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94673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说文精选10篇及点评添加时间:2009-2-4 14:15:00 MBA 备考咨询:858621712 MBA论坛 华慧旗下52MBA.com精品课程 MBA百天保过班 我要在线试听论说文写作大纲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材料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规范、连贯、得体;字体端正,文面整洁;鼓励发挥创造性。论说文点评例1融“危难”以铸噺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不期而至的天灾往往也是一种考验,一次锻造。“生于忧患”两千年前的先贤这样告诉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次危难也是一次切除痼疾正本清 源的机遇。如果没有这场天灾,我们不知道我们城市的危机处理第系统何其脆弱,不知道我们一些官

2、员对于民生麻木到何等程度,不知道百姓对于“公开与透明”有着怎样的渴望,更不知道多年“安乐”之后, 很多人对于危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孱弱至此。同样,没有这场危难,我们也难以测度潜埋于民族深处的向心力原来竟如此巨大,难以切身感受我们 拥有一个怎样可敬可佩的领导集权,难以体会白衣战士经年的无私奉献,更难以知晓那些普通劳动者 坚守危险岗位时的责任感和勇气病毒无情,在人们尚未彻底认识“非典”传播救治规律之前,这样的危难可能还会持续,如何化“危”为“机”, 融“危难”以铸噺生”,不仅是对政府的考验,对实践“三个代表”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全体国民勇气、信 心与智慧的考验。温家宝总理与北大学生共进午餐时说,“中

3、华民族几千年来多灾多难,但始终是压不垮的,愈挫愈勇, 愈挫愈奋。我相信经历这场灾难之后,我们的人民会更加团结一心,我们的民族会更加坚强。”中国将 因非典而更具奋进的勇气,我们不会再恐慌。生于忧患,天佑华夏!(沧桑看云,北京青年报2003-05-22)点评这篇短文的亮点在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处。开头指出,天灾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考验,一次锻造,观点既明确又深刻。中间第二、第三段,从反面提出问题,“如果没有这场灾难”,用四句“不知道”,列举出种种反面现象; 又用四句“难以”,列举出种种正面现象。巧用排比句的好处,一是增强气势,二是概括全面。结尾以温总理的话代替论证,既深刻又巧妙。例2谁是张国荣数学

4、家苏步青病逝,有人会问:谁是苏步青?物理学家袁家骝辞世,也有人会问:袁家骝是谁?可是, 影星张国荣驾鹤西去,如果还有人问:谁是张国荣?大家一定怀疑他是不是外星人。的确,可以不夸 张地说,当今中国,已很难找到一个一点儿也没听说过张国荣的人,这就叫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如 果“行功论赏”,传媒无疑居功至伟。你只要上因特网,任何一个带有搜索功能的网站,都能轻而易举地查到数万条张国荣的新闻,或者看 报,就会成百上千次地看到张国荣的名字;你说俺没文化,不识字,那你总要看电视、听广播吧,那更是声情并茂,到处都是“哥哥”的消息。真可谓铺天盖地,无缝不入,直扑你的耳朵、眼睛、想躲都 没地方躲。要是仅限于对张国荣

5、之死知道了,议论了,叹息过,也就算了,照样过日子,那倒也无所谓,毕竟人 固有一死”,“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从24楼往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论是大名鼎鼎的演艺明星, 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百姓,其结果都是一样的。而如果像某些星迷那样,因此而茶饭不思,五内俱焚, 终日以泪洗面,甚至痛不欲生,那就有点不值当了,尽管这是他的自由。要是星迷们那一阵子难受过去了,泪也流了,神也伤了,该纪念也纪念了,该祭奠也祭奠了,然后擦 干眼泪,振奋精神,再追新星,也是情理所在,合乎逻辑的选择。怕就怕有些超星级星迷沉湎于此, 不可自拔,终日心神不安,思绪恍惚。看报,报上是哥哥”的报道;上网,网上是哥哥”的信息;看电 视

6、,屏幕上是“哥哥”的旧新闻,白日梦鬼,只见“哥哥”招手,于是便“我也来了”,走上张国荣的路。我 这还真不是随意杜撰,自张国荣跳楼后的三天里,香港就有六人自杀,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北京,近 日也发生多起自杀未遂事件,其中就不乏狂热的追星族,被心理专家称为“张国荣现象”(4月8日北 京青年报)。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属于人只一次。所以,任何负责任的媒体都应该教育提醒人们关爱生命,而不 能给自杀提供任何美丽的理由,包括明星的自杀。可是,不知是为了逞口舌之快,还是表明自己的独 到见解,某些传媒和名人却在有意无意地渲染美化张国荣的自杀,或曰“诗意的逝去”,“飘然而去”,或 曰用死亡“完成了一个传奇”,或曰“

7、为了让青春永驻”,“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等等。这对于饱经风霜的 人来说,当然不会有啥影响,就当是发高烧说胡话;可对那些涉世未深天真幼稚的追星族来说,就可 能是致命的诱惑,如果他们也想像心中的偶像那样“让青春永驻”,也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悲剧就可 能发生。鉴于此,如果你是一个负责的娱记,如果你是一个有良知的写手,那么,对张国荣之死那亢 奋的渲染,那“诗意”的炒作,就请到此为止吧,各位也该歇歇了。(陈鲁民,中国青年报2003-04-11)点评这是一篇杂文,杂文是议论文的一种。面对张国荣之死,媒体进行了大量不负责任的炒作和误导。作者抓住这一现象,运用反语、夸张等方 法,予以揭露和批评,在文章的后半

8、部分,作者严肃地指出:“任何负责任的媒体都应该教育、提醒人 们关爱生命,”,不能给自杀提供任何“美丽的理由”,以免给那些天真幼稚的追星族们带来“致命的诱惑”。 口气诙谐而诚恳,笔调看似轻松实则沉重。例3百姓下跪尔心何安多次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百姓为感谢民警行职责惩恶除害或救助受害者,而感激涕零下跪拜谢的情景, 每每看到,都觉得不安甚至心痛。首先,笔者感叹咱们中国的老百姓。他们念圣德、拜皇恩、感天赐、谢地怜,本分厚道,任劳任怨, 知足守诚,且坚信政府能始终惟民为本、勤勉高效。他们真是世界上的一品百姓!不然,河南邓州夏 集乡百姓何以为感谢公安机关将为害四年、打骂奸淫村民一百六十多人的村霸王长江缉拿归

9、案,而流 泪下跪,山呼“公安万岁”呢?!其次,笔者想知道面对百姓的信赖、感恩,特别是看到百姓下跪,那些当事的官员和执法者是否诚惶 诚恐、如芒在背?就在你们的眼皮底下,一个赤裸裸的流氓恶棍,竟然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百姓们 呼天抢地,苦告无门。这漫长的四年,有关部门都忙啥去了? “为民请命”的公仆们都应酬什么去了? 今日百姓的跪拜与山呼,该是怎样的难以承受之重?第三,真诚地希望百姓腰不再弯,膝不再软。一桩罪案的发生,是典型的小患积成大患,小祸酿成大 祸,即使公仆们最终为民清除了祸患,百姓们也应拿出法律赋予的权利选出代表,在适当场合提出质 询,追究某些执法人员不作为或办案效率低下的责任。(令狐言,法

10、制日报2002-06-17)点评标题是作者满怀悲愤喊出的一句话,响亮醒目,掷地有声。论证时作者运用逆向思维,眼光敏锐,观点新颖。在结构上,作者运用总一分式,分三点进行论证。首先,作者感喟中国百姓老实淳厚;其次,作者质 问官员和执法者,面对百姓下跪该做何感想;第三,作者真诚地希望百姓腰不再弯、膝不再软。从语言上看,四个自然段中,经第二、第三两段最为精彩,感情色彩最为浓厚。例4高薪岂能养廉近来许多人呼吁高薪养廉,断言只有给政府公务员以优厚的物质福利,使其不仅能够养家糊口,还能 保持较高的消费标准,才能实现廉洁政治。这种观点极富人情味,很容易获得人们的赞成。但实际上, 高薪与养廉之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

11、直接联系。“廉”的实现有许多条件,并不是只要有了高薪就能实现 的。低薪导致败的观点,在国内外都有所见,我们不能说这种观点毫无道理。但从已经揭露出来的大量事 实看,还没有发现哪个腐败分子是因为生活困难而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所追求的,并不是革本生活 需求的满足,而是无止境的财富聚积。他们的犯罪,是贪得无厌的私欲使然。许多腐败分子犯罪金额 之大充分说明,用高薪养廉论者设定的工资水平,根本不可能填满他们的欲壑。作何天真的想法都是 没有根据的。人必须首先吃穿住行,然后才谈得到理想和信息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但人们的物 质需求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而且,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首先是一种主观

12、体验,是一种主观 认定。在同一种物质消费水平上,有的人可能已经很满足,有的人则可能很不满足。一个人的物质需求是否 得到了满足,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得到了多少物质条件,而且取决于他们如何认识处自己所得到的物 质条件。更何况,人不光有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作为社会精华的公务人员更是这样,不能只追 求物质消费,还要追求荣誉,追求成就,讲究操守。一个人如果操守高尚,不管物质生活多么贫乏, 也绝不会去侵占公共利益。片面地追求物质消费和财富聚积,是一种不健全的非理性的病态价值取向。 一个人如果被这种病态价值观所左右,只要遇到足够的物质诱惑,就可能不惜去冒杀头的危险。这是 一种精神现象,服从精神活动的规律,

13、仅仅用经济学的观点,用犯罪成本之类的概念,很难完全解释 清楚。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既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公务人员可不可以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这个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做出毫不含糊的回答。的确,富民政策是由我们党自己提出来的。但这一决策的主旨并不是让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先富 起来,而是让一部分老百姓先富起来。公务人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当官即不许发财。既当官又发财, 人民群众是不会佣护,不会允许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于公务人员来说,不是 一句空话,而是一种必备的思想素质。无论什么时候,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一看到别人富 起来了就心躁眼热手痒,

14、觉得自己能力比别人强,水平比别人高,贡献比别人大,就应当比别人先富 快富;更不能与大款们攀比物质消费、攀比财富占有。毫无疑问,在当前,公务人员的富裕只能是指 物质生活的适度改善,而不能是物质财富的急剧膨胀。因此,笔者认为,笼统地说高薪养廉,很容易 诱导人们错误地理解公务人员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中的地位,不但不利于廉政建设,而且不利于社会 稳定。(齐世洋,福州日报2000-09-18)点评标题是总论点,醒目、简洁。作者针对社会上高薪养廉的呼吁,指出高薪与养廉之间没有必然关系,然后分别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论证风格务实,做到以理服人。本文最精彩的部分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党的富民

15、政策是让一部分老百姓先 富起来,公务人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当害即不许发财。并引用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画龙点睛,深化主题。例5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分钟外交演讲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这是非 常罕见的事。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从来没有为 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广场上,言词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 了质问:我们国家的第一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第二元首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 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

16、就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 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的金银财 宝多得不计其数,它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它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 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它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 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完了。他转身就走,广场上的外交官个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点评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分钟演讲,从内容到结构都很有特色。从内容上看,秘书长运用对比的手法,用金银财宝多”与“没一分钱存款”比,用“十亿人口”与“没一个孩 子”比,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