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5010515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于希贤(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100871)提要 初步研究了地质时代滇池的形成, 人类历史时期滇池及周围的环境演变发展的过程。特别是生产活动、文物古迹的分布和气候、动植物的变迁。 提出保护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之 间, 关系处理好了, 是可以和谐共进的。关键词 滇池 气候变迁 动植物变迁碧波荡漾的滇池, 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美丽的明珠。 它是祖国西南第一大湖, 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湖岸线长超过 150 km , 最大湖水面积超过 330 km 2。平均深度 5 m 左右, 最深 处约 8 m 多。 北部草海较浅, 只有 1 m 多深。 蓄水量在 1012108 m

2、3 1517108 m 3 之间 (1959 年昆明水文地质队资料)。流域面积 (不包括海口以下河道流域面积) 2 960km 2 多。主 源出于嵩明西北梁王山 (一名东葛勒山) 的黄龙潭地下暗河, 流经牧羊街为牧养河, 与源出邵 甸白邑村的邵甸河会合乃名盘龙江, 多行山谷间, 到了昆明松花坝, 地势豁然开朗, 并分支为 金汁河、明通河等流入滇池。盘龙江以西有银汁河、白沙河 (又名桃园河)、海源河等, 其东至 南的方向, 又有东白沙河、宝象河、马料河及呈贡的落龙河、捞鱼河、梁王河、南冲河, 晋宁的盘龙河, 大坝河, 昆阳的渠滥川等几十条大小河流, 或分或合注入滇池。这一河湖水系只在滇 池西南有

3、唯一出口 海口。 滇池所汇入的众水, 就由此经安宁的螳螂川, 北流过富民、武定、禄劝为普渡河, 到巧家县境入金沙江, 下游是万里长江流入东海。这一美好的湖山胜地, 气候温和、原野肥沃, 通过劳动人民利用和改造, 使这一区域成为 祖国西南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 人们常常会问: 滇池如何诞生? 怎么又演变成 今天的面貌? 我们知道, 自然界都有着其发生发展的历史, 这一历史是有着一定的过程和规 律可以寻求掌握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如果地球形成的东西, 那么它现在的地质的、地理的、气象的状况, 它的动物和植物也一定是形成的东西, 它不但有在空间中互相邻接 的历史, 而且还一定有在

4、时间中前后相随的历史。 如果立即在这个方向下坚决地继续研究, 那末自然科学现在就会进步得多”。 以此探讨滇池演变, 将为发展滇池周围的工农业生产提 供有益的参考资料。1地质时代滇池的形成滇池是一个错断陷落的构造湖。 它的产生是和西山大断层息息相关的。 远在燕山运动时期就成为陆地。 经燕山运动隆起、褶皱、断裂所形成的地貌雏形, 又经后来长期夷平作用,此文完成于 1963 年, 后于 1975 年整理刊载于当时昆明师范学院之内 刊教育革命第 6 期. 近年滇池倍受关注,首次公开发表此文当有现实意义, 并以求证故乡同行.收稿日期: 1998- 03- 03; 收到修改稿日期: 1998- 06- 0

5、11达到准平原状态。老第三纪时, 值老构造复活, 地壳运动又趋强烈, 此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夷平作用。 当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时 (相当于 1 200 万年前左右) , 地壳又发生一次强烈运动, 对 我国影响很大, 称为茅山运动。此时滇池区域, 在老构造运动的基础上, 产生西山长达数十公 里的大断裂, 对滇池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上新世以后的构造运动, 对滇池的形成演变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云南是新构造运动强烈 隆起的地区之一。自中新世、上新世以来, 云南高原面上升不下 2 km 。如果没有后期的构造 运动, 滇池就失却了高原湖泊的性质。 滇池附近河流普遍有三四级阶地和许多裂点, 喀斯特 洞穴也呈不同高

6、度的成层分布 (如花红洞地下暗河在最低一层发育) , 地震频繁, 温泉众多, 都说明了新构造运动是很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总的趋势是上升, 不过相对静止和相对下降还 是有的。 如滇池中第三纪、第四纪的沉积物厚达三四百米。 总之, 滇池的形成就是这样长期 经过内力以间隙性不等量上升、断裂、褶皱为主, 外力以流水侵蚀沉积为主的内外营力相互 斗争中, 在形成过程和破坏过程的矛盾斗争中演变而来。古滇池曾经是一个范围很广、湖水很深的大湖。 现在我们在滇池附近百米以上的高地 里, 还可以找到古滇池所遗留下来的湖相堆积阶地和磨蚀阶地, 以及湖相化石等。 今天的滇池和昆明, 全在昔日古滇池之底。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

7、期, 造成滇池水位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由于构造运动使地面 不断抬升, 滇池相应缩小, 也由于滇池周围众多的河流日夜不息夹带泥沙沉积湖底。 再加上生活于湖内的生物世代繁衍, 尸体沉积壅填, 使湖底抬升。 还有汇集众水而独出一口的海口 河、螳螂川长期以来冲刷活力较大, 使河床不断降低, 因而滇池水位也就随之下降。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云南高原面总的趋势是北高南低从北向南倾斜, 所以河流大致自 北流向南。 滇池东面的盘龙江、南盘江, 西面的绿汁江等基本上都是自北流向南。 而唯只有螳螂川、普渡河夹持其间, 倒流向北。就是螳螂川、普渡河支流的流向, 也大致自北而南, 和主流流向相反, 是颠倒过来的。

8、 滇池和云南的简称就得名于此。 有人曾推断, 认为地质历史的 某一时期, 原来螳螂川、普渡河的某一段并没有接通, 后来或由于滇池附近地壳急剧上升, 或 由于第四纪冰期来临降水增多, 使河湖水面抬升, 河流溯源侵蚀, 发生河流袭夺, 因而才沟通 了长江水系。 两个水系的沟通也加剧了滇池水位的下降, 同时形成螳螂川、普渡河的倒流现 象。2新石器时代滇池的湖岸线自进入人类社会后, 滇池大大缩小了, 但它的面貌远还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人类社会的早期, 没有文字记录, 地下发掘的文物, 是当时滇池地区面貌的剪影。建国以来, 在这区域发掘的新石器遗址, 据报导有 15 处。它们是: 海源寺、官渡、石碑村、

9、石寨山、河泊所、老街、白塔山、石子河、团山村、渠里河、兴旺村、后村、白塔村和西山清静寺后山坡。这些遗址, 有的螺壳堆成小山 (如官渡、石子河、河泊所、兴旺村等) , 有的螺壳散布表 面 (如白塔山等) , 遗物最多的是泥质夹砂的红陶、灰陶, 还有石石奔、石敲砸器、磨石、石刀形器 等。 文物工作队据文化层的研究, 认为“滇池周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基本上为一系统。”又认 为它“和云南境内其他地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同。”像螺壳堆集层是它处所没有的。又如陶窥查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 认为“从陶器内壁多夹有谷壳、谷穗的痕迹来看, 当时人们的生活除从事渔猎外, 也从事于农业生产活动。”再分别比较晚期的陶器与早

10、期不同, 晚期陶器“夹 砂陶增多, 器形也大, 器类增多, 纹饰精美, 似乎是一种比较安定的农业经济生活。”此外, 出 土遗物还有石质和陶质纺轮, 皆为圆形。 边沿有平面与弧面之分。 陶质有夹砂灰陶、橙黄陶 和泥质灰陶 3 种。 石质是红砂石磨成, 可证那时已有纺织手工。 又有石簪为石髓质, 颇似大 理石, 是一种装饰品。 又蚌壳制括削器及骨椎工具多种。 从石寨山的情况看来, 使用的工具 大多数是石器, 也有少数铜器,“是从事渔猎兼营简单的耕作纺织”的生产活动。 当时人们认 识、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不会很强, 水利设施和引水能力也不会很强, 奇怪的是高出今滇池 水面二三十米, 西距滇池一公里多

11、的地方, 还有耕种过的熟土 褐灰土。周围没有河流, 当 时人们的饮用水和耕作用水只有滇池水或地下水, 而地下水和滇池水位也是互相关联的。所 以云南博物馆发掘工作组推测石寨山“在早期是滇池中或池边上的一座小山, 后来地势变 迁, 才形成陆地而距滇池稍远”( 考古学报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遗址墓葬)。 这一论断是符 合实际的。其他遗址, 还未逐一发表详细报告, 不能作进一步分析。 不过, 从理论上可以说, 这些遗 址距滇池当时湖岸线不远, 标志着当时滇池的湖岸线所在。3战国末期至大理国时期滇池的开发自从进入人类社会以来, 影响和改变滇池区域面貌的因素, 已由自然逐步变为社会因素。 故要了解滇池的发展和演

12、变, 就必须了解我们祖先是怎样利用和开发滇池的历史。滇池区域有史以来第一次有文字记录, 是战国末期。 那时楚国的农民起义领袖庄蹻 (亦 称庄豪) 率兵来到这里。 那时, 这里已是“肥饶数千里”了。 后来, 因秦兵阻其归路, 庄蹻带领 的楚兵, 不得不“变服从俗”( 史记西南夷传) 定居下来。 这次大规模的移民, 促进了本区和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交流。 百余年后, 传到西汉所封“滇王”时, 这里是“皆鬼隹结耕田有邑聚”定居下来, 和滇西“编发随畜, 迁徙毋常处”( 史记西南夷传) 的游牧生活不同。在农业 发展的基础上, 已有大量的青铜器制造。 据晋宁石寨山发掘出土的青铜器上铸有“祈年、播 种、报祭

13、、上仓”等图像, 不仅表现了当时的民族风俗, 而且呈现丰收景象, 谷物满仓。 反映了 当时滇池区域已进入奴隶社会, 人口增多, 必然是对滇池及其水系开发利用的结果。西 汉末年, 文齐做益州太守,“造起陂池, 开通溉灌, 垦田二千余顷”( 后汉书西南夷传)。 当时益州郡治在滇池县, 虽然“陂池”具体在哪里已无从考查, 但这段文字是滇池区域 水利的最早记录。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南诏、大理国时代, 滇池区域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 段。 南诏国起于滇西, 统一六诏后, 把势力扩张到滇池一带。 唐开元二年 (公元 714 年) 南诏晟罗皮遣张建成到长安朝贺, 曾在今晋宁县南三四十里处筑了一座“

14、拓东龟城”。此后又经过多番选择, 审查形势, 认为这里“山河可以作屏藩, 川陆可以养人民”。于阁罗凤赞普钟十四年 ( 即唐广德二年, 公元 764 年) 在昆川 (即今昆明) 建筑“拓东城”( 向达蛮书校注) 作为南诏 “别都”, 又称“东京”。又贞元十年 (公元 794 年)“南诏破西戎, 迁施、顺、磨些诸种数万户以实 其 地”( 指拓东城附近)。 王忠认为这些移民“即役使之垦种官田”( 王忠新唐书南记传签 证)。 拓东城既成为政治中心之一, 又迁来大量移民, 对滇池区域的开发必然起到一定的促 进作用。南诏时滇池区域的耕作制度和今日大致相似,蛮书记载:“从曲靖州已南, 滇池已西,土俗惟业水田

15、, 种麻豆黍稷不过町疃。 水田每年一熟。 从八月获稻, 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 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之后, 还种粳稻。小麦即于冈陵种之。十二月下旬蛮治山田, 殊为精好”(向达蛮书校注) , 说明那已抽节, 如三月小麦与大麦同时收刈。时这附近地区的农作物以种稻为主, 至于其他作物乃至小麦, 也只种在山地上。 什么叫“山田”呢?“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徐光启农政全书) , 就是现在所说的梯田。那时, 这些田亩怎样进行灌溉泥?蛮书又说:“浇田皆用源泉, 水旱无损”。可见当时已出现小型的引水渠道。到大理国时代, 这里也称“东京”, 建筑有“绕道金棱”和“萦城银棱”(胡蔚删订证南诏野史)。 这两条引水渠是康定元年 (公元 1040 年) 段素兴所筑 (诸葛元声滇史)。 据倪蜕滇云历年传考证:“此二堤捍御蓄泄, 灌溉滋益, 大有殊功”。 又明代景泰间的云南图经志书追记此时水利:“蒙段氏时筑土石为二堰于河之要处, 障具流以灌田, 凡数十万亩”。 二堰, 即这两条引水渠。 可见这一时期滇池附近水利事业发展很快。4元、明、清时代的滇池水利元代滇池区域水灾频繁,“夏潦暴至, 必冒城郭”。元代的统治者, 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以巩固其统治, 另一方面也迫于天灾形势, 曾经较为系统地兴修了滇池区域的水利。“赛典赤赡思丁经划水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