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Word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903805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文学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宋文学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宋文学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宋文学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宋文学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唐宋文学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宋文学Word(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评辛弃疾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军事将领,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

2、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辛弃疾是现代所最推尊的爱国词人。他的作品,到处洋溢着忧国的伟大抱负,原是不特意注重技巧的。他爱使用大开大阖,纵横驰骤的笔阵,常是抓着一大堆的历史故事,层层叠叠地累积起来,好像不相联属似的;再凭他那一腔豪气和一枝健笔,把散乱满盘的珠子一个劲儿地贯穿了起来。他这种不拘常格的结构,也是其他词家所难办到的。【宋四家词选】上半阕北都旧恨,下半阕南渡新恨。【艺蘅馆词选丙卷】贺新郎词,以第四韵之单句为全篇筋节,如此句最可学。【人间词话卷下】稼轩贺新郎词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

3、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辛词惯用大开大阖,纵横驰骋的笔阵,大量累积历史故事,再将之贯穿起来,在宋词中独成一格,不落俗套。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翻译:听着绿树荫里鹈鴂叫得凄恶,更令人悲伤不已。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刚住,杜鹃又发出“不如归去”悲切的号呼。一直啼到春天归去再无寻觅处,芬芳的百花都枯萎,实在令人愁恨、痛苦。算起来这桩桩件件也抵不上人间生离死的痛楚。汉代王昭君骑在马上弹着琵琶,奔向黑沉沉的关塞荒野,更有陈皇后阿娇退居长门别馆,坐着翠碧的宫辇辞别皇宫金阙。春秋时卫国庄姜望着燕燕双飞,远送休弃去国的归老。汉代名将李陵身经百战,兵败归

4、降匈奴而身败名裂。到河边轿头送别苏武,回头遥望故国远隔万里,与故友永远诀别。还有荆轲冒着萧瑟秋风,慷慨悲歌无尽无歇。啼鸟若知人间有如此多的悲恨痛切,料想它不再悲啼清泪,而总是悲啼着鲜血。如今嘉茂弟远别,还有谁与我饮酒共醉赏明月?辛弃疾的另一阕贺新郎(赋琵琶)词,也是用的这一手法: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凉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稼轩长短句卷一这词除发端“凤尾龙香拨”五

5、字点明一下题目外,就只把历史故事抓了一大把,凭着一股傻劲,一气赶下,直到“千古事、云飞烟灭”,把前面一大堆东西用力一扫,好像清扫战场似的,顿时出现一番壮烈气象。挺接“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收缴全文,又和发端“霓裳曲罢”二句遥相映射,再用“弹到此,为呜咽”作结,波澜是异常壮阔的。辛弃疾的这首词大约作于他闲居铅山期间。茂嘉是他的堂弟,其事迹未详。张慧言词选以为“茂嘉盖以得罪谪徙,是故有言。”这首词的内容和作法与一般的词不同,其内容方面几乎完全与对茂嘉的送行无关,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形式方面,它又打破上下片分层的常规,事例连贯上下片,不在分片处分层。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作者平时

6、胸中郁积事多,有触而发,非特定题目所能限制,故同类事件纷至涌集,而不为普通的诗文格式所束缚。词的开头几句:“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采用了兴与赋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说它是“赋”,因为它写送别茂嘉,是在春去夏来的时候,可以同时听到三种鸟声,是写实。鹈鴂,一说是杜鹃,一说是伯劳,辛弃疾取伯劳之说;说它是“兴”,因为它借闻鸟声以兴起良时丧失、美人迟暮之感。伯劳在夏至前后出鸣,故暗用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意,以兴下文“苦恨”句。鹧鸪鸣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鹃传说为蜀王望帝失国后魂魄所化,常悲鸣出血,声像“不如归去”。

7、词同时用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形成强烈的悲感气氛,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接着“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上下文转接的关键。它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一比较,以抑扬的手法承上启下,为下文出的“别恨”作了铺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两句,有人认为写的是两事:其一指汉元帝宫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离开汉宫的事;其二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汉阙”,幽闭长门宫。也有认为只写一事的,谓王昭君自冷宫出而辞别汉阙。今从多数注释本作两件事看,“看燕燕,送归妾”,写的是春秋时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妾戴妫生子完,庄公死后,完继立为君。州吁作乱,完被杀,戴妫离开卫国。诗经邶风的燕燕诗

8、,相传即为庄姜送别戴妫而作。“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引用了汉代另一个典故。汉李陵抗击匈奴,力战援绝,势穷投降,败其家声;他的友人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节不屈。后来苏武得到归汉机会,李陵送他有“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之语;又世传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长当从此别”等句。词人又借此暗讽当世降金之人。“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写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传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荆轲临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上这些事都和远适异国、不得生还,以及身受幽禁或国破家亡之事有关,都是极悲痛的“别恨”。

9、这些故事,写在与堂弟的一首送别词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沉重、悲壮之情。“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又是承上启下的两句。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省力的铺垫。“谁共我,醉明月?”承上面两句转接机势,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点破题目,结束全词,把上面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有此两句,词便没有脱离本题,只是显得善于大处落墨、别开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不愧为宋代一代文豪!辛弃疾的这首词,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气氛强烈外,还得力于它的音节。它押入声的曷、黠、屑

10、、叶等韵,在“切响”与“促节”中有很强的摩擦力量,声如裂帛,声情并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评此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反映了古人对此词的推崇。苏轼是中国文学星河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大部分词以清旷的风格,在词坛和词史上独树一帜,成为后世说不尽的话题。他在清旷词中以令人称道的艺术手法表达了丰富的主题思想,清旷词风的形成,是由苏轼主客观的各种原因造成的。 在苏轼的文学生涯中,作词三百余首,它们奠定了苏轼在中国词史和文学史上地位。他突破传统创造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打破了婉约风格一统词坛的局面,促成了词坛的百花齐放。 大凡成就伟大的作家,风格总是多样的,不会定于一尊。作为一个具有天才

11、气质的大家,苏轼的创作风格体现到词上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这无碍于把苏词的基本艺术风貌概括为“清旷”。虽然他被奉为豪放词的鼻祖,我们也不否认豪放词在苏轼词中的份量和影响,但是苏词中严格意义上的豪放词数量终不太多,因而很难把豪放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而那些数量倒是颇多的婉约词,其中虽不乏佳作,但终究是继承多于创新,更不是他首创和独有的,故尔也不能成为主导风格;其余的大部分词的意境、形象乃至于语言都有一种清旷的基调,属于清旷风格,并且这种清旷风格往往还渗透到他的其他风格中去,以至于他的豪放词也偏向于旷,甚至婉约词也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旷语,因而这种风格更成为苏词的主要风格,更能代表东坡气质。王国维的概括则更为精炼:“东坡之词旷”1,尤其是这些清旷风格的词中传达出的旷达情怀与词人自身的胸襟怀抱最为契合,即“东坡之旷在于神”2,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苏词最鲜明的个性特征就是清旷,而且这是一种真正的纯粹的清旷,这几乎是他独有的,因此,这种清旷风格可以成为苏轼的“防伪标志”,其他词人无论怎样模仿都无法达到。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