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500107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明弘治年制黄釉特征及鉴定方法制作工艺弘治浇黄是在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创烧的一种十分名贵的精美器种,论 之发色,前朝后世皆为不及,有考为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准瓷器。黄釉,因其谐音皇,故素为明清时期严格控制的釉色,或为最高统治者们御用,或为祭 神所用,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私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 月坛白色,可见黄色专用于祭地,及最高级别的生活观赏器、实用器。黄釉作为一种以铁 为呈色剂的低温釉色,早在唐三彩上就已出现。纯粹的黄釉器见于成化时期,弘治朝继承并 发扬光大,呈色稳定、釉面光亮,较之成化的淡黄釉显得深厚,较之后来正德黄釉浅淡适中, 遂成一代名品。

2、弘治娇黄”釉黄釉用含铁成分较高的天然磁石赭石为着色剂,烧成温度稍 高于 850900乜 此种釉瓷器在宣德时期已经烧成,但釉色不够纯净,以弘治黄釉最佳。因呈色淡而娇艳,釉面肥润莹亮,故有“娇黄”之称。由于这种黄釉瓷器是采用浇釉方法施 釉,色彩淡而娇艳,如鸡油一般,故弘治黄釉也被称为“浇黄”或“娇黄”或鸡油黄。弘治浇黄釉,因其娇嫩、艳丽、隽秀、精巧、迎人的诱人风格令人爱不释手。有关浇黄釉器 的资料显示,最早于永乐,但浇黄釉器只产于弘治,并采用了永乐甜白浅划花工艺风格,锦 上添花。弘治黄釉器是专为宫廷烧造的器种,因而无论大小器物无一不精,是并列明朝六大 器种(洪武釉里红、永乐甜白、永宣青花、宣德五彩

3、、成化斗彩、弘治浇黄)之一的名贵器 种。正因此,见之不易、得之更难。弘治浇黄为低温器,但弘治大器也有高温器,但高温器的黄,皆泛红头,沿袭成化工艺,也 名贵至极。弘治的黄釉绿龙器十分名贵,也别具风格,由于弘治的胎质细密,并融入了多种 宝石等名贵元素,因而虽然极其娇薄,但击之一定为金属之声。弘治浇黄器,前朝后世其黄 之色,为弘治娇嫩可人,真与假,本朝还是后仿之器,只要放在一起,不必言语,自有结论。(以上摘自李言先生中藏网文章)以下是我个人对娇黄釉的描述:釉面平整、均匀、透明,其色柔淡、鲜亮、金黄、娇嫩,不泛青、不泛红,色彩均匀,浑然 一体,似放养鸡肚子里的鸡油一样油润鲜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朝不

4、及,现在也做不出。 暗刻工艺使娇黄锦上添花,实物比照片更加生动。数量稀少弘治朝瓷器生产非常稀少弘治皇帝即位后,力挽危局,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任贤使能,抑制官宦,整顿吏治, 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同时,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应弊政,大力兴修水利,发展 农业,繁荣经济。弘治朝政治清明,朝野称颂,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 业的和平时期,人称弘治中兴。弘治皇帝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景德镇瓷器烧造数量剧减;另一品种 不多。弘治三年十一月甲寅,内阁大学士刘吉等言:近来工役繁兴与军民困苦,如沙河桥自成 化十四年被水冲坏又如江西磁器,内府所收计亦足用,今又无故差内官烧

5、造、未免扰 人乞将沙河桥南海子做工军士尽放回营休息,烧造磁器内官停止不差。上曰:灾变 叠见,朕深忧惧,思图消复惟在恤民,今卿言天寒军士久劳,工役及烧造内官骚扰地方,诚 宜停止,江西烧造瓷器,内官不必差。这段史料详细说明弘治三年仃差内官烧造瓷器是大臣 上谕,向朝廷陈述原委,孝宗朱佑樘才决定停止不差的。其原因十分清楚,这些内官太监, 在地方上无恶不作,大臣对此甚为不满,所谓扰人”仅仅是一种婉转的措辞:而所述“内 府所收计亦足用”之语,正说明内宫瓷器的贮存数已是十分巨大,不必再烧。显然,这些瓷 器绝大多数是成化时期烧造的,因为孝宗执政三年,两度裁减、停遣烧造内官,景德镇御器 厂的制作不会有什么大的进

6、度,即使没有停烧,其数量也有限。因此,可以说,弘治早期几 乎没有多少瓷器生产。比如成化朝烧造的斗彩瓷器,弘治一朝竟未见一件,只有五彩尚有少 量制作。根据现有的材料对传世的弘冶瓷器作了一次粗略的统计:在国内,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馆、台 湾省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大博物馆拥有较多数量的弘治瓷器外,其余仅见零星收藏; 在日本、美国等一些收藏中国瓷器较多的国家,对弘治瓷器的收藏也是微乎其微。 弘治朝瓷器器形不丰富,是明代个朝传世品中最少的,基本上承袭成化一朝的制作工艺,瓷 器造型轻盈秀逸,线条柔和。传世品种,大件琢器不多,多为盘、碗类实用器,器形有收口 碗、撇口碗、收口盘、撇口盘、银锭式盒,长方四足盒、

7、圆盒、双兽耳樽、双绶带耳樽、葫 芦瓶、盖罐等,有的还加上金彩纹饰,增加了艺术效果。青花是每一朝均有大量烧造的主流产品,但弘治青花瓷却不多见,尽管如此,这一朝仍有的 作品并不逊色于前朝。也许由于瓷器烧造任务的减轻,匠人报着感恩的心为皇帝制作瓷器, 弘治朝瓷器的制作不但保持着成化的良好制作风格而且也生产出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色釉- 低温娇黄釉,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最高水平。最好黄釉明弘治娇黄釉能够成为史上一致公认的最好黄釉,必定有其过人之处:1、莹亮:我们日常见到的色釉多为高温釉,高温釉做出翡翠的玻璃光泽来是很轻松的,而 弘治黄釉是低温釉,低温釉要做出和田玉的温润莹亮是极其困难的,绝大多数低温色釉暗淡

8、 无光,有脱釉、剥釉、失光等情况。这点在清晚期的彩瓷和民国的粉彩、浅降彩瓷上经常可 以体会到,而且年限又短,远不及弘治。2、釉色不均匀釉层均匀:黄釉有流淌现象。弘治黄釉为浇油,所以在暗刻纹里容易积油,色泽深为黄褐色。弘治黄釉显著特征,具有流釉现象。也是真伪区别的关键,就是在入窑烧 制过程中具有流淌现象;流淌处颜色深为黄褐色,跟暗刻处颜色想近。这也是弘治娇黄 釉的显著特征。3、透光:因为釉面是透光的,所以永乐甜白釉时期的细划花工艺,即我们所指的暗刻纹, 能够透过釉层显现,美妙绝伦;更为称奇的是,可以在簿胎器上双面暗刻,各自显现,互不 干扰。而到了制瓷业顶峰的清三代,反而不及,有一种娇黄釉是粉质感

9、的,釉层不透,只能 做些黄地的器物,可见工艺已经失传。4、宝光:娇黄釉工艺失传,主要涉及到黄釉的配方,其中一定是有锆这种宝石元素,宝石 入釉,烧出的釉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宝光十足,旧器如新。5、娇嫩:色如鸡油般娇嫩,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正体会。6、浇釉:二次浇烧的低温釉,也是唐三彩工艺的升级,目前娇黄釉工艺已经失传,无法复 制。7、釉簿:黄釉层很簿,但色彩却很均匀,是难度极高的。8开片:马未都讲到:老一辈的玩家讲,弘治黄釉里可以看到血丝,这个碗我盯了一辈子, 眼睛都看瞎了,还是没有看到。我猜想:就是釉面开片极为细碎,开片里有沁色和细晶,凝 神细来,仿若血丝,他自已的黄釉碗为什么看不到,因为他

10、的碗是成化晚期的工艺,黄中泛 红,并不是真正的娇黄釉,我的能看到血丝。弘治娇黄釉,釉层下全部具有细密开片;而釉层是完好的,釉层下反具有细密开片。弘治黄 釉显著特征。9、阳黄:不泛红、不泛青、不泛绿,淡雅纯正,黄色质感刚刚好,我把翡翠的正阳绿拿到 弘治黄釉上,称其为正阳黄。10、釉色:釉面泛雾散状铅光,铅光中又闪耀着淡淡的毫米波长的蛤蜊光,色中有色啊! 的确是这样,没有任何的夸大之词。弘治黄釉低温釉,具有显著的流釉现象。为弘治 娇黄釉显著特征。宝石入釉娇黄釉配方已失传,但X荧光检测结果:锆元素含量偏高,其他正常,无现代元素。锆元 素是一种古代的宝石元素,印证了弘治娇黄釉是“宝石入釉的传说,增加了锆元素,使得 釉面鲜亮,金光闪闪,宝光十足。真正娇黄 娇黄釉在弘治早期,技术上并不成熟,还是沿袭成化工艺,上海博物馆的弘治黄釉盘洸复 博物馆的黄釉碗,都是黄中泛红,是弘治早期的,并不是真正的娇黄、鸡油黄。弘治朝官窑 几度停烧,真正的娇黄、鸡油黄,是在弘治中晚期才真正成熟的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