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93414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衡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文言文阅读(共 24分)(一)默写(1-7小题,每题1分;8小题 3分;共 10分)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 浅草才能没马蹄3、孤帆远影碧空尽4、千树万树梨花开5、随风潜入夜,6、柳暗花明又一村。7、会当临绝顶8、在下面方格中,默写一首五言绝句,(可任选一首;要加标点符号。)(二)阅读马说一文 ,按要求回答1-6题。(16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

2、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达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骈: 策: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外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对“一食或尽粟一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一次要吃掉的粮食或许将近一石。 B、一顿有时要吃光一石粮食。C、饲养一次或者要吃光一石那么多的粮食。 D、吃一次吃掉的粮食有时是一石。4、将“其真不知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译成现代汉语。译文:(3分)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自己比作“”。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4分)

3、6、这篇文章里有的句子已成为广为淬的格言,请你把它写出来。格言:(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 64分)(一)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 18题(共 21分)(甲)雨是最常见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睛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里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

4、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xin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厉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怎么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s我们u,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

5、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p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的世界。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薄烟 黄晕 烘托 撑伞2、按拼音写汉字(2分)披着su xin开 冷s我们u p布3、对加点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段中“可别恼”表达了对长时间下雨的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B、甲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和“像花针”相照应。C、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不下文样子的”哆嗦”。4、甲段间接描

6、写风的句子是,乙段间接描写的风的句子是。(各举一例即可)5、甲段从视觉的角度写雨,给人一种清新温和的感觉,这些句子是;乙段中运用比喻描绘夏雨猛烈的词语是。(4分)6、这两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写,但作用不同,请分别简答其作用。(4分)甲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7、仿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话,要求句式相同,所用修辞手法相同(4分)例句:(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仿写:(二)阅读胡适的毕业赠言,回答813题(共 17分)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在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话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

7、得已而作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学问,少年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的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里是想再做点学问来弥补,恐怕已太晚了。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至于时

8、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个小时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个小时看十页书,每年可看3600页,30年可读 11万页书。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一个小时;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个半小时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易卜生说:“你的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 10年之后成什么器。8、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3分)9、全文思路精美,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示全文思路。(4分)提

9、出赠言表达希望与祝愿。10、段中有一个句子能概括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3分)11、段中就“做学问”阐明了自己的什么观点?(3分)答:12、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写在下句后面,共同组成一个能浓缩全文内容的警句。不要抛弃学问,。(4分)(三)阅读漫谈信息,回答13-19题(共 26分)近年来,人闪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化社会”,把高度信息化作为向未来进军的目标。那么,什么是“信息”呢?所谓“信息”,就是对收信者(人、生物或机器)来说,是一种希望得到的、具有某种意义的表现形式。这里所说的“某种意义”,指的是能为收信者所感觉到、理解到的东西(信号或符号)。反之,收信者所无法感觉和理解的,就不叫信

10、息。鸟语,是鸟类所能感知和理解的,因此可以说是鸟类的信息;蝶舞,也是蝶类的一种信息。但对人类来说,由于它们都不能被理解,因而也就不认为它们是信息了。又如,来自宇宙其他星体的电池,目前还没有收信机能接收它,即便有办法接收,收信者也无法理解,因此严格地说,它仍然不能作为人类的“信息”。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一些昔日不认为是信息的东西,今天也可能成为信息。例如,公元前在巴比伦和阿西利亚等地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过去由于没有人能理解它,所以它对我们来说不是信息。现在由于许多语言学家的努力,已以可以阅读和理解这种楔形文字了,于是它也就开始具备作为信息的条件。如果次信息与人类接受信息的五官相对

11、应,可以把信息分为听觉信息、视觉信息、味觉信息、嗅觉信息和触觉信息等。讲话和音乐之类属于听觉信息;图形、文字、照片、景物等属于视觉信息。在这五类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也就是图像通信作为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而异军突起的原因。信息在人类(生命)的生存上,具有和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都是人类(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在人类社会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矿的信息活动经历了五次革命,第一次是语言的获得,第二次是文字 的创造,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第四次是以莫尔斯电报(1844年)为起点的电信技术的开拓,而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计算机和通信结合为特点的第五次信息革命阶段。在现在社会里,信息的生产

12、、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已经超过物质生产、加工和流通所产生的价值;整个社会已经出现了所谓的“信息爆作”状态。因此“信息社会”这个名词出应运而生。13、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4分)14、本文使用了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请举一个例子,采用“文章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的形式,写一句话。(4分)答:文章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15、文章第一段先说“信息化“,第二段才谈”什么是信息“,这样行文安排的作用是(4分)16、第三段说鸟语、蝶舞“对人类来说”“不认为它是信息”,倡有些研究动物的专家是能够懂得某些鸟语、蝶舞的。对这一点,你是怎样理解的?答:。17、第四段所说的情况与上题内容正好相反,认为只有某些语言学家能够懂的楔形文字也是人类的信息。对这一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楔形文字是人类使用过的古代文字,即便无人读懂,也应视为人类信息。B、文中只说是“可能成为信息”,并非绝对肯定。C、文章强调在语言学家读懂以后,只是“开始具有作为信息的条件“,谁要掌握这种信息,可以通过专门学习达到。D、这种信息将来可以为全人类掌握。18、段中加点的“和理解”三个字不能删掉,理由是(4分)19、联系生活实际,各举一例说明什么是信息,什么不是信息。答:(4分)三、写作(60分)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字的文章。要求:有真情实感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