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第六单元和选唱部分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934149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音乐第六单元和选唱部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音乐第六单元和选唱部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音乐第六单元和选唱部分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音乐第六单元和选唱部分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音乐第六单元和选唱部分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音乐第六单元和选唱部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音乐第六单元和选唱部分教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第六单元1 课时序号:1 授课时间:13年月 日教学内容1听赏乐曲雪花飞舞及歌曲江雪。2跟着录音学唱歌曲江雪。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雪花飞舞,感受乐曲的情绪。2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3听赏歌曲江雪,熟读这首古诗,了解它的意境并跟着录音学唱。教学过程(一)雪花飞舞1可播放一段雪花飞舞的录像,引入教学主题。2为录像画面配上乐曲雪花飞舞,边看边听赏。3单独听赏乐曲,教师应启发学生,乐曲是怎样表现纷纷扬扬的雪花的?4有条件的学校,可听赏钢琴独奏雪花飞舞,感受电子琴独奏与钢琴独奏的不同。5教师启发学生,随着音乐展开想象,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注意乐曲有淡淡的忧愁,注意动作的速度不要太快。6可由

2、个别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动作设计。7全班同学一起表演。但不要求动作绝对统一,仍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编动作。(二)江雪1初步听赏歌曲江雪。2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可借助教科书上的插图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3学生跟着老师朗读古诗。4用听唱法教唱歌词,先分句教唱,再整体教唱。5跟着录音学唱歌曲。教学评价1学生听赏乐曲及歌曲时的情绪反映。2用动作表现雪花飞舞时,学生的参与率与参与程度和情绪反应。3学生演唱歌曲江雪,情绪是否与诗词意境吻合。单元:第六单元1 课时序号:1 授课时间:13年月 日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雪花。听赏雪橇(钢琴独奏)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雪”的形成。2能正确

3、表达歌曲情绪。3了解顿音的唱法,并能按照顿音记号演唱歌曲。教学过程1复习欣赏乐曲雪花飞舞。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3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雪”是怎样形成的?4播放录音带或CD,听歌曲雪花的录音(也可由教师范唱)。5教师分句教唱。6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启发学生(教师示范):注意顿音的唱法。注意第一、三乐句第一、二小节中顿音的唱法,应唱得有跳跃感。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虽然歌曲是多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但是,歌曲仍然在情绪上有一定变化:从大的方面看,前4个乐句可以为一部分,为一种情绪,后4个乐句为一部分,是另一种情绪。从小的方面看,第一、三乐句应唱得跳跃,而第二、四乐句则应抒情等。

4、注意力度的变化。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应注意歌曲强弱力度的走势及顿音记号的作用。第一乐句中第一、二小节,应唱得富有弹性,第三、四小节唱得连贯一些,力度也应由弱渐强;后四小节再由强渐弱;第二乐句与第一乐句相仿;第四乐句,力度从强到渐弱;第七乐句力度渐强,表达一种迫切的心情;第八乐句可唱得稍强。7听赏雪橇(钢琴独奏)8最后,全班同学按照以上要求,完整地演唱歌曲雪花。教学评价1学生设计歌表演动作的广泛性。2学生参与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和谐程度。3学生听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4学生听赏音乐的联想能力及表达能力。5随音乐做动作的和谐程度。单元:第六单元1 课时序号:1 授课时间:13年月 日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动

5、物告别会。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2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教学过程1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2听录音范唱,3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4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5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别。6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7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学生背唱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熟悉这首歌曲。8

6、下课之前,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布置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在课下小组同学讨论,分别为歌曲的三段设计几个动作。教学评价1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的效果。3学生创造的欲望及能力。单元:第六单元1 课时序号:1 授课时间:13年月 日教学内容表演小动物告别会。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2教师与学生一起共同排演动作。教学过程1为了上好本节课,事先要有一些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头饰、面具,音乐教室也要适当布置一下,还要事先培养各班的音乐骨干,让他们在活动中起带头示范作用。准备好小动物告别会歌曲的磁带,还应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使这项音乐活动既热烈,又井然有序。学生方面

7、也可自己准备一些头饰或面具,并设计几个舞蹈动作。2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3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 ”、“ ”等)。4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5如场地条件稍差,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设计出恰当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把这一课上好。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率。2热烈欢快的场面与良好的纪律相

8、统一。3动作与音乐的协调。4活动中,学生创造力的表现单元:选唱歌曲 课时序号:1 授课时间:13年月 日教材分析1、过新年是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十课上的一首欢快、热烈的儿童歌曲。四二拍,五声C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的节奏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拟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的反复出现,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2、本学期教材中虽然要求学生认识1、 2 、 3 、5 、 6 、1六个音,但在初学这首歌曲时就开始学唱歌谱,对学生来说依然有些困难,而新的课程标准中也要求淡化识谱教学,所以歌谱教学部分以用“la”模

9、唱为主,不出现具体的唱名,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模仿、比赛、争第一,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应该贴合学生的生活体验以趣味性的游戏和灵活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使之保持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之想学、愿学、爱学、乐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2)能力目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共同体验、表现新年的节日气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欢快、热烈的声音演唱歌曲。难点:培养学生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一、组织教学设情境导入师

10、: 看老师今天的打扮(手提一串鞭炮),知道准备过什么节日吗?2、跟着歌曲音乐律动。“过新年”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跟着过新年的音乐律动。二、歌曲学唱1、观看视频,引出锣鼓点的学习。a播放各地方过年的民间习俗。问“你喜欢过新年吗?为什么?”b“你会舞狮子吗?”老师用鼓声为你们伴奏。c“你会模仿这段鼓声吗?”3、2、聆听歌曲a“过新年这首歌也有鼓的声音,谁能听出并用动作表现出来。”b让学生质疑,除了鼓的声音还有锣的声音,出示锣。c“歌中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打击乐器?”结合视频回忆过年的热烈场景。让学生随着xx xx x0的鼓点模仿舞狮的动作。用咚咚咚咚咚的声音模仿鼓点节奏。听到鼓声就用敲鼓的动作表现出来

11、。用“锵“的声音来模仿,并拍掌。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懂得这些乐器(锣、鼓、镲)能给歌曲增添喜庆的气氛。三、学习歌曲3、歌词学习a出示锣鼓声的节奏谱,师敲击锣、鼓声。b出示整体歌谱,进行歌词接龙。c师生进行交替,钢琴伴奏进入。d分组进行接龙。音乐伴奏进入。1、4、演唱歌曲a小声跟老师的范唱。b师指导、纠正,同时想用怎样的声音演唱这首歌?c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5、表现歌曲a“我们的小乐器说大家唱得这么好听,也想凑凑热闹,大家说怎样把它们加进b让我们的歌声唱起来,乐器敲起来吧。c我从大家的歌声中感受到了过新年快乐,为了能更加烘托喜庆的气氛,想想还有什么方式可以加入演唱中?d请部分学生上来用表演、打

12、击乐伴奏、演唱形式表现歌曲e进行分组:打击乐组、红绸表演组、演唱组用“咚锵”念出节奏谱,并用拍腿、拍手模仿鼓点声。师读歌词,生读锣鼓声。生读歌词,师读锣鼓点。分小组进行歌词接龙。随琴声演唱引导学生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引导孩子分为大鼓组(月饼盒),小锣组(碟)。先进行锣鼓的配合,然后加入歌曲伴奏中。不同形式的分组进行演唱,打击乐伴奏。引导孩子加入舞蹈,请表现好的孩子拿着红绸上台来跳。并进行评价请孩子评价,好的地方及不好的地方让孩子在有序的气氛中完整表现歌曲。四、教学拓展谁能表演一下你们家乡是怎样过新年的?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形式进行演绎(说、唱、弹、跳)五、教学总结教师适时适度对本节课进行教学总结(教学效果与学生表现)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