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491387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我党治国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问题,体 现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成熟和飞跃,体现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思路。三中全会之后,全国 理论界、学术界、产业界都在集中研究科学发展观问题,也是现在各类学习班、培训班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想从历史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解读和概括,并由此树立新的政绩观。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认识过程1956 年,毛泽东提出论十大关系,实质就是用逻辑辨证关系破解我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若干 重大的内在关系问题,应该说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起点和雏形。2001年,江总书记在建党80 周年的讲话中 提出了

2、全面协调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作了理论准备。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总 书记在报告中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特别提出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经济、自然的和谐发 展,党的科学发展观正式形成和确立。(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发展观,不是孤立的和偶然的,有我党对当时国际背景深层次的思考, 有对我党50多年领导经济建设和研究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经过深邃的理性思考而 提出来的科学理念。1、与世界接轨的需要我国加入 WTO 之后,正式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国际平台上锻造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打造中国的航母经济

3、,参与国际竞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世界经济 全球化的坐标上去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定位问题,是理论上成熟的标志。1972 年,联合国大会向全球发表了环境宣言,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起点;1987年,世界召开环境与 发展大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注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强调 满足当代人需求要以不牺牲后代人需求为代价,所以这种发展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 率先提出来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发展中国家有机遇也有挑战。进入21 世纪,世界出现了很 多新潮流、新动向,我归纳为“四化:”一是经济市场化。以市场配置资源,通过市场经济这种新机制

4、,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鼓励竞争,优 化配置资源。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对垒,社会主义阵营搞计划经济,资本主义阵营搞 市场经济,当时没有一个经济模式被全球所认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转向市场经 济,市场经济在全球得到了认可,经济出现了市场化趋向。二是信息产业化。微软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 公路的出现,使信息不但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产业。信息网络化使地球变小了,竞争加快了。三是政治 民主化。二战之后,随着殖民政策的消失,政治民主化也成为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四是经济全球化。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能够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定位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坐

5、标上去思考。基于“四化”的新态式、新特征,中国要与世界接轨,就要研究、审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 思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追求人与生态的平衡,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这自然成为我党执政理念 新的突破,在这个背景下我党的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2、全面建小康的需要我党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从党的十六大开始由过去的满足需求解决温饱,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了全社会全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目标激励“。小康”是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不仅有经济指标,即人均GDP4000美元这样的硬指标,还有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和环 保等一系列指标。过去谋发展往往走了一个单项畸形发展的旧路子,

6、结果牺牲全局保局部,牺牲长远图眼 前,造成发展失衡、失序、失范。所以,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新的发展层次必须思考可持续发展 问题,建立新的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这个新的目标激励下去思考和设计我党经济社会发 展的新思路,必然要求提出和实施科学发展观。3、生态环境的警告建国之后,为了解决温饱和经济发展问题,我们延续了一些老牌工业化国家走过的旧路子,就是开发 自然资源,把它转为经济效益,解决养人的问题,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这种发展是牺牲自然生态效益换得 经济效益,满足生存需要,走了一个先发展后整顿、先污染再治理的旧路子。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土地的 承载力越来越大,土地沙化退化问题非常严重

7、,加上水资源、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中国环境亮起了 红灯,突出表现是旱涝灾害频繁,土地大面积沙化。现在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以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 扩大土地沙化的面积。由于工业的发展,造成大面积的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已经十分严重, 这种污染使生态环保问题,使生存环境问题遇到了挑战,我们不得不思考过去经济发展思路上的失误,不 得不重新设计发展目标。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警告带来的一种理性选择。大家知道森 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我们对湿地的过度开垦,森林的过度开采,严重恶化了中国的环境,屡 屡受到联合国的警告,我们不得不思考科学发展观问题。4、经济增长质量的忧患改

8、革开放之后,在小平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从979年到2003年我国GDP平均增长速度维持在9.1%以上,最高年份达到14.6%,这几年基本维持在7%8%左右。这个速度使我们告 别了短缺经济,进入了买方市场,告别了贫穷奔向小康,应该说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政策功不可没。但是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沉重代价,我归纳为“一高”背后隐含着“五。高” “一高”是经济发展高速度,其背后的“五高”是:(1)高消耗。这几年我国经济的高度增长是靠超耗资源、超耗能源、靠生产要素的总量扩张带来的。 用毛泽东的话讲我国是地大物博,资源大国,但总量是富国,人均是贫国,我国人均土地面

9、积只占世界人 均的 40%,人均森林面积只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人均水资源只占全球的六分之一。近几年高增长的消耗超 出了正常值之外,例如万元GDP水资源消耗量我国是468吨,为世界的3倍半。去年我国GDP总量是11.6 万亿元人民币,全球的GDP是35.1万亿美元,我国GDP占全球的三十分之一,但是我国的钢铁、石油、 煤炭、水泥这四大指标的消耗在全球是最高的,去年钢铁消耗量是2.6亿吨, 占世界总消耗量的36%,相 当于美国和日本的总和,这里有经济过热、经济失衡问题。去年的石油消耗量是2.1亿吨,仅次于美国, 是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去年为此我国进口石油9000万吨。煤炭消耗量是世界的30,水泥消耗量

10、也在世 界的 1/3以上。所以,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以高消耗为代价的,速度高但质量并不高。(2)高负债。我国的高增长是以高负债为代价的,举债经营。第一个负债是社保缺口,原来统计是 1.6万亿元,现在高达2.5万亿元。社保缺口中尤为严重的是养老保障问题。老一代工人阶级年轻力壮时创 造的剩余价值以利税的形式上交给各级财政,财政用这些钱来养庞大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形成吃饭财 政,这笔钱没有专款专存用于养老保障,现在这些人的养老问题由企业和社保机构负担,形成巨大的财政 支出缺口。第二个负债是我国村、乡镇、县三级债务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74万个村屯,每村的平均负 债是20 万50万元,有的高达100万

11、元;全国5.4万个乡镇,每个乡镇平均负债500万1000 万元;每 个县的负债在2 亿元左右,三项债务合计为1.1万亿元,此题无解,中央财政退不起,地方财政拿不起。(3)高风险。由于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失衡失序的发展,这种发展积淀了 很多风险,主要是两大风险:一是金融风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金融组织估计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 在 3 万亿元人民币左右,我们自己保守披露是2 万亿元人民币,居民储蓄有1/3 变成了坏帐,再由国有商 业银行贷给国有企业形成了烂帐,这就凝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日本经济从1993年神户大地震到现在连续 十年低迷,一个主要表象就是银行的坏账太高,达到

12、5000亿美元,我国的银行坏帐高于日本,这不能不引 起我们的警惕,及早化解。二是财政风险。这些年为了扩大内需,我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每年财政高 打赤字,高发国债,用国债支撑基本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国债发行规模达到8000亿元,发新债还旧债, 可利用的国债规模并不大。国债是财政向银行借的钱,是在老百姓手里借的钱,是举债经营行为,因为国 债的本和息是需要财政支付的。但这些年国债项目的使用效率并不高,各地盲目修高速公路,盲目建飞机 场,引起了一些烂帐工程,给国家财政积淀了巨额的财政风险。(4)高成本。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成本太高,尽管中国是渐进式的改革,区别于前苏联的突变式改革, 但是改革的进程很漫长

13、,改革成本累计相加并不低。比如国有企业为了改制退出需要认真解决职工买断工 龄和办社会的包袱问题,好多森工系统、煤炭系统、农垦系统过去五十年代在蛮荒地带搞开发,自成体系、 自办社会,文教卫生,商粮政法一应俱全,这些办社会的成本花掉了企业销售利润的90%,亏损就 是这样产生的。现在要剥离,交给社会办,现在遇到了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这次东北老工业 基地改造,中直企业剥离办社会,中央拿出1/2,地方匹配1/2,省属企业中央不管,我省剥离国有企业办 社会的职能大致需要116亿元,从何而来?谁付这个成本?所以,我国的好多事情是有人喊改革却没人来 买单,改革深入不进去,遇到的是成本的掣肘和障碍。(

14、5)高腐败。我国处在经济转轨时期,诱发高腐败有其必然性,更具危险性。越是经济落后地区越出 腐败分子,市场经济不发达而官场竞争却激烈,商场不火官场火,经济不火酒店火。商场不发达没有就业 渠道,大家都往官场挤,竞争靠钱,出了个马德牵出一帮,深层次的思考是体制性腐败,是制度性腐败。 目前干部队伍大面积出问题,腐败分子越抓越多、个头越大,单纯用干部素质不高、受教育不够来解释已 经不能自圆其说了。因此,我们要在体制上、在分权制衡上、在民主监督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由治标转向 治本,才能根治体制性腐败问题,才能解决高腐败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经济高增长后面隐含的“五高”痛定思痛,反思我国过去的经济

15、发展思路,客观上要求树立科学的 发展观,追求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把中国导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以上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四个背景,引起我党的反思,认真梳理过去的发展思路,重新设计今后的发 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由此应运而生,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一大贡献。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也 不是孤立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我党执政理念成熟的重大标志。(二)建国55年来三代发展观的演替第一代发展观,从建国初到1978年。这个时代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受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 影响,我国的发展观带有浓厚的小农意识,体现了厚重的农耕文化。第一代发展观出现的误区是牺牲效率 保公平,宁可经济发展

16、慢一点儿,也要搞平均。平均主义的慢发展导致了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这是小平 同志的总结。那时搞计划经济,搞单一的公有制,财产聚大堆,大家懒洋洋的都不干活,既没有物质激励, 也没有产权激励,导致经济发展的慢速度,也是不少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放弃计划经济,纷纷转向市场经济 的一个主要原因。封建社会农民起义是等贵贱、均贫穷,这种文化思维遗留到社会主义,就是提倡平均主义,老百姓不 患寡患不均,大家都穷心安理得,要是出了差别就会引发社会矛盾,这就是平均主义的慢发展。第二代发展观,以邓小平为代表,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拨乱反正,发展 思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总结起来是三句话: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这是我党中心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小平同志的至理名言。三是先富带 动后富,沿海带动内地,促进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局限,在于注重经济发展,不注重社会发展。大家片面地理解发展是硬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