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考试重点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91554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气学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气学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气学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天气学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天气学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气学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气学考试重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气团和锋重点一气团的形成条件(包括了下垫面和环流条件),为什么是反气旋有利于气团的形成; 一气团的概念气团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块。二气团形成的条件1源地条件大范围性质均匀的下垫面。Flat and uniform composition,如冰雪覆盖的陆地、广阔的洋 面以及广阔的沙漠等。2环流条件能使大范围空气停留较长时间的环流条件。通常为移动缓慢且有辐散环流的巨大的反气 旋。三为什么气团跟反气旋联系在一起?1反气旋规模大,移动慢;2反气旋对应着辐散气流,使到气象要素趋于平均。重点二 锋面温度场,气压场和风场的特征;一、锋的概念和分类锋一一两个不同性质气团之间

2、的过度层称为锋。 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移向,锋和分为:冷锋、暖锋、静止锋和锢囚锋。二温度场特征1锋区内的水平温度梯度大:同一气团:WC/100km,锋区:5lO0C/lOOkm在天气图中表现为密集的等温线2冷(暖)平流明显空气的温度平流一一空气平流运动传热过程引起局地气温变化称为温度平流。冷锋对应高空冷平流;暖锋对应高空暖平流;静止锋温度平流相对较弱 錮囚锋在等压面图上反应的是有暖舌,暖湿位于地面錮囚锋的前方,则为暖式錮囚锋; 后方则为冷式;3位温特征在锋区内等位温线密集,且与锋面近于平行(锋面近似于物质面,空气质点沿锋面上下 滑动,在干绝热条件下,位温守恒)。三气压场特征等压线穿越锋面产生折角

3、,折角指向高压区,等压线通过锋面时呈气旋式弯曲,即锋区 处于低压槽之中。四变压场特征1暖锋锋前出现三小时负变压,锋后气压变化不大;2冷锋锋前气压变化不大,锋后为三小时正变压;3錮囚锋锋前为负变压,后多为正变压。五风场特征1水平分布特征一一气旋式切变;2垂直分布特征一一冷锋风随高度逆时针旋转;暖锋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重点三 影响锋面天气的主要因素一锋面附近的垂直运动1锋面的抬升作用;2摩擦辐合作用:锋面处于低气压区,摩擦作用会在这些区域产生辐合从而导致上升运 动(槽越深,下垫面越粗糙,则上升运动越强);3高空槽的辐合辐散、涡度平流以及温度平流作用高空槽前:辐散,正涡度平流,暖平流三个因素均会导致

4、上升运动二水汽和层结稳定度锋面附近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主要取决于暖空气的水汽含量以及层结稳定度水汽含量多且层结稳定-层状云和连续性降水水汽含量多且层结不稳定-积状云和对流性降水水汽含量少,无降水重点四锋生和锋消的因子一、锋生、锋消的概念锋生一一新锋面的生成或已有的锋面的强度的加强过程锋消一一已有锋强度的减弱、消失过程二 影响锋生和锋消的因素1、水平气流的辐合辐散:辐合导致锋生,辐散导致锋消;三种常见的锋生场:(a)低槽冷锋锋生;(b)低槽暖锋锋生;(c)鞍型场冷锋锋生(最有利于锋 生的水平变形场);2垂直运动:层结稳定:上升运动一一锋消;下层运动一一锋生;层结不稳定情况相反;3非绝热加热的作用:冷

5、空气冷却和暖空气加热有利于锋生;暖空气冷却和冷空气加热有 利于锋消。三锋生与锋消的天气形势与气象要素变化1锋生的天气形势:天气形势有利于新的冷空气补充,表现为西风带槽线的东移加深,冷 平流加强等,地面气压上升。天气变化表现为云增多,雨区发展、扩大等。2 锋消的天气形势:天气形势不利于新的冷空气补充,表现为西风带槽线减弱,冷暖平流 减弱甚至消失等。天气变化表现为云减少,雨区减弱消失。第二章温带气旋和反气旋重点一气旋和反气旋的空间结构一气旋和反气旋的概念1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涡旋。在北半球,空气左逆时针方向旋 转。在气压场上气旋又称低气压。二分类1温带气旋包括:锋面气旋和无锋

6、面气旋;2温带反气旋包括:冷性反气旋和暖性反气旋。三空间结构1深厚系统:暖咼压、冷涡;2浅薄系统:冷高压、热低压;3气旋的散度分布是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反气旋的散度分布是低层辐散高层辐合(气旋出 现上升运动,反气旋内出现下沉活动)。重点二锋面气旋一生命史1波动阶段:在气旋发生前,高纬为东风,低纬为西风。开始出现波动时,冷空气向南侵袭, 暖空气向北扩展,出现冷暖锋面及降水。地面出现低压中心,有时有一根闭合的等压线。该 阶段移速较快,每天可移动十几个经距。2发展阶段:波动振幅增加,冷暖锋进一步发展,锋面降水增加,地面图上闭合等压线增多。 移速略减为每天十个经距左右。3锢囚阶段:冷暖锋面相遇,出现锢囚

7、。由于锋面抬升增强,降水进一步加强且范围增大。 冷空气被抬离地面,地面出现冷涡。随着锢囚加深,冷涡越来越深厚。该阶段移速大大减慢。4消亡阶段:气旋逐渐与锋面脱离,形成冷涡。受摩擦作用影响,气旋慢慢填塞消亡。二各阶段特征1波动阶段高空锋区也呈波动状,温度槽落后与高度槽,地面气旋位于高空槽前。槽前 温度平流使地面气旋前部减压,槽后冷平流使地面气旋后部加压。同时槽前正涡度平流使地 面气旋中心减压。这样地面气旋便一边前移一边加深。另外,高空高空槽在冷平流作用下加 深。此时摩擦作用很小2发展阶段高空槽不断加深,温度槽仍落后与高度槽,不过两者有所接近。地面气旋仍 位于高空槽前。次阶段的热力因子、涡度因子配

8、置与前一阶段差别不大。气旋继续发展并前 移。该阶段地面摩擦因子作用加大。3锢囚阶段高空槽不断加深,出现闭合中心。高空低值中心和冷中心接近。地面气旋发 展到最强盛阶段,开始出现锢囚,冷空气入侵气旋南部。由于闭合中心的出现,涡度平流减 弱,并且因为温压场进一步靠拢使温度平流也有所减弱。此时,地面摩擦作用成为重要因子。 地面气旋不再继续加深。4消亡阶段高空温压场完全重合,气旋成为深厚的冷低压,锋面移至气旋外围,赖以发 展的斜压因子消失,地面摩擦辐合使气旋消亡。第三章大气环流重点一大气环流的形成和维持因子一太阳辐射1 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的基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能;2 从长期作用来看,地表是热源,大气是热汇

9、;热带是热源,高纬和极地是热汇。二 地球自转三圈环流形成原因三地面摩擦作用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热容不同,造成冬夏季海陆热状况的差异:1冬季:海洋暖,陆地冷,导致大陆形成高压(如:西伯利亚高压和北美高压),海洋形成 低压(如: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此外,高空平均槽脊也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西风带中,风经过大陆风经过大陆受到冷 却,常在大陆的东岸形成冷性低槽(如:东亚大槽和北美大槽);气流经海洋加热在大洋东 岸形成高压脊(如太平洋东岸的脊线)2夏季:海洋冷,陆地暖,导致大陆形成低压(如:亚洲低压和北美低压)洋面上高压加 强(副高变得强大)低压减弱(如: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减弱)。3大

10、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动力作用:爬坡,迎风坡高压,背风坡低压(如西南涡的形成);绕流,西风带分支,北支气流形成脊(新疆、蒙古等地沙漠的形成与此有关;南支气流形成 槽(南支槽的形成导致了我国南方湿润区的形成)重点二东亚大气环流的特点,形成及维持原因一东亚大气环流的特点1、对流层低层海陆差异造成了四大活动中心:蒙古冷高(西伯利亚冷高)、阿留申低压、印度低压(亚 洲低压)以及太平洋副高。这些系统是全球最为强盛的气压系统,且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盛 行偏北、偏西风,干冷少雨;夏季,盛行偏南风,湿热多雨。2、对流层咼层夏季:热带地区的东风往北推进并加强,北端可达300N;中纬度西风带明显减弱;冬季: 东风带

11、位于赤道附近,中纬度地区存在强盛西风带。二夏季来临时的环流特征(6月突变六月初东亚大气环流所发生的急剧变化)1环流状况:(1)南支西风急流突然北跳至400N(2)高空东风建立,低层印度夏季风建立(3)副高脊线北跳到250N(4)西风槽脊与冬季型反位相(5)冬季风退到北方(6)夏季梅雨季节开始1 与之相伴的天气过程:(1)江淮地区梅雨季节开始;(2)华北多冷锋活动:(3)西北地区因冷空气活动多雷雨 发生;(4)华南地区受东风波和热带气旋影响6月突变实乃冬季环流型向夏季环流型的转变。三 冬季来临时的环流特征及主要天气过程(十月突变)1环流状况(1)南支西风急流建立稳定在300N以南(2)高空东风撤

12、退,低层夏季风撤退(3)副高脊线南撤退出中国大陆(4) 东亚大槽加强,西风槽脊与夏季型反位相(5) 蒙古冷高压加强,冬季风活跃2天气形势:寒潮、大风降温天气时有发生华南地区因南支槽和冷空气对峙形成静止锋,而造成降水天气重点三大气长波的结构和上下游效应一 一般特征1大气中的短波往往镶嵌于长波之中,表现为各种较小尺度的槽脊2大气长波是西风带系统的重要表现形式二长波的结构特征1、水平结构:与波状等温线配合,属冷槽暖脊结构,通常等温线位相稍落后于等高线位相2、垂直结构(1) 长波强度在对流层中随高度增加(2) 长波槽脊随高度向西倾斜(3) 槽前上升,槽后下沉(4) 长波槽前对应着地面气旋(族)三上下游

13、效应1大范围上、下游环流变化的联系,称为“上下游效应。2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变化后,接着就以快于本身移速和西风风速的速度对下游 系统产生影响,叫“上游效应;同样,下游某地区系统发生变化后,也会对上游系统产 生影响,称为下游效应”。重点四阻塞高压一研究阻塞形势的重要意义 阻塞形势的建立和维持,导致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异常。我国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大多与阻塞形势有关。如1954年、1991年、1998年中高 纬地区阻塞形势的维持,导致长江流域洪水的发生;而1978年无阻高活动,长江流 域“空梅”我国的寒潮爆发也与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密切相关。 阻塞形势是大气环流演变的一种表现,它的建立和崩溃伴

14、随着纬向环流和经向环流之间的 激烈转换。 阻塞形势是大气低频变化的一种重要体现,数值模式能否模拟出阻塞形势,是判别该模式 能否进行中期数值预报的重要标志二阻塞高压的一般特征1定义(1) 地面图和500hpa图上同时出现闭合等值线,高压中心位于300N以北(中高纬)(2) 咼空图上阻塞咼压将西风分为2支(3) 阻塞高压持续时间至少5天2 特点(1)持续性:平均持续12.1天。冬季长,秋季短;欧洲长,北美短。 多阻高出现时持续时间长(16.8天)。(2)准静止性:大多原地不动区域性冬季大西洋东部(最多)、西欧、东太平洋夏季欧洲最多,其次是60。900E季节性春季最多(占31%),秋季最少三 阻塞高

15、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冬季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建立和崩溃与我国寒潮、连阴雨天气有关。 夏季鄂霍次克海或雅库次克阻塞高压与长江流域梅雨密切相关。3切变线一定义:对流层低层(850hpa/700hpa)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成为切变线。 二低值系统:1气压:低压;槽;2风场:切变线;辐合带;低空急流。第四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重点一雷暴的三个阶段一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即积云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上升气流贯穿于整个云体。淡积云向浓积云发展,只有 上升运动,上升气流的垂直廓线呈抛物线。一般只有10-15min,初期上升运动不超过5m/s, 到浓积云阶段时可达15-20m/s,云低为辐合上升运动。云中温度比四周高,电荷聚集,但无 雷电,无降水。二成熟阶段成熟阶段的特征是开始产生降水,并且由于降水的拖曳作用而产生了下沉气流。但在下 沉气流的上方,上升气流仍贯穿云体。云中上升气流通度的垂直分布呈抛物线状,即为上、 下层小,中层最大(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