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4925296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思考题整理(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一. 试论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战乱和分裂。乱世文学是魏晋 南北朝文学的典型特征。2、由于政权更迭的频繁,统治集团中争权夺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 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形成了文学的悲观与放达的感 情基。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 佛道盛行 。二.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酝酿着新变的文学发展阶段? 文学进入自觉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 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 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应用。文体得到长足发展:1、五言诗创作达到顶峰 ;2、骈文出现并发展迅速;3、骈赋发展

2、进入高峰;4、七言古诗确立并取得可喜成绩;5、民歌兴盛;6、小说初具规模;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 “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的内涵是什么?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其内涵是:1、政治理想的高扬。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人生短暂的哀叹。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3、强烈的个性表现。4、浓郁的悲剧色彩。正始诗风: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的区别: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由直接敏锐变为间接隐晦,感情的表达由热烈 直率转为曲折含蓄。人生态度经历了从高飏到内敛、从追求立功到痛苦自保、从慷慨 淋漓的情

3、感宣泄到玄远清虚的哲学幽思的变化;作品的风格从刚健明快,渐变为含蓄隐晦。多采用曲折的象征、 比拟手法,形象性上有所前进,但出现以诗谈玄说理的苗头。2、试述“三曹”的诗歌创作及成就。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其主要成就是乐府诗,他是文人向民歌学习,创作拟乐府的第一人。 其主要成反映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 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统一天下的抱负。度关山、对酒、龟虽寿、观沧海游仙诗曹操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继承汉乐府的传统而又有所创新。为乐府诗创作注入了新的生 命力。第二,风格慷慨悲凉,语言极为本色。 第三,四言、五言、杂言皆擅长,以四言为最。曹丕诗歌题材宴游诗抒情言志之作写

4、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 曹丕诗歌体裁:诸体兼备。曹丕诗歌主导风格:清新流丽、细腻缠绵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 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一)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1、对文学价值的重视。2、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3、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 书论宜理,铭诔善实,诗赋欲丽。”4 文学批评论:存在两种错误: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文人相轻。原因:主观:人的“黯于自见,谓己为贤”;客观:“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二)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曹植作品前期抱负极高,极力追求“戮力上

5、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 金石之功”。(与杨修书)因此作品内容豪壮,表现了建功立业、 济世拯民的理想,更多的抒写个人的志趣与抱负,充满了豪情;作品 大多情调开朗,富于进取精神,洋溢着自信自负的少年意气,如白 马篇。也写下大量表现贵公子生活的诗篇,如公宴、斗鸡。 后期曹植的生存状态发生极大变化,心情悲愤抑郁,作品集中地抒写 了对个人命运的失望、对曹丕政治集团的怨恨和渴望自由解脱的心 情,多为慷慨之音、忧患之辞。后期作品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前期,思想意义更 高,艺术更成熟;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曲折地反映内心的不平与哀怨, 但都感情充沛,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后期诗歌内容可分为 4 类:一

6、是抒写自己与朋友惨遭迫害的愤懑的诗篇,如野田黄雀行、 赠白马王彪等;二是以思妇、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的诗篇,如美女篇、 七哀诗等;三是述志诗,如杂诗(“仆夫早严驾”);四是游仙诗。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钟嵘诗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1. 骨气奇高抒情性强,个性鲜明2、词采华茂(1) 多种诗体的写作尝试(2) 比兴手法的广泛运用(3) 诗歌意境营造的独具匠心(4) 诗歌语言的雅俗结合(5) 篇章句式的特点曹植诗歌贡献1、“建安之杰”。曹植在文学史上地位极高,其作品代表了建 安文学的最高成就。2、善为警句,工于起调,在运用比喻、对偶、炼字等方面都有 所创新3、形成“骨气奇高,

7、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独特 风貌4、取得了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创 作五言诗的文人 3、刘勰评价建安文学曰:“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 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 的? 建安时期文学的基本特点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 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的情感,在艺术精神上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 统,形式上亦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作品内容充实,意境宏大,笔调 明朗舒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形成了雄健深沉、慷慨 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

8、魏风骨”。3、试述嵇、阮创作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征。阮籍的创作1. 散文大人先生传,是一篇表现狂放形态和叛逆精神的赋体散文。2. 咏怀诗82 首,是他的诗歌代表作。这些诗从不同侧面、不同角 度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痛苦、孤独寂寞和愤懑的复杂心情,寓时代的悲 剧于个人的哀怨之中。内容:1. 抒写苦闷、孤独的情绪:时光飞逝、人生无常的苦闷;(“朝为美少 年,夕暮成丑老”;“人言愿延年,延年欲何之”)理想不能实现的 苦闷;游仙隐居是排遣苦闷的一种方式。2. “志在讥刺”:对礼法之士的揭露;批判曹魏政权的荒淫腐朽。3. 抒发壮志。艺术特色:含蓄蕴藉1、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

9、哀。过去还从未有人把人生描述的如此孤独、悲凉。他的诗重在写心,从自己的心理感受揭露封建社会压迫人性、人权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愤世疾俗之情的发泄。2、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它摆脱了对乐府民歌的 模仿,把深刻的哲理引入诗中,同时与一系列的艺术形象相结合,表 现手法多用象征寓意,形成曲折幽隐的风格特点,使诗歌的内涵更为 深厚。可以说,中国的诗歌到了阮籍的咏怀诗,明显变得厚重了。3、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嵇康的诗歌创作现存诗 53 首,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及乐府等,尤以四言 为最,幽愤诗为代表诗作;更擅长散文,代表作为与山巨源绝 交书。有嵇中散集。“使气命诗”(

10、文心雕龙明诗) 以表现其愤世嫉俗、高蹈独立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风格清峻。幽愤诗、赠秀才入军嵇康诗歌的成就嵇康是继曹操以后四言诗写得较好的。能够脱出诗经的藩篱,写出自己的艺术风格。第二章两晋诗坛1、解释“太康诗风”。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缺乏现实内容:“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拟古模仿艺术形式繁缛 :追求文字华美 ,描写细腻, 注意排偶2、为什么说左思的诗歌创作直承建安风骨?3、什么叫“左思风力”?左思的咏史诗创新:借咏史以咏怀,自抒胸臆,写成规模宏大的组诗; 写自己的抱负和寒门不遇的不平,尤其是对门阀制度压制人才进行强 烈的抨击,内容深刻,具讽喻和批判精神。情调高亢,笔力

11、刚劲,手法 精切,继承了建安诗歌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钟嵘称之为“左思风力”。4、两晋时期文学发展概况和文风特点。西晋文学发展特点:西晋文学缺少崇高精神,缺少积极向上的活力和热情。表现人 生的伤感成为文学的中心主题。文风发生改变,更多地重视文学的修辞艺术,语言明显地趋向书 面化,雕琢刻画的功夫更深了,出现了模拟和形式主义。 西晋文坛并不冷落,作家和作品数量都远远超过前代。诗歌的价值进 一步得到肯定,上层文人没有不写诗的。西晋文学主流派:“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 :潘岳、潘尼;非主流派:左思:“左思风力”(诗品)刘琨:“雅壮而多风”(文心雕龙)第三章 陶渊明1、试

12、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意义和价值。田园诗内容(一)描绘田园风光的恬美,抒写闲适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二)描写躬耕生活。热爱农业劳动,强调劳动意义。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三)反映诗人生活的贫困,揭示农村凋敝的惨象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 )(三) 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 如桃花源诗陶渊明对后世文学及文人的典型意义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酒与菊的象征。2、试析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一、平淡自然1. 人生旨趣:自然。这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2. 创作态度:有感而发

13、,无矫情也不矫饰。3将日常生活诗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淳的诗味这是陶诗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一种开创。二、情、景、事、理浑融一体,意境高远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景物的描写上。 写自然景物不求形似,而是着意于神貌的点染。 通过平凡的事物与通俗的语言表现自己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 言有尽而意无穷。三、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陶诗的语言质朴而简炼,用字不追求新奇和藻饰,而是努力寻求精当 的语句,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同他的诗歌的题材、风格协调一致。2、鲁迅先生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 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的?陶渊明的思想(

14、一)坚守“固穷”的思想不失气节和人格 “固穷”是以儒家所倡导的个人品德和节操为思想基石的。 (二)崇尚“自然”的思想道德修养上的“抱朴含真”生活道路上的“归园田居” 生死观念上的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尚积极谋仕,但也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后期走向归隐 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其思想根源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取舍调 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纵浪大化”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1、试比较南朝和北朝乐府民歌题材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差别。南曲与北歌内容、风格迥异。读(唱)南曲,犹听燕子的呢喃 细语;而北歌犹雄鹰鸣叫,战马萧萧。具体说: 内容上,南曲几乎清一色的是情歌,

15、写男女之事;而北歌除写男女情 爱之外,还写了大漠风光,征战行役,羁旅乡思等内容。 风格上,南曲婉约旖旎,缠绵哀怨;而北歌豪放粗犷,坦率爽朗。 手法上,南曲多用双关、象征暗示等,细腻地表达情感;而北歌多坦 露直率。形式上,南曲多为整齐的四言或五言的歌诗;而北歌则于四、五、七 言和杂言的灵活运用。用语上,南曲多绮丽精工,而北歌多质朴刚健。3、比较赏析西洲曲和木兰诗,并进一步辨析南北诗风的区 别。西洲曲的艺术成就1、紧扣季节及客观景物的变化,表述人物深厚缠绵的感情,情景交 融。2、把人物的相思之情化成一连串的行动。3、运用顶真以及谐音双关的手法。4、用韵自由,音调优美 。、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塑造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保家卫 国的精神。1. 条理清晰,中心突出,繁简恰当。风格粗犷、豪放。2. 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3.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