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490259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楼梦读后感00字篇一: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第一次接触红楼是在我刚上初中时期,作为我小升初的礼物。红楼梦中,在众多神采飞扬、个性特征鲜明、充满血肉与情感的女性当中,两位女主角薛宝钗和林黛玉可谓平分秋色。两位女主在和贾宝玉的爱情纠葛中,尽管宝钗在贾府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权威人物贾母的首肯同意下,李代桃僵替代黛玉与宝玉圆房成亲,确立了荣国府二奶奶的地位;而黛玉因相思病卧床榻到无望分高断痴情,忧郁悲愤殉情而死,一缕香魂绝尘而去,给后世的为读者留下无可奈何的辛酸和遗憾。就好像鲁迅所言:悲剧确实是把美妙的东西消灭给别人看。 当时迫不及待的、如饥似渴的就把它读完了,书中黛玉的纯真和

2、宝钗的世故构成鲜明的比照。在当时的我的世界观里,黑确实是黑,白确实是白,不存在灰色地带。能够说我一下就喜爱上了黛玉,喜爱她的真性情,喜爱她的风华绝代;而相关于宝钗厌恶她的事故,厌恶她的做作。而在现在回想起来,不禁为年少青春的我感到好笑和可爱。 随着年龄长大和思想成熟,现在又一次看红楼却有了不同发觉。假设黛玉与宝钗穿越到现代,谁又更能立足于当下呢?同为大家闺秀,二人容貌出众、才学相当,但二人性格截然相反。在世人眼中,黛玉虽生性多疑敏感苛刻,但是能够看到她的一言一行都透露出一个真字。相比之下,宝钗的温顺敦厚大方,却总个昂人感受做作造假之姿。假的东西总不及确实能够打动人心,黛玉的真心能够掩盖她的性格

3、瑕疵,宝钗的假意那么遮住她在其他方面的光芒。但是,确实是如此吗? 黛玉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又是书香世家,然父母相继去世只能与龙蛇混杂的荣国府看别人的眼色生活,因此她的孤高自诩、目下无尘更源于她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假如说书香世家讲究满腹书、诗词歌赋,那么皇商讲的那么是生意人际的交往。宝钗生于如此的皇商家庭,学到的是人心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在如此的家庭中长大还有着和黛玉一较高低的才华,着实不易。宝钗奉行中庸,重现实讲实际。宝钗明白得明哲保生,窘境中不忘给本人留有生存的余地。宝钗在评画世说过:该藏得要藏,该露的要露。而黛玉凡事由着本人的性子来,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往往一时口快与人发生矛盾与误解,为

4、本人埋下祸根。 在当今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一个人走的更远。黛玉才华横溢,风华绝代,所以让人怜惜,然宝钗大气也让人折服。她温顺贤淑,言辞慎重,态度谦和,宽容大度。她能够对本人喜爱的亲近,对本人不喜爱的也不会断人回绝,这正是当今大多数的我们要学习的。说宝钗圆滑也好,工于心计也罢,她却实是体贴入微、擅长观察,而且她出事不张扬,春风细雨般协助了非常多人。她对香菱的庇护,对史湘云的大方仗义,对邢岫烟的体贴相助,以及对黛玉的殷殷教诲。她用本人的方式协助她人,只是所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尽管有些时候人们会更同情弱者,但生活是世故的,唯有坚强独立才能活下去。毕竟职场是强者的天下,适者生存是社会的淘汰法那

5、么。 蔡志华篇二:红楼梦读后感300字 红楼梦读后感000字 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阅毕,竟无言以对,没了办法。欲哭无泣,实感空虚,好像被人将灵掏了去。曹雪芹终究是何许人也,竟能写出此千古绝唱?“还泪”之说,引出此风流孽帐。不知多少痴男怨女,梦断红楼,泪洒黄泉。曲尽人散,曲中所唱之人,又有谁逃出这宿命的安排? 真不明白该说什么好?红楼梦实是梦一场,噩梦一场。 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伤,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那么亏,水满那么溢。”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

6、隋无一幸免。周围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因此人生给予的感受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遭到成功到来时的欢乐?假设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能够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说到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就不得不题,功名利禄。记得第一回中,士隐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甚切,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头来依然得死。下一世,谁理

7、你是秦始皇,依然汉武帝。更别提其别人,“咨询古今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假设不提,钦敬,从古至今,那些著名的贪官奸臣,吕不韦、秦桧、吴三桂、鳌拜也是万古留名。事实上他们的才智,胆识,以及那种不畏惧命运的胆魄,也有可取之处。命运最终给他们的安排终究是残酷的,死讯换来了呼天抢地的喝彩声,死后还招人恶骂,这是他们的悲伤,也是那个社会的悲伤。难道这确实是正义与罪恶的标准吗? 事实上,正义与罪恶的标准依然非常模糊的。我能够说,“人各有志,只能说他们树立了不科学的人生观。”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一定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可耻,也许他们像楚庄王,三年沉迷于酒色,是别有用心,我们也许只是让历史蒙蔽了双眼,尽

8、管可能性极小,但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办法,毕竟这些都已成过去,无从考证我甚是欣赏他们关于神说以及命运的无所畏惧,即便是现今社会,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满命运的安排,能挑战命运。想想社会之中,大多数人们还希望圣人、神仙的出现,从苦恼将他们挽救,以此说来大概还不及这些贪官奸臣。那这些贪官奸臣错在哪儿?失败在那儿?-我想应该是,想得不够长远。就好像吕不韦,得到了皇位又怎么样?也许会更觉空虚,到头来终免不了一死。“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说来岂不是什么都别做,做什么终究都依然在替别人做嫁衣裳。事实上不能这么想,人这一辈子,非常多事是无可奈何的。我个人觉得,人这一生,概括起来就三字“活下去

9、”。什么都不做怎生活下去?什么都是需要代价的,你学习,换来好的工作;你工作,换来生活需要的钱。钱让人过好日子,没有钱是活不下去的。忽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认为前乃污浊之物,即是污浊之物,为何还要用他?即是污浊之物,为何还需靠他活?我不觉得钱是什么污浊之物,钱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因此才让它蒙羞。“功名利禄”,只是换取钱的手段罢了。人生在世,只要赚钱是为了让本人活下去,而贪污确实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将别人用代价应换来的东西据为己有。假设是用正当方式,让本人活得更好,没什么不对,即便在别人眼里显得豪华,又怎么样,这是用代价换来的,是付出过后得来的,是一点点赚来的,本就为了让本人活得更舒坦,豪华

10、点也是自愿的,没什么不能够的。因此为了活下去,要赚钱。假如总想着是为别人作嫁衣,索性都别活了。毕竟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看破红尘的生活。既然有许多事都放不下,就别放下,糟踏了光阴。“圣人”也需“凡人”衬。 关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满的。”确实,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平日也是叛逆角色,整天只想一展才华,违背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平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

11、寻苦恼,气死了。可细细思考,她平日多疑,即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爱,她最终也是无法无法摆脱父母之命嫁于宝玉,最终独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觉得有些惋惜,“金簪雪里埋。”再说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假设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我的办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像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禄吗?”是啊

12、,细度之,关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最好的结局。他已淡薄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让历史重演,看着本人的后代再来上演这“红楼梦”吗?他看似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业已不能束缚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和尚,那确实是为本人,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牵挂,看尽红尘。那人还对我说,“做和尚的有两种,一种是为了躲避,还有一种确实是为了面对。”我想躲避的那些确实是“看错红尘”的,而面对的才是真正“看破红尘”的。现在才发觉,看完红楼梦最大的感受不是空虚,也不是茫然,而是史无前例的平静,心的平静。这才深入体会“心如止水”的感受第一篇:看红楼,含笑的悲剧 我不得不感激续者高鄂,尽管他在非

13、常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依然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非常好非常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爱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关于黛玉如此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依然幸福的。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由于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因此,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但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非常凄惨,一点也不浪漫

14、,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如此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如此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如此写,他最终让黛玉非常庸俗的指天愤怒,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傲慢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那么以她的脆弱,估计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事实上非常少,谈不上保护与抚慰,他本人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因此在他周围,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因此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

15、。宝玉本人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所以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如此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爱孤单的女子吗,不管如何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凄惨的。况且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依然个咨询题。 假如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如此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洁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单独生,单独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我不断疑心宝玉并不是由于黛玉而离开贾府的,否那么他不会娶宝钗。他最终的出世是由于他的世

16、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终于明白他的斗争,他的思想事实上全部是依附着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么思想啊,斗争啊,统统没了,他不得不离家出走,也许是为了避祸。能够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托袭人的救济,然后她所以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单独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宏大的咨询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估计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依然一走了之,这是非常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关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照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青年以后,宝玉也许会忽然发觉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觉周围的袭人竟好像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事实上爱情确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