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4907167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涵义以及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信息素养;高职高专;信息意识;信息道德 1信息素养的内涵和本质所谓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信息获取、管理的技能,还包括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信息问题的解决、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它同批判性思维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等能力一起构成知识创新和学会如何学习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

2、四个要素:(1) 信息意识。是指面对不懂的东西,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去寻求答案,这就是信息意识。(2) 信息知识。包括信息本身的定义、特点以及信息的测量。它不仅体现着人们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3)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在信息时代,如果仅仅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无法与时俱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

3、展。(4) 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查寻、获取、处理、利用、创造等整个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人们只有具备了信息素养,才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去获得相关学科的知识,才能有广博的知识基础,使知识结构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更新。2加强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目标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有着与普通本科教育截然不同的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一是学制较短,不可能像普通本科教育那样对学生进行学科体系的全面培养。二是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并由此产生了“订单式”的培养模式。由于培养目

4、标和学制的不同,高职高专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强,对信息源的探索程度不高,不利于他们长远的发展,也就决定他们必然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会如何学习,学会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学会批判性思维,培养学习的能力及知识意识等。信息素养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和促进因素,是所有学科、学习环境、教育水平所共有的。拥有信息素养不仅能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扩展研究范围,而且还能对学习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永远保持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时时处处密切关注与人们日常生活、学习、 工作相关的最新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并按照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意愿自觉、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

5、断改善、调整、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高职高专学生中进行信息素养培养显得尤其必要。3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具体措施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课,对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非常重视。但计算机应用基础只讲授对计算机的认识、计算机的基础操作技能和简单的编程能力能等方面的知识,这只处于信息技能层次。许多学生虽然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但对计算机还是很陌生,不会应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也没有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意识。如何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全局出发,要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培育和发展。具体对策

6、如下:(1) 增强领导的信息意识,提高教学主管部门对信息素养的认识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校领导及教务处等教学主管部门对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学校对组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讲座、培训等活动不够重视,没有提升到教学计划和要求中来。学校应组织图书馆、电教中心、网络中心等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人员,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2) 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以保证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师资水平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信息的吸收者和传递者,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而如今多数教师还没有意识到信息素养是教师素养之一。一个教

7、师若不能及时获取该学科发展研究的新信息,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甚至还会把一些已经过时的观点传授给学生。一个自身缺乏求知欲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中,探索信息时代教师职业培训的新模式,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尤其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更新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探索适合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们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有很强的信息意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传授和强化学生信息意识,引领学生正确利用和使用信息,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创新

8、的意识,在应用信息技术中形成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提供重要支柱通过校园网络促进学生精神的健康发展,学生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对自我意识、潜能和自身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身的求知欲,能够试图用网络中得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意向,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和发展。通过校园网络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主要包括利用网络培养交流、合作、理解的基本能力,培养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渐增的参与意识,对自己集体、学校、生活的社区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通过校园网络促进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主要包括通过网络辅助学习,在利用

9、计算机和网络辅助学习的过程中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培养推理能力、调查能力、创造能力、评价筛选能力。通过校园网络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主要包括学生主动地或被动地(在教师安排的网络教学中)理解对与错、懂得关注他人、作出负责任的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4) 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高职学生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培养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信息能够有特殊的、敏锐的捕捉力,能够从大量的基至平常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2)对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有价值的信息保持足够的专注度,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一

10、种习惯性倾向。(3)增强对信息的批判能力,能够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握信息的内核,对信息进行创新。因为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学生,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学习,如何组织知识,如何寻找信息和利用信息,为将来的工作或制定决策所需的信息。(5) 加强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提升信息道德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在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等最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教育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有关的规定,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和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杜绝计算机犯罪,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增强他们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

11、力,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和诱惑,准确合理地辨别和使用有用的、健康的信息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6) 开设文献检索课,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一门科学方法课程,其基础性、实用性都很强,可以为任何一门课程学习服务,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文献的基础知识,学会常用检索工具及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能快捷有效地获得并利用文献信息。将文献检索课与学生的具体所学专业相结合,把获取信息的方法运用到专业课程的深入研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促使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具体化。另外,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自身在信息资源提供、

12、信息查询、信息网络、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具有掌握知识情报的意识,具有快速检索电子文献的能力,以便及时获取与利用文献的自主研究能力。总之,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目前还存在大量的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地开展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本文出自: 计算机毕业网1 苏晶谈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内涵及评价标准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2 孙玉洁,孙玉红,刘芳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国西部科技,2007,(9).3 刘成新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1).4 陈丽春,谢安俊加强信

13、息素养培养的教育改革探索J未来与发展,2004,(5).5 张华浅谈职教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9). 摘要: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考核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解构轻综合、重功能轻应用、重结果轻过程、重经验轻创新的缺陷,使用考生自举、分模块、项目式的考核模式较好地克服传统模式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计算机基础;考核模式;应用能力目前,国内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模式五花八门,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方法。许多学校的考核方法并不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的课程特点,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采取一种新的考核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

14、人才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考核模式及其缺陷综观国内中小学、高校和社会考试机构对计算机基础的考核,主要采用了两种考核模式:一是笔试,即使用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通过试卷对被测试者进行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考核;二是上机考试,或称操作考试,通过计算机对被测试者进行一些操作方法和操作过程的考核,许多软件把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题型也纳入计算机考核中,其实质还是一种笔试。这两种考核模式之所以被采用,其好处在于一张试卷、一个考试软件能够同时对成千上万的人进行考试,能够大规模进行,更多使用机器评卷,评分标准容易控制、评分结果容易统计。但是,考核的目的是对被测试者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检验,同时,通过考核,促进考生的学习,提高考生的应用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两种考核模式明显存在着以下缺陷:(1) 重理论、轻实践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中英文输入方法,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的能力,其重心在于培养应用能力,考核时应该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目前主要使用的两种考核方式明显不足。(2) 重解构、轻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