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育学模拟试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992088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教育学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教育学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教育学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教育学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教育学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教育学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教育学模拟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补修统一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每题1分)1、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在教学上是关系,在人格上是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的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上的、上的影响。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是指。5、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将课程分为、。6、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它们是起作用的。7、课程目标是具有四个方面规定性:时限性、。8、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9、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构成。10、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

2、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是。11、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强制性、。12、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13、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和。14、安排课程表遵循整体性原则、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15、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它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16、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17、在我国,我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的过程。18、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缺点

3、或价值作出判断是。1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20、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起学习动机,检查知识。中心环节是。21、教学工作是以为中心环节的。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课外辅导、。22、直观教具可分为:和。23、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讲授新教材、等。24、伴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而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5、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26、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有领导的认识。二、选择题(每题2分)1、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A、布鲁纳、教育过程 B、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C、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D、凯洛夫、教育学2、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

4、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3、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4、第一个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5、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A、夸美纽斯 B、杜威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6、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课本7、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

5、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8、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称为( )A、个性 B、人格 C、心理素质 D、人格特征9、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1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11、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1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13、平行管

6、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A、赫尔巴特B、马卡连柯C、巴班斯基D、乌申斯基14、“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是谁说的?()A、维果斯基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 15、教学具有教育性,是由( )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他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A、杜威B、夸美纽斯C、马卡连柯D、赫尔巴特 16、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专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这种课程评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CIPP评价模式D、发展性评价模式三、简答题(每题

7、6分)1、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2、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3、什么是学校课程?学校课程的形式是什么?4、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5、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6、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7、简述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致性规律。四、论述题(每题10分)1、试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2、试述目标评价模式。3、怎样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2012中学教育学冲刺补充部分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2-242.教科书的作用。6-100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5-844.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10-177.5.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9-1566.教师在

8、布置作业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8-1357. 教学的意义。7-1098.学校文化的特性。2-389. 德育的意义。9-14710.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及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7-125.11.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7-12712. 班级管理的功能。10-174.13. 德育的疏导原则及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9-15715. 论述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7-115.16. 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9-169.17.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8-139.18. 近代教育的巨大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1-819.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2-3120.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2-22参

9、考答案一一、填空题1、师生关系,授受,民主平等,相互促进2、思想、人格3、教学大纲、教科书4、课程类型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6、知识、儿童、交互7、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8、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9、课程设置及其说明10、教学目标11、普遍性、基础性12、教材13、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14、迁移性、15、教学16、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17、实现学生身心发展18、评价19、讲授法20、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领会知识21、上课、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22、实物直观,模象直观23、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24、班级授课

10、制25、教科书26、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二、选择题1-5 BCBDC 6-10 BCDBA 11-16 DBBCDB 三、简答题1、(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2、(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其开发形式有新编、

11、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4、(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5、(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注意适应性;(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6、(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

12、展。7、(1)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四、论述题1、按照上课划的来回答。2、按照上课划的来回答。3、(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三)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

1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教育学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每题1分)1、夸美纽斯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教育的过程。3、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5、是国家用形式规定的,对一

14、定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6、苏格拉底问答法又成为“产婆术”(助产术),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7、社会模仿模式强调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再经认知过程而形成人的复杂行为,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8、传统教育学派主张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其代表者是,现代教育学流派主张儿童中心,主张“在做中学”,其代言人是。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和。10、教育与文化之间是、的关系。11、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和。12、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三是。13、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14、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互补性。1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和个体实践活动等。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