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937494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 教学导引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针对一些问题、现象、事件发表议论,提出主张,而要使别人相信自己提出的主张、看法是正确的,就需要论证。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办法。学习本单元,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论证过程和论证办法。2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均是议论文,其内容均与求知、质疑、创新有关,适合初三学生阅读。?疑心与学问一文通过道理论证举例论证、针对怎样做学问进行论述,很有说服力;?发问的精神是启凡先生专门为中学生而写的,意图是提倡发问,主要是通过正反比照及举例来论证;?论求知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名作,其论述的范围广泛,思路清晰,给人以启迪;?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一文不仅仅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关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还包含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主要破除人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模式,这篇文章中的许多观点对学生都具有启发性。3本单元着重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使用,注意怎样把引名言、叙事例、讲道理结合起来以证明论点;学习本单元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议论文通俗易懂、生动活跃的论述语言。4本单元的写作内容是“学会写提纲。可以通过阅读教学,帮忙学生学会理清思路和结构,提炼观点。倡议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进行,效果会比拟好;口语交际的内容可采用演讲会形式并配合议论文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也可由学生自行组织并参照媒体上流行的形式

3、进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教学设计 阅读疑心与学问教法A质疑法。本文主要是议论怎样做学问。作者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提出并论证了这样的观点:治学必须有疑心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创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就课文开头的特点、论题、疑心与学问的关系、论证的办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决。B找中心论点,明确论证办法。在预习的根底上,教师可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在书上找出并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各个分论点,找出论证过程中讲道理和举事例的名子,然后学习小组研讨、确定。学法1讨论法。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同学们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研讨。2制作名言

4、卡。本文引用了程颐、张载等学者的治学名言,可让同学们摘抄下来,课外再收集一些有关的名言警句,制成知识卡片,积累、拓展。导入可用高尔基名言“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导入,也可用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导入。示例:孟子曾说过:“尽信书,那么不如无书。可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于读书、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驰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从小读书时就善于提出疑问,在以后的治学中,他不迷信书上已有的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一生为祖国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珍贵的奉献。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疑心与学问一文,看什么是我们提倡的疑心精神,它与做学问

5、又有怎样的关系。突破什么叫“疑心精神它对做学问起什么作用做学问是否需要“疑心一切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根底上,思索这些问题,以便真正弄清“疑心精神的内涵,从而理解作者的观点。实践激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探究下列问题可留给学生思考:1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提出了怎样的论题2课文反复论证疑心与学问的关系,哪些地方从道理上分析表明哪些地方用具体事例证明3第六段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本文引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拓展人类的文明进程离不开大胆的质疑与创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建地动学说,就是从疑心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天动学说开始的;数学家祖冲之,决不“虚推古

6、人,敢于疑心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等杰出奉献。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余广泛收集中外名人在“疑心与学问方面的有关资料,办一个资料展,拓展眼界,提倡疑心精神,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发问的精神教法A分析、归纳法。本文议论的问题是关于发问的精神。作者提倡发问,认为发问十分重要,发问精神可贵。阐述这些看法,主要用正面论证和背面论证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具体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可让学生先阅读理解课文,试着自己做点简单的分析、归纳,然后再补充、更正。B比照阅读法。本文是覃必陶先生专门为中学生而写的,其目的是为了激励中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求知识、明道理的途径

7、,也是新创造的开端。现在的中学生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中学生习作?由提问想起的说理自然、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较有说服力,可将两文比拟阅读。(下附)学法1列阅读提纲。本文层次清晰、叙述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顺着次序前后呼应。学生可边读课文,边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2朗读法。本文多处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通过语气的强化来强调情感,并造成文章的波澜。反复朗读,细细体会它的作用。导入可用俗语“打破砂锅问到底导入。示例: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打破砂锅问到底这句话吗它的意思是学习要有寻根究底的精神,对不懂的内容要勇于发问,这才是求知明理的途径。启凡先生为了激励中学生“发问,早在

8、20世纪30年代就写了一篇很有针对性的文章?发问的精神,我们今天来读一读,看看是否仍然对我们具有启迪的作用突破本文运用了正反比照论证的办法,既强调了发问的重要、发问精神的可贵,又帮忙人们解除了对于发问的一些片面想法,这样可以使文章的说服力、针对性更强。帮忙学生理解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全文的中心。实践以“我尝到了发问的甜头为题,进行三分钟演讲。要求“列举出自己学习、生活中由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新知识、懂得新道理的事例,证明发问精神的重要,培养学生运用举例论证的办法作口头议论的能力。探究下列问题留给学生思考:1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谁的从哪些文句可以看得出来2本文的前半局部

9、论证正面道理,列举了古今中外哪几个事例列举事例的几个段是怎样同高低文紧密联系的3为了使论述深入一步,文章的后半局部提出了怎样的背面论点又分哪几个层次作了分析表明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办法其作用如何拓展下面是中学生李程的一篇习作,既可作为课外拓展阅读,也可作为比拟阅读的材料。由提问想起的李 程那还是300多年前的一天,有个青年漫步在果树园中。忽然,一只苹果掉在他身上。这个青年对这常见的现象不是笑笑而已,而是凝视地上的苹果,提出了问题:“为什么苹果向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飞呢以后,这个青年对这一并不起眼的自然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发现了驰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这个青年就是英国科学家牛顿。“问号是开启任

10、何一门科学的钥题。这是巴尔扎克说过的一句话。上面的小故事不正是验证了这个真理吗是的,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问。但是现在,尤其是学生,很不爱提问题。一些人不愿意去动脑筋思考,去发现问题。另一些人呢虽然有了问题,但碍于面子,他们不愿意去问别人,怕人家笑话,小瞧;或者不把那些问题放在心上。这样对待问题,怎么能有所提高呢其实,勤问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因为它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稳固知识,还能够因此学到许多未知的东西。当然,“问并不是由近代人“创造发明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到“问的重要性了。春秋时期,有人曾问孔子:“卫国大夫孔文子为什么谥号为文呢孔

11、子答复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可见,当时人们就已经把是否“善问作为衡量一个人在学习上德行优劣的条件了。实际上,孔子本人就十分好问。他幼时读书,因没人教,碰到问题,就多方面请教。他问过的人,上至州官,下至百姓;老至百岁寿星,少至五岁顽童。一次,天很晚了,人家都要回去了,他还抓住别人衣袖不放,问个不停。人们看他那个样子,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每事问。这样,孔子终于成了学问渊博的学者和教育家。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然,人要想做出成就还需要两个条件思考和研究。而这两点正是与发问密切相关的。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研究那么是提出问题的必要行动,这两点缺一不可。否那么,基本谈不上什么提

12、问,或者即使提出问题也是毫无意义的,没有结果的。总之,只有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潜心研究,才能有所进步。我们应该记住托马斯富勒说过的一句话:“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学不到。因为问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愿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自读篇目导读倡议英国驰名的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一文好似格言集粹一样,是深受读者喜受的文章形式。这种议论文的写法比拟少见,分段很细,论述的范围广泛,文章谈了知识的价值、实验的重要、求知的目的、学习的态度、读书的办法全文并无大段的严密的论证,但思路十分清晰;作者的笔法也很灵活,比喻论证使叙述显得生动。本文哲理性强,语言精练有力,名言警句较多,教学中宜引导学

13、生多朗读全篇课文,摘录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熟记并会运用;为帮忙学生熟悉这类文章,从中得到借鉴,教师还可适中选取同类短文印发给学生,拓展阅读,如培根?论人生?论敏捷等。?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不仅仅包含了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关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还包含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对我们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也有积极的意义。在指导学生自读时,教师可在这方面多点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看看从文中可获得哪些启示;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弄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为什么应该具有这样的精神理清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阐明这一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主要是破除人们头脑中

14、固有的思维模式,作者逻加费因格是一位美国实业家,他针对许多人都局限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一观念,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这个观点很具有启发性。过去那种对待问题的单一的认识,已不适应我们这个多元化的世界,学会从不同角度看事物,学会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和看法,努力做一个富有发明性的人,可以作为指导本篇阅读的要点。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答案是丰盛多彩的与此文如出一辙,教师可推荐一些优秀作文供同学们阅读、参考、比拟。突破思维定势(高考总分值作文)陕西考生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盛多彩的。激励创新需要的就是一种思维的多元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有一种思维的定势,自

15、我拘泥于困惑当中。“山重水复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破了定势思维,展现在你面前的也许会是另一番风景。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了个“冰字,他问冰融化以后是什么大局部同学答复是“水,而另一个同学却答复是“春。结果老师说两个答案都正确,并且褒扬了那个说“春的同学,冰融化以后是水,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而那个同学却能发觉一个自然现象,这个答案比起人云亦云的答案来说,也是有一番发明性了。追求创新,追求进步,思维定势可是人们最大障碍了,在科技上的开展更是显得如此。当初,莱特兄弟初用苦工制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都嘲笑他,他们认为该实验基本不可能成功。当近代飞机最初出现在天空时,又有科学家从理论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