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90237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6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2. 了解巡游依次,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酷爱大自然的情感。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4. 领悟移步换景的游记特点,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详细形象的表达方式。重点难点1. 学习按巡游依次记叙的方式和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2. 指导学生运用常见的事物,结合自己巡游的感觉,把景物特点写详细,使人身临其境的表达方式。教学打算老师搜集有关表现祖国大好山河的风景图、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做成ppt课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读课文、认生字、标自然段,制作作者

2、巡游过程示意图,现场用展示台予以展示呈现。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祖国的山川秀美,到处都有迷人的景色。瞧,这是哪儿?(课件出示厦门鼓浪屿图片)这迷人的风光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文: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再看看老师家乡的一处美景(课件出示江西庐山图片),你看到这样的景致,能像老师刚才一样想起怎样的诗句呢?谈话时,课件出示画面,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并结合已学的诗文表达情意。二、揭示课题,反馈预习,整体感知1. 出示图片,揭示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2. 点明体裁特点,介绍游记是记叙旅行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板书:游记)3. 结合课前预习,反馈预习成果,学生出

3、示制作的作者巡游过程示意图,比照课文,相互沟通探讨。小结: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通过预习,我们了解了作者巡游双龙洞的依次。交待游程(板书)是游记的一大特点。所到之处,叶老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独特的感受呢?(板书:见闻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随着叶老到字里行间去游历一番。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双龙洞”得名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学习生字新词,留意“浙、蜿”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词语)浙江 臀部略微 额角 蜿蜒3. 指导学生结合汉字形声字构字法,理解“蜿蜒”的词义,并引导学生结合旧知,联系生活,学会运用“蜿蜒”。4. 读课文句子“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

4、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引导学生感悟“双龙洞”得名的由来。四、精读课文,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一)找出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见闻及感受1.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作者游双龙洞的?(4 -7自然段)2. 默读,思索:4-7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点,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名答。(板书:外洞、孔隙、内洞)最令你新奇难忘的是哪儿?(孔隙)(二)重点感受“孔隙”特点,学习表达方式1. 指名读,全班学生边听边思索作者是如何写出孔隙特点的。2. 理解“孔隙”词义,再借助图片揭示孔隙的特点:窄小(板书)3. 深化文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特点的。要求学生专心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

5、子。课件出示句群1: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作者用常见的事物详细写孔隙的窄小。)课件出示句群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略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用自己巡游的感觉详细写孔隙的窄小。)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游客,仰卧小舟,工人拉着绳,帮助你穿孔隙,过水道,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指导朗读句群:我怀着新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渐渐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

6、和上方的山石好像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略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师生共同小结写法:叶老没有干脆点明孔隙的窄小,而是用常见的事物和自己巡游的感觉,把景物的特点写详细,使人身临其境。4. 读写互动,迁移运用。出示几幅图:海洋馆、吊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仿照孔隙的写法,写出自己游历的感受。师生沟通、反馈。5. 梳理游记内容,发觉构段特点。找找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从表达方式上,你发觉了什么奇妙?(条理清楚,体现了巡游过程)师生沟通总结:在过孔隙时,叶老按巡游依次,将见闻、感受,生动详细地记录下来,使人身临其境,这就是游记的典范。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2一、课前解析记金华

7、的双龙洞是本单元的其次篇精读课文,文章以巡游的依次,写出了叶圣陶巡游金华双龙洞的经验。本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按巡游依次写景的写作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要写出重点景物的特点。关注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他是现代作家、教化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16年,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关注写作方法:文章根据巡游的先后依次,记叙了作者巡游金华双龙洞的过程,依次介绍了去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状况。全文线索清楚,依次显明,重点突出,对学生学习“按肯定依次写景”有借鉴

8、价值。关注词语:突兀森郁、蜿蜒、器用、名目、上源,这些词语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须要老师进行讲解,可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写生字15个,其中“臀”字笔画多,须要老师重点指导。9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可以分组进行比较,“杜、陆、端、源”是左窄右宽,“鹃、郁、移、额、乳”是左右等宽。二、教学目标1.相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会写“杜鹃、气概”等15个词语。2.理清作者的巡游依次,了解按巡游先后依次写景的方法。3.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晰的。三、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按巡游先后依次写景的方法。2.了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晰的。四

9、、课前打算多媒体课件五、课时支配2课时第一课时1.相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会写“杜鹃、气概”等15个词语。2.理清作者的巡游依次,了解按巡游先后依次写景的方法。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老师导入:上节课我们跟随巴金爷爷一起感受了壮丽的海上日出景象,学习了“按改变依次写景”的写作方法。这节课我们将和作家叶圣陶先生一起走进金华,走进奇妙的地下溶洞。(板书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出示课件1:2.老师引导: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者叶圣陶。请你自己读一读。出示课件2:3.老师引导:叶圣陶为什么被“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呢?他的文章又有怎样独特的魅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0、(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快速引出课题,通过介绍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二、初读文本,扫除阅读障碍1.老师说明要求:自由读课文,标记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借助字典进行理解。时间4分钟,起先吧!出示课件3:学生自主阅读。老师组织沟通:同学们读完了吗?文章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生疏的词语,请同学们说一说是什么意思:突兀森郁、蜿蜒、器用、名目、上源。学生沟通共享,老师点拨。出示课件4:2.老师引导:文章共有8个自然段,接下来请同学分段把文章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文,共找两组)学生分段朗读文章,老师适时评价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认读生字词、指名读等环节,扫清了学生的阅读障碍。)三

11、、整体把握,理清结构1.初读课文,梳理脉络。老师启发思索: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写了叶圣陶爷爷在巡游金华的双龙洞时所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就请你默读课文,试着找一找作者是根据怎样的依次介绍双龙洞的?把课后第一小题中的路途图补充完整。(时间两分钟)出示课件5:老师引导:同学们读完了吗?谁来说一说?预设: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叶圣陶爷爷是根据巡游的依次介绍双龙洞的。他的巡游路途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老师适时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巡游依次)2.默读课文,分出层次。老师启发思索:再读一读文章,你能比照着路途图,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说一说每段主要写了些什么吗?预

12、设1:我认为文章的2-3段介绍的是去双龙洞的路上所看到的景色。第4自然段描写的是洞口,第5自然段描写的是孔隙,第6-7自然段在描写内洞的景物,第8自然段是描写作者出洞。预设2:我认为第4自然段除了描写洞口外,还描写了双龙洞的外洞。老师追问:那课文的第1段在写什么呢?预设3:第1段交代了作者巡游双龙洞的时间和地点。老师点拨并启发:作者根据巡游的先后依次,分段依次介绍了所看到的各处景物。第1段交代了巡游双龙洞的时间和地点。第2-3段描写了去双龙洞路上的见闻。第4段依次写了洞口和外洞。第5段重点描写了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孔隙。第6-7段描写了双龙洞的内洞。最终第8自然段简述了作者出洞的状况。我们可以很简

13、单的找到各处景物所对应的段落,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找到的呢?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出示课件6:预设:课文中写到“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慢慢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走进去这是外洞”“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这就到了内洞”“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我是从这些句子中发觉的。出示课件7:老师引导思索:同学们找的特别精确,请你再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这些介绍行踪的句子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预设1:这些句子能够让我们看到叶圣陶爷爷巡游的路途。老师补充:是的,这些句子是过渡句。叶圣陶爷爷根据巡游的依次,依次对双龙洞的各处景物进行了介绍

14、,使文章的脉络特别清楚,透过文字我们仿佛就在跟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巡游。3.找出重点描写老师引导思索:在描写双龙洞各处景物时,叶圣陶爷爷所用笔墨一样多吗?有没有重点描写哪处景物?预设1:我认为重点描写了路上的景色。预设2:我认为重点描写了孔隙和内洞。老师启发思索:我们读一读关于这几处景物的描写,你们觉得哪处景物更有特点,留给你的印象更深?预设:我觉得孔隙和内洞最有特点,孔隙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老师讲解:是的,叶圣陶爷爷重点描写了孔隙和内洞,其中对于孔隙的描写更是让人觉得印象深刻。当你在写作时遇到所要描写的景物许多的状况时,也可以选择一到两处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景物重点来写。4.感受文章线索老师提问:文章中提到了很多自然景物,有一个景物反复提到了多次,你发觉了吗?预设:我发觉作者反复提到了泉水。老师启发思索:真聪慧!请你找一找文章中关于泉水的描写,看看泉水是在沿着怎样的路径流淌?你又发觉了什么?(给生3分钟时间)学生独立思索后,进行全班沟通,老师出示文章中关于泉水的描写。出示课件8:预设:我发觉作者所描写的每一处景点都提到了泉水。作者说它的上源是在石洞里,顺着左边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流过外洞,流出洞口,始终流往山下。老师启发思索:这样的依次和作者的巡游依次有什么不同?预设:泉水流出的方向和作者巡游的方向是相反的。作者是从山下往山上走,从外洞往内洞巡游,而泉水是从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