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95286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教学案例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因爱起波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远不如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来得重要。知识可能会遗忘,会陈旧,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却可以让学生受用终身。所以,设置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的研究性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教学过程的一种时尚。但是,教师在重视能力教学的同时,却容易忽视同样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情感教育。一、情境描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节中,有关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试验。本试验的目是通过探究不同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进而得出鱼的体型和鳍是与它能在水中生活相适应的一个方面。在课堂上我为了方便教学准备了几

2、条活着的小鱼,让学生观察各种鱼鳍的作用并设计了以下问题问题情境:(1)还记得种子萌发的实验吗?(对种子萌发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进行控制。)(2)看着水中的鱼,您能直接观察出不同鱼鳍的作用么?(3)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各种鳍的作用?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知道了当鱼在游泳中所有鳍并用时,很难看出单一的鳍的作用,并由种子萌发实验联想到可用捆绑鱼鳍.制做模型.剪去鱼鳍的办法探究鱼鳍的作用。经过学生自己相互质疑、补充、修改,他们设计出了比较完美的研究方案。通过研究方案的设计,他们不仅掌握了书本中的知识,还初步了解了研究生物与生活环境先适应的一般过程,思维也更科学、更严密。我也为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感

3、到高兴。为了便于讲授和便于操作,在课堂上我采用直接剪去鱼鳍的办法进行操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并要求学生课外可用其他方法进行探究。到此,本节课应该圆满结束了,我很满意自己的这个教案设计,也很满意学生的表现。但是下面似乎有议论声。我有点疑惑,难道学生不认可吗?“有什么问题吗?”“老师,你没觉得太残忍了吗?”一位女生站起来说。我不知所云。“老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很可爱。为什么你还忍心伤害它们呢?”“难道它们不是生命吗?”“您能忍心动物被切除器官,被杀死,被作为实验品注射不知道有没有毒的药品吗?”持相同观点的同学很多,同学们都对此议论纷纷。我残忍?

4、我伤害了很多的生命?“人之初,性本善。”而我却伤害了学生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记得在我们上生物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为了了解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的方法,我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在大学时所做的“大脑皮层运动机能定位和去大脑僵直”实验,通过电刺激家兔大脑皮层不同部位引起相关肌肉收缩的观察,了解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剂及定位关系。跟他们讲了其中一组同学打开颅骨时,由于用力过猛导致兔子脑浆迸裂立即死亡的事。也跟他们讲人类的许多新药也是首先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的。那时就有很多同学说太残忍了,但是我没有在意,现在我又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时间我无言以对。我也认识到了其中的血腥,但我必须给学生一个交代。我知道,如果我解释这

5、是为了我们人类更好的生存,根本没法解决问题,学生会说我太自私。我想起了网上英国政府对待动物保护主义的态度,于是向他们解释道:“同学们对动物充满爱心、同情心,希望人类能和其他动物和谐共处,这是值得肯定的,我们也应该这么做。但是,在研究动物生理,研制新药、食品添加剂、黏合剂、服装染料以及兽用药品时,必须经过动物实验。这对人类、对动物都是有益的。实验中,应遵循3R原则,即减少(Reduction)实验用动物数量,文明(Refinement)对待动物,尽可能用计算机模拟和试管技术等先进技术替代(Replacement)动物活体实验。不过,目前新技术仍无法取代全部动物试验。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斯蒂

6、芬霍金教授曾经说:计算机可以完成许多令人惊异的事,但是即便是功能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在医学研究领域取代动物试验。所以,完全取消和取代动物实验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取包扎、治疗、释放到合适环境等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学生的议论和抗议渐渐平息下来,一堂被爱打扰的生物课在我并不完美的解释中结束了,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二、课后反思对生命的爱,对世界万物的爱,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追求智慧和道德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热爱宇宙万物的博爱之心,是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也是教育的终极价值。但是,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我们的教育教人背书本、学知识,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7、,却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出的学生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与道德水准严重不成比例。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的发生就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强调课程功能的转变,从以往狭隘单一的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事转变。为此,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但是,很多教师虽然已渐渐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对情感教育却没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根本就没关注情感教育,从而导致学生不满情绪的高涨和课

8、堂意外的发生。以我这节课为例,提高学生能力方面还可以,情感上却过于血腥。动物实验对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提高人类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现实中的血腥也许难以避免,语言上却可以温和些。如选用小白鼠做实验可能比选用狗做实验更能让学生接受;对实验之后的动物可以进行包扎、药疗处理。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降低因实验缘故导致实验动物意外死亡的概率。生物本是研究生命、关爱生命,使生命更好更和谐的生存的一门科学。比起其他的课程来说,可能要更情感一些。所以,作为生物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比知识点更为重要,虽然教育的效果不能立竿见影,但其

9、潜在的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去改变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偏颇这样的现象,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主动地、有意识地去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那么,该如何落实生物课程的这一教学目标,(1)要求教师有很强的情感教育意识、自觉转变教学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2)在生物教材中,穿插着很多显性或隐性的情感教育内容,如生命健康教育(如细胞的癌变、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人体健康、稳态、免疫、遗传病等)、生态道德教育(如生物圈的稳态、生物多阳性及其保护)、科学情感教育(如科学发现史的教学、科学家的故事)、人道主义教育(如本节课中动物实验材料的选用)等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认真挖掘并利用其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成立各种实验小组,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情感教育可以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渗透在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操作、社会调查活动中,更可以在课堂之外自己的良好习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之中。通过从有意识的关注到无意识的渗透,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