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960569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地质学:是矿床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开采的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门新 兴学科,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 天然可燃有机矿产。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 然可燃有机矿产。沉积有机质: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的那部分有机质称为沉积有机质。 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 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因为这些矿产多由古代的动物、植物遗体演

2、变而来, 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所以常被人们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的岩石。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生气 母岩或气源岩。二次生烃:是指烃源岩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的受热温度降低以后,导致生烃作用中止(一次生烃作用 或初次生烃作用),当受热温度再次升高,并达到适合的热动力条件时,烃源岩有机质再次活化生 烃的过程。引起烃源岩二次生烃的因素有多种可能,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沉积盆地后期叠加的热力作 用引起的。门限深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 度门限称门限温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的深度称门限深度。门

3、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石油,这个温度 界限称门限温度。生油窗:在热催化作用下,有机质能够大量转化为石油和湿气,成为主要的成油时期,称为生油窗。CPI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TTI 值: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此,根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 方法称TTI法。即时间一温度指数,简称TTI值。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沉积有机质或矿物燃料(如原油和煤)中那些来源于活的生物体,在有机质 的演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性、基本保存了原始化学组份的碳架特征、没有或较少发生变化,记录 了了

4、原始生物母质的特殊分子结构信息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标志性意义。有机碳:岩石中与有机质相关的碳,是残留的有机碳,即岩石中有机碳链化合物的总称,通常用区 分含量表示。干酪根:指沉积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也可理解为油母质。沥青质:石油或氯仿沥青“A”中的化合物根据其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的 不同可分为各种组分。其中不溶于石油醚的暗黑色黑色沥青状无定形的固体组分称为沥青质。氯仿沥青A”:生油岩未经酸的处理,直接用氯仿抽提所得到的有机质,称为氯仿沥青“A”。 氯仿沥青“B”:有机溶剂抽提后的残渣,经高温热解后再用有机溶剂抽提出来的可溶有机质; 氯仿沥青C”:使用有

5、机溶剂从酸(HC1 )处理过的沉积物或岩石中抽提出来的可溶有机质。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 都是自然界常见的可燃矿产。固态气水合物: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由烃分子和一定量的水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固态结 晶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冻土,极低和深海沉积物分布区。生物成因气: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的群体发酵和 合成作用形成的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及部分C02和少量N2。有时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的烃气。 油型气:是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以及油热裂解形成的各种天然气。 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

6、化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气藏气:系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 气顶气:系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为凝析气。一旦采出 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称凝析气,开采出来后, 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重质油:是指用常规原油开采技术难于开采的具有较大的粘度和密度的原油。与常规油相比,包含 了数量较多的高分子烃和杂原子化合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量 低、

7、凝固点低的特点。低熟油(未熟油):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类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即源岩中某些 有机质在埋藏升温达到干酪根生烃高峰阶段以前(相应的镜质组反射率Ro值大体上在0.3%0.7%范 围内),经由不同生烃机制的生物化学反应或低温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的液态烃类,包括重油、原 油、轻质油和凝析油,有时还伴生有低熟天然气。油田水: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的油田水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联 通的地下水,根据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底水和边水。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 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层

8、水,实际上是底水的外延。油田水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105C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 或离子总量来表示。石油的组分: 石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用不同 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石油分成若干成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分别为油质,苯胶质,酒精, 沥青质。石油的灰分:石油的元素组成除碳氢氧氮硫之外,还含有几十种微量元素,石油中得微量 元素 组成就构成了石油的灰分。石油的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摄氏度石油和4摄氏度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石油的荧光性: 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 生油层与生油

9、层系:由生油岩组成的地层叫生油层。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和一定的地史阶段中形成 的生油岩与非生油岩的组合称为生油层系。砂岩体: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岩性和分布特征,并以 砂质为主的沉积岩体。流体势:Hubbert将地下单位质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体势。 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称为储集岩(层)。 储集层中储集了油气称含油气层。投入开采后称产层。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 生储盖组合:指生油岩,储集层和盖层三者的组合形式。有利生储集盖组合:是指不仅生油岩,储集层和盖层三者具有良

10、好的性能,而且在时,空上配置恰 当,有利于高效输导,富集并保存大油气藏,有利于勘探和开发。油气运移:指石油、天然气在某种自然动力的驱使下在地壳中发生位置的转移。 初次运移: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或输导层)中的运移。是油气 脱离烃源岩的过程,又称为排烃。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 中的传导过程,它包括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圈闭:储集层中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两个基本要素是储集层和封闭条件。有效圈闭: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圈闭。 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

11、性发生横向变化或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岩性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圈闭。圈闭的闭合度:圈闭的顶点到溢出点的垂直距离。 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点位。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定的封闭区的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 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的 封闭区(面积)。在动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的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盖层联合封闭 的闭合油气低势区。油气藏高度:油气藏的顶点到油水界面的垂直距离,是指示油气藏大小的一

12、个重要参数。 油气柱高度:是指油气的最高点到最低点的海拨高度。油气柱高度则更多地反应盖层的封闭能力及 水动力的条件。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底面的交线称为含油边界。其中与顶面的交线 称为外含油(气)边界,与底面的交界称为内含油(气)边界。若储集层厚且油水界面较高,与其 底面不相交时,只有外含油边界。由相应含油边界所圈定的面积分别称为内含油面积和外含油面积。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是衡量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 Pt=Vp/Vt*100%有效孔隙度:指彼此连通的,且在

13、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液体在其中流动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Pe=Ve/Vt*100%绝对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 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 有效渗透率。排烃: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中的运移称排烃。 排烃效率:是指烃源岩排出的烃的质量与生烃的质量百分比。有效排烃厚度(生油(烃源)岩): 生油层中只有与储集层相接触的一定距离内的烃类才能排出来, 这段厚度就是生油层排烃的有效厚度。排替压力:

14、应用压汞曲线对岩石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评价,排替压力为曲线压力最小拐点处得压力, 表示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吼道的毛细管压力。异常高地层压力:地层中空隙流体由于承受了部分上覆地层的有效压应力,使得流体具有高于静水 压力的异常压力,称为异常高地层 。地层压力:孔隙介质中流体所承受的压力,也称为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层而言又分别称为油层压 力或气层压力。均化温度:在常温常压下见到的包裹体往往含气相与液相两种流体,在冷热台上升温加热,在显 微镜下可见两相转化为单相流体,这时纪录的温度即为均一温度地温梯度:在地壳上层(深约20130m)之下,温度随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 地温梯度

15、,以C/100m表示,地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地层压力梯度:即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变化率。两种压力梯度:静水压力梯度,方向垂直,一般为定值0.01Mpa/m。另一种为动水压力梯度。异常地层压力:实际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不等。前者后者为异常高地层压力;前者后者为异常 低压力。压力系数:地层压力静水柱压力、实际地层一般1。 流体压力封存箱:将沉积盆地内封闭层分割的异常压力系统称为流体压力封存箱,箱内生储盖齐全。 它分为主箱和次箱,水平封闭划分为主箱,垂直封闭层进一步划分为次箱。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液体能维持液相的最高温度称为物质的临界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不论压 力多大,它也不能凝结为液体。在临界温度

16、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的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成烃坳陷:是指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是广阔的有利于有机质大量繁殖和保存的封闭或半封闭的沉积 区,成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体积大,并能提供充足的油气源,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油气聚集:指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 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油气田:地表同一面积内,地下所有油气藏的总和,称为油气田。如果这个局部范围内只有油藏称 为油田;仅有气藏称为气田。含油气区: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一级构造单元),有统一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聚集条 件的沉积坳陷,称为含油气区。沉积盆地:在漫长地质历史上曾经长期下降(保持地貌盆地)接受沉积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