,最终由嫉妒而至怨愤,由怨愤而到残忍。同样都是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他却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同伴的死亡之上,这种“热爱”充其量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他心中的一星善良倏忽即逝,反衬出的是丑恶无比的灵魂。 6、体会本文精练,含蓄的语言。 从整体看,全文虽短,但人物形象丰满,

6、故事情节完整而有波澜,且内涵丰富,表达了深刻而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读后令人深思,真可谓短小精悍。从局部看,小说开头用极其精练的语言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和环境;对公园景物和比赛的描述,是小说的重点笔墨,但也不过二三百字,却写得那样丰富、生动而优美,且含义深刻反映了人物美好的心灵;第三部分对照着写两个人物的行动,笔法十分洗练;小说最后的“点睛”之笔“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使读者真相大白,回味无穷。7、关于“欧亨利式结尾”艺术。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的是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教学设计文章情节的结尾处突然让人物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

7、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尾艺术,在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所以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课文结构分析】依据情节的发展我们可以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病房、病人及窗子等情节。第二部分(211),叙写靠窗病人描绘窗外的景象及不靠窗的病人心理变化。第三部分(1215)叙述不靠窗的病人见死不救,而一心占据靠窗位置的过程。【当堂训练】 一、填空 (1)本文两个人物对比非常鲜明,在对比中二者的 与 、 与 表现得十分突出。 (2)本文的体裁是 ,焦点是 ,线索是 。 (3)分析标题“窗”含义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

8、一)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_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 1语段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应该是_,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_。 2“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一句中加粗的字“照例”能否删去?为什么?这句话承接上

9、文,写出了“他”什么样的情况? 3“只要电铃一响,值班护士就会立即赶来。”这句话在文中应该怎样理解? 4“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的呼吸声也停止了。”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5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是( ) A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 B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 C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D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6当一位病人生命垂危时,另一位病人为什么纹丝不动呢?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

10、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 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那位病人 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 的网球赛。他听着这 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7根据语境,将下列成语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的

11、空格里。(6分) (1)栩栩如生 (2)津津有味 (3)扣人心弦 (4)争相斗妍 8选文中所描述的环境的特点是 (8分) 9第2选段中有一句话表明,靠窗口的病人精心编造窗外景象的目的已经达到,这句话是:(8分) 10从小说窗的整体看,选文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是:(8分) 答案:8.(1)美、丑、善、恶(2)小说、窗、两个重病人相互间的态度(3)“窗”是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的线索,一语双关,既是病房的窗口, 也是心灵的窗口,由此可以看出病人甲、乙两种截然不同的内心世界。 、(一)1不靠窗的病人(“另一位病人”) 心理和神态描写 2不能,因为“照例”说明他每天都是这样的。表明他被嫉妒心困扰得“彻夜难眠”。 3说明他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解救自已的病友。 4省略号表示病人的咳嗽断断续续,病情越来越恶化。 5C 6他嫉妒心恶性发作,私欲膨胀,一心想“占据窗口那张床位”,竟然置曾为他带来“享受”的同伴的性命于不顾,其灵魂丑恶、冷酷无情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7、依次是(4)(2)(3)(1) 8、充满生机活力(意思对即可) 9、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10、表现靠窗的病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