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评价经验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982510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评价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卫生评价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卫生评价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卫生评价经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卫生评价经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评价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评价经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职业卫生评价经验 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或者说暴露评价,通常是从定性评价(qualitatveassessme)开始,大多数国际化公司都有一套自己内部的评价体系。定性评价是一套系统性的方法,用来识别与工厂操作(包括生产、实验室、维修及其它非生产活动)相关的各种有害因素。首先是识别各个工作车间各个岗位可能存在的有害人体健康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然后根据他们的理化性质(如挥发扩散能力)、暴露时间、接触的数量、健康危害等级(或毒性)等进行打分,选定需要进行下一步定量评价(qaniatssesment)即现场采样监测的项目。定性评价对评价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有丰富的

2、相关经验,如此才能做出最精确最符合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如果是公司内部人员,既经历过相关的技术培训,又熟悉工厂的工艺流程,则可以看作是uaified的评价人员。反之,则以请外部的cosult为佳。下面以化学危害因素为例,简单介绍定性评价的过程。 1识别所有化学品危害 要识别和了解工人在工作活动中所有可能接触到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品。应考虑以下几点: 使用的原料(如酸、碱、碳氢化合物、氟化物等) 原料或产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中间产物 最终产品 维修或维护用的化学品 实验室用的化学品 为确保评价的全面及深入,要求评价人员对工厂的生产过程非常熟悉。可通过工程图、工艺流程图、产

3、品说明、操作温度、原料处理规范等途径来熟悉生产过程。另外,还可通过与熟悉工艺流程的工人进行交流以作补充,生产第一线人员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 化学品信息来源 对于工厂使用的各种化学品,最初始的来源可见工厂的化学品目录。关于化学品来源的具体信息可见msss,或者是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材料。 3确定暴露的程度 识别各种化学危害因素之后,应确定它们对人体的暴露危害到底有多大。例如,工人接触的是化学品是m级别的还是pb级别的。是高风险的暴露还是出于安全线以下。应确保考虑到如下因素: 处理的原料的数量 暴露时间 暴露的频率 什么情况下发生暴露(如化学品是如何处理和使用的) 环境变量(温度、湿度等的影响) 工作

4、场所控制措施的类型(工程控制措施,个人防护用品) 之前监测的暴露浓度是确定化学品暴露程度的最明显的一个来源。如果原料、 系统、过程没有变化的话,历史监测数据可作为最重要的参照。 4接触途径 进行危害评价时,应考虑化学品暴露进入人体的所有可能的途径(吸入,吸收,摄取)以及它们不同的物理形态。例如,在生产过程或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品可能会因为形态的不同(气体、蒸气或气溶胶)而呈现不同性质的暴露危害。下表是在评价时应注意的一些要点。 化学品可能的暴露途径 物理形态注意要点 气体操作中是否有使用气体或者会生成某种气体(观察控制措施现状)有无固定的监测系统检测这些气体(如碱厂里氨和二氧化硫的监测系统)

5、操作处理时是否会吸入的危险 蒸气是否有蒸气产生(蒸气压高的物质易产生蒸气) 生产中是否有液体的加热过程 能否被吸入或通过直接接触刺激皮肤、眼睛或黏膜 气溶胶物质是何种形式存在:粉尘、液滴、烟尘或烟雾 能否被吸入或通过直接接触刺激皮肤、眼镜或黏膜 液体或固体原料是否手动处理,是否有直接接触皮肤、眼睛或黏膜的危险 个人防护用品和个人卫生设施是否齐全,以防止意外的摄取有无直接的刺穿导致污染物进入人体 是否有通用的防范措施以降低此类暴露 确定评价结果的优先级别 定性评价的最后一步,就是要确定各种危害物质的优先级别,以决定对哪些暴露危害进行监测。由于不可能一次就完成对所有化学品的监测,所以应根据评价结果

6、建立高、中、低的优先级,并结合考虑以下几点,确定最终的采样方案:现有法规的要求 职工关注点 公司内部标准 新材料和新工艺 确定评价结果优先级别的指导方针 法规要求需进行定量监测(如铅、石棉、苯、甲醛等)职工公司关注需进行定量监测 新材料/工艺如有潜在危害,则需选定进行监测 最高优先级评价结果在需要监测的项目中具有最高优先级 6需合资格人士参与定性评价,并确立采样监测计划。 前面已有提及,这里就不详述,关键是需要评价人员有足够的相关知识背景和经验。 上面提到的定性评价方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方法,各个公司可能都有各自的评 价方法,但基本是大同小异。关于定性评价,暂时写到这里吧,在实际工作中,基本都是

7、把它跟后续的监测采样评价合在一起做的。 定量评价也即监测采样先开个头 定量评价(采样监测及评估) 关于定量评价,首先来说一下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流程。在这里,我主要介绍美国在职业卫生领域的一些经验,毕竟美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的最早,各种技术开发应用上也最为成功,像ios、osa以及acgih提出的很多标准 与采样监测方法被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纳和接受。 1熟悉工作场所、工艺流程 定性评价可由企业内部人员自己做,但是采样监测则必须要由外面的单位来进行,一来是资质问题,二来则是跟技术实力有关。定性评价已经确定了要采样监测的化学或物理因素清单,因此,采样监测人员需要熟悉各种有害因素产生的工作场所或工艺流程

8、,并记录一些重要的信息(如特定工作岗位的工作人数,暴露的时间,吃饭休息时间,一个班次的时间长短,有无各种工程控制措施,工人是否穿戴了合适的ppe等等),这些信息会给最终的数据评价和解释提供依据。一句话讲,采样监测人员需要再次进行一个针对性强的定性评价,然后才开始采样监测。虽然有点麻烦,但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定性评价和采样监测往往会间隔较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工厂的实际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那些根据订单来加工生产的企业。关于这部分内容,也可参见gb159-02X,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里面还是写得比较详细 的,关键是看能不能做到。 采样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样品应该在职工可

9、能接触有害物质最高浓度的那些天或时段进行采集(事实上这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何时浓度最高,企业内部最清楚。有些企业并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进行采样监测,因为这个时候浓度往往会超标,他们会觉得冤,觉得平常情况下并不超标,所以一般企业会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采用个体采样来确定职工的接触危害。区域采样(定点采样)通常用来评估工程控制措施的效果或是最差的一种状况。 最大暴露风险的职工 一个好的采样方案,能够模拟典型的以及最差的状况下职工的暴露水平。由于成本上的控制,不可能对接触某种危害因素的所有职工进行采样,此时,应考虑对具有最大暴露风险的职工(如离操作位置最近或者在高暴露区域工作时

10、间最长)进行采样监测(参见nossalinsttegy)。在这种情况下若是结果未超标,则认为各种情况下职工都是安全的;反之,则应采取措施以降低危害。关于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gbz159-202X也有规定,基本与国外相一致。 个体采样 个体采样是指代表个体暴露水平的空气采样方式。采样时,将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收集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鼻子和口),采集的样品用来代表被职工吸入的有害物质的浓度。之所以要用个体采样,有多种因素,主要是为了与规定的标准相一致,另外当职工需要在不同区域频繁走动时,个体采样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尽管bz159-20详细描述了个体采样的方法,而且g

11、z2202中的职业接触限值又是代表个体暴露水平,但是国内在实际的监测采样中,各级政府的cdc绝大多数还是采用区域采样,且采样时间不长,因此数据的代表性也不够。这是现有的国情决定的,一是受国标的分析采样方法所限,二是各地c的仪器设备及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一。根据国标,很多物质的是需要溶液吸收采样,有些还有腐蚀性,任谁都不敢把这样一个“定时炸弹”戴在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采用区域采样了。 个体采样监测有四种适用于呼吸区采样的方法,详见下表。通常是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便更精确地评估职工地暴露危害。不管是选用何种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收集足够多的样品,以确保能精确确定暴露水平在统计学的置信区间

12、内。 个体采样的方法 方法种类应用 ul-priodsngle整个班次单样品采集整个班次内化学物质的浓度。 提供有代表性的8小时暴露值。 fu-peridcnsecutiv整个班次多个样品在整个班次内连续采集样品,可评估峰值浓度。 通常用于急性有毒物质,由于收集容量所限而无法采集单个的长时间的样品。 样品数目多,可以改进统计分析 parl-peiocnsecutive部分时间连续采样当职工的暴露在整个班次内都较为 一致时。 估算职工的日暴露浓度。 gb随机采样提供直读的化学品浓度 识别任务相关的暴露及区域的最高浓度。 确定暴露控制方法是否有效。 区域采样(定点采样) 区域采样用来代表工作环境的

13、污染物质浓度。在这种类型的采样过程中,样品是在工作区域的固定位置采集的。这种采样方式的一个缺点是它不能代表单个工人的实际暴露水平,但它能识别潜在的高暴露区域及操作。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当工人固定地在单个的工作台工作,则此时区域采样可看作是正确的。区 域采样还可用来确定与特定的操作或设备相关的潜在高暴露浓度。 区域样品的结果在告知职工时,不能把它们当作是职工个人的暴露危害,除非采样过程确认是可以代表个人的暴露危害。这个采样技术可能会明显低估或高 估个人暴露浓度,尤其是当环境条件(如气流)波动很显著时。 3采样监测结果与暴露标准的比较 当把采样的结果与制定的化学品暴露限值比较的时候,应采用下面的树型

14、决策序列 a如果该化学物质存在法定的暴露限值(例如gz-2的oel或是osha的el),则引用法定暴露限值。在有些情况下,如tlv值低于法定暴露限值时,应引用ach的tlv值。 当法定暴露限值缺失时,可引用agi的tlv值 c当和b都缺失时,可参考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的工作场所暴露评估限值(eel)。 当abc都缺失时,可参考供应商或制造商内部制定的的职业接触限值。当以上任何限值都缺失时,应向公司总部s部门寻求帮助。同时评估物料处理方式,已知的毒性,以及制造商提供的暴露指南。 4采样方案的确定(和sel采样) 采样方案或者说计划必须要确保获得的样品能代表在暴露评估(定性评估)中确认的物质的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短时间接触浓度。根据危害定性评估收集的信息,确定采样结果究竟是与8小时twa比较还是同5分钟的stel比较。采样的方式取决于操作的持续时间,职工在操作期间的暴露,以及法律是否规定需要何种类型的采样方式。 3采样监测结果与暴露标准的比较 当把采样的结果与制定的化学品暴露限值比较的时候,应采用下面的树型决策序列 a如果该化学物质存在法定的暴露限值(例如gbz2-22X的ol或是osha的e),则引用法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