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4904692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迁兼谈四省新课改高考的共性【摘 要】山东省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省份之一,也是一个高考大省,理清山东省高考改革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改革的深入。山东省的高考自恢复以来也发生着细微或巨大的变化,科目设置也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不断调整,一直到2007年的新高考方案3+X+1。总结新课改高考对于高考改革的良性发展有所裨益。【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新课改山东省作为一个高考大省,在高考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理清山东省高考改革的发展脉络有助于高考改革的深入进行。一、高中新课改前的山东省高考改革1977年8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此次决定高考于1977年第四

2、季度举行,由各省、市、自治区和高等学校设立招生委员会及招生办公室等机构领导招生录取工作。1978年夏季正式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统一高考给所有考生提供的平等竞争权利,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形成了浓厚的向学风气,使整个社会“由乱而治”,为政治、经济的各项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山东省的高考恢复和改革工作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迈开了改革发展的步伐。其高考科目改革情况列表如下。 1977年以来山东省高考科目设置的变化 年份高考科目1977年理科:政治,语文,数学,理化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史地1978年理科: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报考外语专业的加

3、试外语1979 1980年理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1981 1986年理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文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有关院校和专业加试生物1987 1993年理工农医类: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文史类: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1994 2001年理工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2002 2006年理工类: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文史类: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在考试科目设置的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到,从1977到1987年,高考科目的设置一

4、直在调整中:逐步在文理两类中增加了外语科的考试,在理科中逐步增加了生物科的考试。山东省在高考科目的调整上比较慎重,于1994年采取了 “3+2”的考试科目设置。1999年2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3+X”科目设置方案,这次改革是历次科目设置变革中变化最大的一次:它不再采用全国统一的、有固定科目组合的科目设置方式,仅对全国必考的三门科目作了规定,其余的科目设置都由高校自己掌握。作为一个考生大省,山东省在高考实行“3+X”的问题上比较谨慎。2002年,山东省正式实行“3+X”的高考模式。也是从2002年开始,外语考试开始增加听力,并计入总分

5、,打破了外语考试的无声状态。随着改革发达不断加大,2005、2006年山东省在继续实行“3+X”考试方案的同时,语文、数学、英语3科首次自行命题,其他科目由教育部命题,即“X”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仍使用全国卷。二、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的山东省高考改革山东省2004年秋季进行高中新课改,2007年是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山东省2007年高考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推行“3+X+1”的自主命题模式,“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外语不分文理科,数学分文理科。各科试卷分卷I和卷II,卷I是必做题,以选择题型呈现,主要考查必修内容;卷II以非选择题型

6、呈现,语文试卷必做题目和选做题目共存,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X ”即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文、理综合卷II部分也出现选做题目。“1”即基本能力,其中,必做题主要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选做题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涉及两个领域的必修内容。文史方向的考生只做科学部分的题目,理工方向的考生只做人文

7、与社会部分的题目。基本能力的考核旨在考查学生的宽基础与文理均衡发展的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卷II引入了选做题,试卷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基本能力测试是山东省新课程高考的创新之举,是山东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在普通高考中首次增设的考试科目。在高考中进行基本能力测试,在全国也是第一次。三、高中新课改高考的共性总结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份所实施的高中新课改,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新课改高考具有借鉴意义。四个实验省份虽然采取的具体措施有所不同,但在指导思想以及科目设置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共同之处。第一,

8、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2007年新课改高考科目设置,在统一性的基础之上体现了多样性的特征。四个实验省区均依据教育部规定的统一考试大纲采取自主命题方式,将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干课程作为必考科目,在必考科目的基础上设置不同选考科目和选做题目,为每个考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和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和学科倾向展示个性与潜力,表现出对考生不同个性的尊重。第二,文理综合性明显增强。实验省份的新课改高考虽然仍按照文理科分别设考,但是文理交融、文理互补的特征已经明朗。山东省的基本能力测验、广东省的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海南省的文、理科考生分别加入一定比例的理化生、政史

9、地等会考成绩都体现了全面综合考查学生能力的特征。随着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单纯的专才培养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日渐明显。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选拔也已经由“专才”标准转向“通才”标准,所以,为了选拔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多功能人才,高考科目的设置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三,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录取参照,选才标准从一元到多元。四省区不约而同的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照,并力求在评价中做到公正、客观,以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选才模式。如,海南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了课程评价,在思想道德、学习能力、时间能力、体育、健康、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将评价主体落实到学科老师,以避免仅由班主任独自评价可能因主观而出现的偏颇。广东高考新方案还将以写实性文字表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高校录取参考的依据之一。只有实现选才标准的多元化,才能促进学生朝着全面、健康、生动活泼的方向发展,才能使其具有个性、富于创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参考文献】1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7.马建雯、肖娟群.五省区高考新方案述论J.湖北招生考试,2007,2(下半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