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4919852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挥发分煤燃烧特性的调研分析一、调研结论:煤的高挥发分是有利于锅炉燃烧效率提高的。目前所规定的锅炉用煤的挥发 分为 2837%,主要是为了限制低挥发分煤;煤的挥发分大于37%更有利于点火 和燃烧。工业锅炉中高挥发分煤的燃烧状况优于低挥发分煤,但考虑通常情况下 不能保证高挥发分煤的供给,才限定了煤的挥发分小于 37%。锅炉燃烧主要通过 燃烧温度、配风和后续脱硫脱硝等方式实现清洁燃烧,燃用高挥发分煤的主要风 险是 NOx 排放量可能会增加。下面通过文献分析及实验事实进一步明确高挥发 分煤在工业锅炉燃烧过程中NOx排放规律。二、文献分析:我国煤炭储量中低变质烟煤储量丰富,约占 32%,尤其是发现

2、内蒙古和陕 西的神府-东胜矿区,以及新疆的准东-哈密矿区储存着大量的长焰煤和不黏煤, 预计地质可采储量约为 5000 亿吨。其煤质共同特点为挥发分较高,均在 33%45%之间,易着火和燃尽 ,煤中灰分较少,属于低 -特低灰煤,煤灰成分中 K,Ca,Na等碱金属的成分较高,灰熔点较低,普遍低于1200C,在燃烧过程中 易结渣和沾污。这部分煤中水分差异较大,收到基水分变化范围从 10%30%之 间。高挥发分煤在进入燃烧区域之后迅速升温,释放大量挥发分,能够快速着火 燃烧,因而高挥发分煤机组具有燃烧效率高、机组负荷灵活性好的特点。与此同 时燃用高挥发煤的过煤程中也会有一些安全威胁,主要包括高挥发分煤

3、的氧化自 燃,甚至是爆炸和低灰熔点的高挥发煤的炉膛结渣和沾污问题。前者主要是高挥 发分煤中氧含量较高,挥发分析出温度较低,而且挥发分释放量大,因而容易在 堆积状态下发生自燃和在制粉系统中干燥和输送过程中,由于缓慢释放出挥发分 的迅速着火而发生爆炸,因而对于高挥发分煤要合理控制煤粉的堆放和上煤过程 不形成过多的煤粉堆积或者过长的堆积时间。保证制粉系统的气密性,提高煤粉 细度和选择合适的磨煤机出口一次风温;后者主要是由于进入炉膛之后高挥发分 煤的释放的大量挥发分迅速着火燃烧使炉膛的温度迅速上升同时产生大量的NOx。另外高挥发分煤由于燃烧初期热负荷较大和煤灰成分中低灰熔点的碱金属 含量高,往往形成结

4、焦和水冷壁玷污。可以通过四种办法加以缓解:一是合理的 炉膛结构设计,选择适当大的炉膛结构参数能够改善炉内的燃烧状况,能够同时 实现增加烟气的停留时间,降低屏底的烟气温度和降低炉膛热负荷参数,这是对 燃用具有严重结渣倾向煤种最直接的防结渣措施;二是采用动力用煤的混烧,主 要用于解决炉膛的结渣问题,采用灰熔点较高的煤与这些低灰熔点的高挥发分煤 混烧可以有效的提高燃煤灰熔融特性,缓解炉膛结渣的问;三是合理布置吹灰器, 在炉膛、屏区和对流受热面中布置完备的吹灰器,并定期吹扫,能够有效的解决 炉内的严重结渣所造成的安全生产问题;四是是通过分级空气燃烧,限制燃烧初 期的热负荷。因高挥发分煤种的着火和燃尽效

5、果均较好,降低炉膛燃烧器区域的 温度,既能够减轻炉膛结渣的倾向,同时可以有效的控制燃烧初期 NOx 的生成 量,降低机组的 NOx 的排放。三、实验研究: 相关实验所采用的反应器是采用多段加热和控温的携带流反应器 ,实验装置 实验系统主要由加热系统、配风系统、给粉系统、冷却系统和取样系统构成。实验选取了元宝山褐煤(YBS)、白音华褐煤(BYH)、伊敏褐煤(YM)、 小龙潭褐煤(XLT)、准东烟煤(ZD)和神华烟煤(SH)六种高挥发分煤。实验 研究了六种我国典型高挥发分煤在原始不分级和最优再燃工况条件下煤粉的燃 烧特性和 NOx 生成特性。1、原始不分级条件下不同煤种的燃烧和排放特性01 , I

6、 , I , 口 I IQ 00511523爲留时间25益151D - - - -M w M w2000160012008DQ400 _1_t_!_!=00O.&101.52 02.53 0 停雀吋H Ffo 去y 左-Kns国4-8 YBS褐煤原始工况图4-9 BYH褐煤原始工况o Q ft o 00005500502 .1 1亠.G 总EEEHlhmg图4U0 YM褐煤原始工况rQ?gB2C图+-IJ XLT喝煤原始工况罔4J2 ZD女煤原始工况4-13 SH烟煤原.始工况图 4-8 至图 4-13 不同煤种的燃烧和排放特性从图 4-84-13 中可以看出高挥发分煤的煤粉在距燃烧器出口的停

7、留时间为 0.5s处挥发分迅速释放并着火,氧量下降,同时产生大量的NOx,随着氧量的消 耗,由于焦炭等其它能够参与还原作用的物质的存在,炉膛的沿轴向的NOx排 放量缓慢下降。原始不分级条件下不同煤种的 NOx 的排放浓度均在 950mg/Nm31250 mg/Nm3 左右,且与煤粉中含氮量呈正相关关系, SH 烟煤和 BYH 烟煤的含氮量高于 YBS 褐煤和 YM 褐煤,因而其初始排放浓度高于后 两种褐煤,而 XLT 褐煤的排放浓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XLT 褐煤的高含氮量导 致的氮转化率的下降抵消了含氮量增加的影响,使得煤粉含氮量对 XLT 褐煤的 NOx排放量增加的趋势不明显27-28。对比

8、YM褐煤、BYH褐煤与XLT褐 煤、SH烟煤可以发现前两种煤在0.5s处得NOx释放量约为1800mg/Nm3,大于 XLT 褐煤和 SH 烟煤该时刻的释放量,这主要是因为煤中挥发分含量越高 ,燃料 氮转化为挥发分氮的比例增加,燃烧初期生成的NOx量越大。如果燃烧初期气氛 为弱还原性,挥发分氮转化为 NCO、HCN 等含氮中间产物也会比较高,有利于再 燃区的还原反应。比较这六种煤的含碳量和原始 NO 排放量可以发现对于高挥 发分煤低阶煤的原始 NO 排放浓度与煤变质程度关系不大。通过图 4-14 可以发现,六种煤种的燃尽率均在 97%以上,褐煤的燃尽率 略好于烟煤,,这个结果与气相产物中 CO

9、 的体积浓度相吻合。通过各元素的转 化率对比可以发现不同煤种的 C/H/N 元素转化率接近,均在 97%以上,燃烧效果 较好,同时可以发现干燥基含氮量最高的XLT褐煤的氮元素的释放率明显偏低, 约为 84%,其氮元素转化率为最低,说明 XLT 褐煤在煤粉燃烧过程中氮元素的释 放受到抑制,与其它煤种相比 XLT 褐煤的元素更多的残留在固相中,从而也会造 成其原始工况下 NOx 的排放值低于含氮量略少的 SH 烟煤和 BYH 褐煤。rtth c转化率 遂h转化率夕/鮒羊宝除IHylc图4】5原始工况乎冋煤种用部点的C/H/N元素转化率通过各元素的转化率对比可以发现不同煤种的 C/H/N 元素转化率

10、接近 ,均 在 97%以上,燃烧效果较好 ,同时可以发现干燥基含氮量最高的 XLT 褐煤的氮 元素的释放率明显偏低,约为 84%,其氮元素转化率为最低,说明 XLT 褐煤在煤粉 燃烧过程中氮元素的释放受到抑制。与其它煤种相比 XLT 褐煤的元素更多的残 留在固相中 ,从而也会造成其原始工况下 NOx 的排放值低于含氮量略少的 SH 烟煤和 BYH 褐煤。2、再燃条件下不同煤种的燃烧和排放特性为了验证不同高挥发分煤再燃特性 ,本实验中设计煤粉再燃工况是通过将煤 粉分为一次风粉和再燃燃料两股给入,同时将风量按照模拟实际燃煤锅炉燃烧方 式依次分为一次风、二次风、再燃携带空气和燃尽风。图 4-14 至

11、图 4-19 表示 不同煤种在对应选取的最佳的再燃工况中燃烧特性和 NOx 的排放特性。评因时间4:.图4-历 YBS 煤再燃工况.Q VS 主 JEM-P-S虽7昙Wfft间訂图417 BYH 煤再懒工况16CA25M1510图4-& 丫兄褐煤再燃工况4-19 XLT褐煤再燃工况曲DC6Q OS30孑塔厉】支営一弓Z?弓电缶工豊总戈帶雷时同W图420 ZD烟煤再燃工况图421 SH烟煤再燃工况本实验的各种高挥发分煤的再燃实验工况中主燃区和再燃区的过量空气系数 和烟气停留时间均相同,过量空气系数a=0.8,气的停留时间是通过烟气量计算得 出的从燃烧器出口沿炉膛轴向化学反应时间,主燃区的停留时间

12、选取1.0s,而再燃 区的停留时间兼顾再燃效果和实际的工业应用选取0.8s,通过对比这六种高挥发 分煤的再燃实验结果表明 ,高挥发分褐煤和烟煤的利用煤粉再燃技术降低 NOx 效果非常明显,采用深度燃料分级技术(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al)可以将NOx的 质量排放浓度降到 180350mg/Nm3。比较最终 NOx 排放值可以发现,采用煤粉再燃技术高挥发分烟煤 NOx 的 排放值有可能会低于高挥发分褐煤,例如 ZD 烟煤的最低 NOx 排放值少于 YBS、BYH 和 XLT 褐煤,这是由于高挥发分煤与褐煤的挥发分含量比较接近, 煤粉再燃特性受煤及煤焦的其它理化特性影响表现显著。图4-16 YB名喝煤

13、再燃工况图心17 BYH褐煤再燃工况为了验证不同高挥发分煤再燃特性,本实验中设计煤粉再燃工况是通过将煤粉再燃过程是将一部分的煤粉在主燃区的下游推迟喷入的 ,因而必然会造成煤粉的燃烧总停留时间减少,可能会出现燃尽效果变差的问题。因而在实际应用煤粉 再燃技术的时候考虑到经济性来综合选用再燃过程燃烧参数。图 4-23 表示再燃 工况条件下尾部点的固体样品中 C-H-N 元素的转化率。实验选取的样品是不同 煤种的最佳再燃工况尾部点(烟气停留时间为3.0s)的固体产物和气体产物样品。 图 4-22 表明这几种高挥发分煤在再燃条件下燃烧效率变化不大,燃尽率均在 95% 以上,采用煤粉再燃技术降低 NOx

14、的同时没有影响煤粉的燃尽效果,同时在炉膛 尾部监测的气相产物中 CO 浓度也基本上在 100ppm 以下,气相不完全燃烧热 损失也很小,从图中可以发现 YM、ZD、SH 煤三种含碳量略高的煤种在再燃过 程中燃尽效果比 YBS、BYH 和 XLT 三种煤差一些,影响高挥发分煤再燃效果 燃尽率的主要因素是煤中含碳量,与再燃效果无直接关联。圏4-22再燃工况廉件下固和燃尽率和气相产物中CO休积浓度1)型841裁忙攫饕ffir从图 4-23 可以看出,不同煤种在再燃工况下 C、H 转化率均在 97%以上, 表明煤粉的燃尽效果很好,而 N 元素的转化率出现两个低值,分别是 YBS 褐煤 (94%)和 X

15、LT 褐煤(88%),这两种褐煤的 N 元素的转化率偏低 ,既有利于降低 NOx的生成量,同时也会导致再燃区HCN、NH3的生成量减少,从而减弱再燃还 原 NO 的能力。匚心转化率 宓II转代率图423再燃工况不同煤种尾部点的C/H/N元素转优率#羊揆牒 *LO3、实验结论1) 不 同 煤 种 的 原 始 不 分 级 下 NOx 的 初 始 排 放 浓 度 均 在 950mg/Nm31250mg/Nm3 左右,且与煤粉中含氮量呈正相关关系,煤中 氮元素含量过大对煤粉燃烧过程中 NOx 释放抑制作用明显,同时还与煤 粉元素释放特性尤其是氮元素的释放特性有关。2) 在原始工况下这六种高挥发分煤的燃尽率均在 97%以上,其中褐煤的燃 尽效果略好于烟煤 ,通过尾部点固体灰样中 C/H/N 元素转化率分析可以 得出这六种高挥发分煤的燃尽效果均很好 ,发现 XLT 褐煤的 N 元素转 化率低于其它五种煤,导致其 NOx 生成量略低。3) 高挥发分褐煤和烟煤的利用煤粉再燃技术降低 NOx 效果非常明显,采用 包括深度燃料分级技术(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a1可以将NOx的质量排 放浓度降到180350mg/Nm3(6%O2),高挥发分褐煤的再燃还原反应所需 的时间比高挥发分烟煤长一些 ,采用煤粉再燃技术,与高挥发分褐煤相比, 高挥发烟煤有可能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