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945758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研读作家自述我坚持着自己的撕裂。我像一只猎犬那样警惕地注视着生活。我反反复复做着一种 事情:用汉字在稿纸上重建仿真的想像空间我努力想用这触 角去观照人和物,时间和空间,过去和未来。这么做非常艰难, 我十几年的辛勤劳动好像仅仅只是开了一个小小的头。我假设它 是一项崭新的文学工程,它的建设有赖于一种天才的汉字使用能 力和桀骛独立不睬红尘的秉性。我自己具备不具备以上素质我一 点没把握。对于我来说.这项工程因其艰难更加有趣,我乐于去 做。生活,我非常喜欢这两个字。它有着毛茸茸的质感,它意味 着千奇百怪,包含着各种笑容和泪水。它总是新的新的新的,它 发生着的形态总是大大超过人们对

2、它的想像。一切的新认识,一切的新感觉,一切的新精神,一切的新梦想以及一切的新理论都由它这里生发,好像树木到了秋季结出的累累果实。我知道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崭新的孩子,我以写作为个人的生活方式;我在当作家之后 迷惑重重,后来我明白我还是要把为自己写作的状态恢复起来;给谁看我都一样地写;我 决不会为理论而动摇,只有生活能给我教训;我向往一切新的东西;永远寻找着新的诉说 方式;我不要当匠人;我不要名利污染我珍贵的笔;我梦想我写一个故事能让全世界的人 心一动;当然,做不到我也不意外.我从没怀疑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摘自池莉:写作的意义,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关键在这里:文学是什么?小说又是什么?人类到底在

3、怎样行进?作为一种文字的艺术 创造,一个作家应该怎样去找寻自己敏感的表达方式?于是,我更加明确了:我首先因为 自己的生命需要而写作,同时为中国人生命存在而写作,我敬畏真实的个体生命存在状态, 并希望努力为此写出更加动人的作品。但是,在我的作品里头,有一根脊梁是不变的,那就是对于中国人真实生命状态的关 注与表达。说得更加具体一点,就是关注与表达中国人的个体生命,这将是我永远不变的 情怀与追求。摘自赵艳、池莉: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池莉访谈录), 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脱兴衰存亡, 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

4、,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我对生 活细节非常敏感。我喜欢用密集的细节构成小说,我不想自己在小说里面一唱三叹说废话, 因为我觉得自己远没有生活本身高明。我不想教导别人,我怕自己好为人师,也很怕累。我的每一部小说都在求异,都根据选材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结构、语感、语言色彩以 及贯穿整部小说的气场。有人说我常常把人物写到骨头缝里,对笔下人物手挺“狠”这与我学医经历密切相 关。学医的时候,解剖课考试,一个人面对一具尸体,我经常会出现脑子一片空白的瞬间。 那种瞬间的失语深刻地留在我的记忆里,慢慢变成了一种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提醒我看 人或者写人都要往骨子里头去,那里和外表是不一样的。我痛切地感到,中国几千年的

5、封 建政治体制和被集权政治所掌握和毒化的文化对中国人人格的最大戕害就是虚伪。说句不 怕社会科学家们嘲笑的话吧:我觉得,中国生产力进步缓慢的最大阻碍就是人性的虚伪! 所以,我一旦提笔写人,就有强烈的撕开愿望,其中包括对我自己。我认为只有撕开了、 只有揭示了本质,才是抚慰的前提,在虚假的语境里进行的虚假关怀和抚慰.对真实的生 命和社会的进步毫无意义。摘自池莉:创作,从生命中来),(小说评论)2003年第l期。二、重要评价观点小说直接道出了世俗市井平民所共有的精神气质特征及其特定的文化性格:安于贫 命”这种颇有些阿Q精神的文化性格,在许多作家的笔下是一种否定性的价值表现,常 常被当作调侃和嘲弄的对象

6、。而池莉在小说里不仅给予认同,而且使之强化成为人们抗 拒残酷环境的有效的精神依托。作家没有忽视残酷,直率地袒露了市井平民贫命人生的 惨淡,但她更欣赏这种人生中安于贫命式的豁达残酷没有成为对这种贫命的生存状 态与生命形式的否定性的力量,反而却奇妙地转化成肯定安于贫命这一文化性格的衬托 材料。在池莉自觉意识的提炼下,作品人物被赋予了更多的善良与正直的品格,从而使 残酷的生活中洋溢着一种平凡朴素的温馨,街坊邻里之间祥和的气息;猫子细腻而温柔 的爱情;老人们的乐天精神和通情达理;姐妹们直爽而切实的关心至此,残酷的意 义被彻底淡化了,一切的烦恼都被蒙上了温情的面纱。安于贫命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安于贫命式的

7、豁达与潇洒,实质上是以淡化人对现代化的追求与向往,去消弭人生对城 市环境的恐惧。作家这样的价值取向不能不令人担忧。摘自小雨:(热也不好,冷也不好谈(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中所表现的文化性格), (作品与争鸣)1992平第 3 期。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已部分放弃了对某个个人性格的多方交代,而意在揭示、探索他们一 群人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本相,并试图在他们气氛热烈的生活喧闹中,审视民族灵魂的所在。(小说)虽然在写法上极具代表性,甚至较好地体现了她新现实主义手法的基本特点,但 在内容含量、具体事件的精心选择,以及对市民生活严酷意义上的把握上都应该说是其中较 差的一篇。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已不自觉地开始在严酷的

8、市民生活和他们的人生价取向之间严重摇 摆,井把某些浪漫和温情默默地糅进了叙事过程,这很可能使她的小说失去其内在的躁动和 渴望,而真的和其中的小市民一样,心怀憧憬,却两手空空,这将使以新现实主义为标志的 小说失去其实有的魅力。摘自闽新璃:(从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谈起关于池莉小说新现实主义手法的思考),作品与争鸣)1992年第 3 期。(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是池莉的一篇并不十分引入注目的短篇小说,但在充分体现池 莉平民情怀方面,却是不能不提及的。小说通过对猫子等普通市民在武汉酷暑中一天生活的 描写,展示了小市民“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的生存状态。阅读这篇小说,使我很自然地 想到了池莉的(经常想

9、到雷锋)这篇短文。在这篇短文中,池莉更明确地说:“每当我深入地 了解着体验着大马路上赶去上班的印家厚们每当我在注视着在酷暑中乐观幽默的小职 员猫子们;我心中便会对毛主席的话产生强烈的共鸣。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 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一由此看来,池莉的(烦恼人生)、(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小说, 简直就是对平凡人生的英雄主义书写。世事如烟,社会在发展,城市生活在变化,池莉小说 的内容也在不断翻新,但是,弥漫于作品中的平民情怀并没有悉数散去,(你以为你是谁) 和(生活秀)可以说是池莉平民情怀的“重复与盘旋”。摘由马治军:(平民情怀与消I,虚幻神话池莉小说主题透视),(河南师范大学学)2001

10、年第2 期。熟悉池莉的作品的读者都知道,池莉的作品尤其是她的现实题材的作品,从情节到人都 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和惊险离奇之处,情节是取自那种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人物也是日常生 活中常见的那些普普通通的“芸芸众生”。这样,几乎每一个普通读者都可以从池莉作品中 的同类人物和他们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的影子,或与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大体近 似甚至完全相同的地方。池莉的作品因此就让普通读者感到与他们和他们的生活十分切近。 这是池莉的作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通俗作品所独具的通俗性之所在,同时也是池莉的作品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流行作品易于在普通读者中流行的奥妙之所在。池莉的作品也因此而成 了普通读者的生活的

11、聚光镜和人生的教科书。但是,池莉在作中似乎又无意充当生活的摄影 师和人生的教员的角色,她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在对生活的平平涵咏和细细咀嚼中咂摸 出人生的那一点独特的滋味来。这滋味恰如参掸悟道最终所达到的那种“妙悟”的境界。池 莉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她的一些中短篇代表作,如(烦恼人生)、(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 都达到了这样的境界。这是池莉的独特之处,也是池莉的过人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池莉 的创作似乎更接近中国文化中重经验、重感悟一派的传统。她的作品有哲理而不艰涩抽象, 有细节而不琐屑繁赘,看似平淡却自有深意,形似通俗却内涵雅趣,都是源于这种由“熟参” 而达“妙悟”的创作旨趣。摘自淤可训:(小

12、说家档案池莉奇辑), 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三、作品简析(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刊载于(小说林)1991年第12期。这篇作品描写的是酷热的武 汉街头一群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到处讨人喜欢的“猫于”的恋爱,几位老人酒足饭饱后各 自炫耀自以为很了不起的吃喝经历,燕华和她的小姐妹们热辣亲密的谈话,没遮没挡,实实 在在。读这篇作品不免令人联想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始人和主要理论家柴烈柴伐 梯尼在其谈电影)(1953)中列举的关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其中一条要求,即“把摄影机扛到 街上去”、“用日常生活事件代替虚构的故事”、不给观众提供出路的答案。以往作家手下的 那种端庄、正统的写实,在池莉小说里渐

13、渐远去,发生着变化。作家把眼中的市井生活以一 种不加任何修饰的具体和逼真,实实在在地摆在每个读者的面前。池莉了解、熟悉普通人的 生活,并能不动声色地、巧妙自如地把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困境,通过零乱、复杂的现实问 题一件一件地表现出来。这中间少有虚幻、浪漫,更多的是理智、生活的影像。这便是池莉 小说的纪实性,即池莉小说的新现实主义手法的具体体现。小说并设有绐读者提供出路的答案,无论在情节的构筑上,还是在人物命运的安排上, 小说没有把所表现的内容呈现得一清二楚,不讲求完整记叙和刻画,给人们留下一个广阔的 空间,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读者自己通过思考去填充、安排。小说没有特别下力气对其 中某个人物的性

14、格做过多的刻画,而只是从那一天最炎热难挡的下午四点钟写起,写一群江 汉路的老百姓自然流动的生活过程。在此,作者不重刻画,只管叙述,不写个人,而画群体。 作者在小说中放弃了个人性格的多方面交代,意图是在于揭示、探索一群人的生命状态和生 存本相,并试图在他们气氛热烈的生活喧闹中,审视民族灵魂的所在。在她笔下,“每个普 通人都是英雄”,都是真实、典型、传神、精彩的,而且是每个人的精彩。她讲述的是老百 姓的故事,采用的是经过锤炼加工过的生活语言,读她的小说在语言上有一种流畅、干练、 切入的感受。成功的作品不但要有丰腴的内涵还要有完美的形式,池莉的小说做到了两者的 包容,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池莉的小说有

15、一种内在的躁动和渴望,这正是她作品的可爱之处,它是通过新现实主义 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在写法上颇具典型性,体现了池莉小说的新 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的基本特点,可以说是成功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较之池莉以前的几个较 成功的小说,这篇作品显得深刻性不足。小说中自觉不自觉地糅进了某些浪漫和温情,这势 必会影响以新现实主义为标志的小说的成就。四、重要研究论著目录1池莉:写作的意义),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2赵艳、池莉:(敬畏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池莉访谈录),(小说评论)2003年第1 期。3池莉:创作,从生命中来),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4小雨:(热也不好,冷也不好谈(冷也好热

16、也好活着就好)中所表现的文化性格), (作品与争鸣)1992年第3期。5阎新瑞:(从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谈起关于池莉小说新现实主义手法的思 考),(作品与争鸣)1992年第3期。6戴锦华:(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7王绯:(池莉:存在仿真与平民故事二十世纪末中国女小说家典范论之一),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1期。8马治军:(平民情怀与消解虚幻神话池莉小说主题透视 ),(河南师范大学学 报)2001年第2期。9张志忠:(人生无梦到中年池莉简论),(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10.於可训人小说家档案池莉专辑),小说评论)2003年第1期。(季爱娟)五、名师导评池莉的新写实作品大都发表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其共同特点就是对生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