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朐——六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500366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临朐——六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临朐——六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临朐——六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临朐——六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临朐——六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临朐——六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临朐——六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山东省临朐县东郡小学 侯云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写,和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一脉相承,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扩展学生读书的视野,使学生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本组选编的四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前两篇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后两篇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四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结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紧紧围

2、绕鲁滨孙漂流记,“回顾拓展四”各个栏目从外国文学作品内容及阅读方法交流、外国作家作品中的隽语集萃到外国作家趣味故事,无一不是和主题相互呼应、步步深入的。【教学设计思路】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不搞“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设计”,让“读和思”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合作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本组的编排特点出发,课堂教学与组织课内外阅读活动相结合,使学生从单篇作品的学习走向长篇作品阅读,在名著梗概和精彩片段引领下,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名著。【单元教学目标】1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相

3、关外国名篇名著。2通过拓展阅读,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其生命体验,关心人物命运。3加强对学生默读、速读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准确筛选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单元教学流程】第一模块:走近名篇名著预习达标(2课时)【预习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预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21个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教学流程】一、看插图猜名著,导入单元学习投放若干画面,让学生看图猜测插图出自哪部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本组课文)二、自主预习环节教师根据本

4、单元内容与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评价环节。项目预 习 内 容预习要求小组评价认字词第十四课: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礼拜、灵魂、慈爱注意“兜”字的写法在文中标出,做到准确熟练认读。不理解的词语能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并与同伴交流。第十五课:生锈、磨平、揉皱、蘸、毒打、撇嘴、抽噎、搓烟叶、绿匣子、喳喳、吭吭、打搅第十六课:认读词语:梗概、畏惧、桅杆、简陋、北纬、斫痕、泅、商业部、天涯海角、郑重其事、知足安命、不毛之地、不可思议、聊以自慰第十七课:读读记记:脏兮兮、墓地、木筏、保佑、吹嘘

5、、寡妇、衣衫褴褛、溺水、措施、煞白、若无其事、鱼贯而入、一清二楚、欣喜若狂、滔滔不绝读课文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知内容1卖火柴的小女孩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文中小女孩一共擦然了( )次火柴,她分别看到了( )。2.凡卡一文讲述了一件( )事。3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4.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了( )的故事。根据提示能概括出每篇课文的内容,与同伴交流。提问题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或者写下来。设计意图: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预习不是一种自由学习,教师应为学生安排具体

6、的预习内容与预习要求,预习的任务要有层次性,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逐级达到目标。预习中首先要解决生字词的认读,识字教学进入高年级后任务逐渐减轻,但作为小学阶段的基本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仍不容忽视,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读准生字词读音,识记字形,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最后,设计质疑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教师又能了解学情,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放手让学生集中预习,既节约时间,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预习达标环节(一)小组预习达标检查1.四人小组内,小组长根据预习卡采用多种形式,逐一对字词和课文朗读进行过关检查,并做好记录和评价。课文内容的概括放在课文学习中进行,此

7、环节只作交流不做评价。2.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组内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读课文。3.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师抽查预习情况教师抽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根据抽查情况作出评价。重点指导预习中的字词、朗读的问题。梳理全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设计意图】在自主预习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过关环节中,以学生的合作学习为主,同时运用学生自评、他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四、教师指导书写较难写的字本单元左右结构字比较多,教师重点指导“橱”“兜”“裙”“蘸”“匣”五个字,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部分所占比例

8、及偏旁部首,注意“兜”“匣”的笔顺。学生先描红,再练写。教师及时评价反馈,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生字听写过关。第二模块:走进国外名篇1+1=X主题阅读整合(3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两篇课文与阅读主题学习丛书海那边的故事中的有关篇目。【教学目标】1.通过从课题设问,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再抓关键问题,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借助精读篇目的学习方法,用学习卡小组合作完成凡卡的学习任务。3.借助主题丛书了解作者及更多相关作品,鼓励阅读其他的外国作家和作品,培养阅读兴趣。【教学流程】一、预习回顾,导入新课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的了解,我们将围绕国外“名篇”学习卖火

9、柴的小女孩凡卡两篇课文,做到对外国名篇有新的感悟,拓展阅读更多的外国作品。二、概括内容,掌握方法结合预习卡,概括课文内容并交流,总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遍,了解大致写了什么内容,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读,了解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再用自己的话把每部分内容串连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三、“一线”设疑,“三步”品读精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第一步“一线”设疑,总揽全貌题目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围绕课题设疑,小女孩为什么需要卖火柴?火柴没卖掉,小女孩又做了一些什么事?预设:1.她这样做的原因是她的生活很不幸,她缺少食物、温暖、以及亲人的关怀。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读卖火柴的小女

10、孩,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小女孩不幸的句子画出来并做上批注。学生交流,体会:(1)读出寒冷、贫穷(2)读出恐惧与社会无情(过马路时,小女孩内心恐惧及马车夫的无情)(拿着鞋跑了的男孩子的无情)(一整天,没人没给过她一个硬币是社会冷漠,大人无情)(她没卖掉火柴,爸爸会打她的,家庭的冷淡、亲人的无情)此刻,自然环境的寒冷,加上社会环境的冷漠恐惧,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是雪上加霜!(3)读出饥饿(她一整天没有吃东西,又“光着头,赤着脚”走,“又冷又饿”。)(4)读出孤独(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5)总结痛苦当我们把体现“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句子整理

11、在一起,整体阅读的时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 (板书“痛苦”)【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极为相似,两篇文章的题目也都可以作为文本研读的主线索,围绕这一主线索设疑,不但提纲挈领,一目了然,而且有规律可循,便于学生合作学习。(二)第二步深度追问,重点品读在以上几个问题中,关键问题是小女孩做了哪些事情。围绕关键问题深度追问:她为什么这样做?1.品读“重点”语句精读课文,与小女一起分享美丽的幻景(抓重点句及关键词)。她划了五次火柴,看到了一些奇异的景象。(1)第1次点燃火柴,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幻景? (出示图片1:闪亮温暖的大火炉

12、)(2)第2次点燃火柴,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幻景?。(出示图片2:喷香的烤鹅)(3)第3次点燃火柴,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幻景?(出示图片3:美丽的圣诞树)(4)第4次点燃火柴,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幻景? (出示图片:4:温和慈祥的奶奶)(5)第5次点燃火柴,她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幻景?(出示图片5:搂着自己的高大美丽的奶奶)(6)组讨论学习,整体回顾“擦火柴”这部分内容完成表格(出示表格)擦火柴幻景 渴望现实第 一 次火炉温暖寒冷第 二 次烤鹅食物饥饿第 三 次圣诞树快乐痛苦第 四 次奶奶爱孤苦第 五 次跟奶奶飞走死了2.感悟教学“难点”难点研读:谁也不知道她曾经

13、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讨论作结:前一个幸福:小女孩临死前实在美好的幻想中度过的,她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这里的“幸福“实际上是反语,真正意思是死亡。因为他用死亡摆脱了有寒冷,饥饿和痛苦的生活。透过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给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设计意图】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在品词析句中感悟,从语言文字入手读出画面,读出灵魂。这才是真正的语感能力。让语文课永远姓“语”,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第三步回顾原

14、文,感悟写法再次整体回顾“擦火柴”这部分内容。过渡:火柴再温暖,再明亮,带来的幻觉再幸福,总是要消失的。可怜的小女孩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她到底有怎样的不幸?【设计意图】继续围绕“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线设疑,前后照应。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又是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向我们传达了这些丰富的情感。出示句子:A.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B.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C.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小结:(现实的残酷,幻想的虚假,对比突出女孩命运的悲惨)。预设:亦真亦幻,虚实对比的写法。【设计意图】“一线三步”教学,利用线索提纲挈领,然后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重点语句品读走出文本,总结写法.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对比自学凡卡四、根据“一线三步”学案自学凡卡。(一)围绕课题设疑,做到总揽全貌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围绕课题设疑。(回答方法提示:用概括语或抓文中关键词回答。)提示: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信件的内容有哪些?凡卡回忆的情节又有哪些?(了解两者穿插进行的写法)从这些内容中你知道了年仅九岁的凡卡经历了怎样的不幸遭遇?(二)抓住关键问题,重点品读感悟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