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剥蚀观五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887519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岁月剥蚀观五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岁月剥蚀观五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岁月剥蚀观五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岁月剥蚀观五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岁月剥蚀观五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岁月剥蚀观五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岁月剥蚀观五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岁月剥蚀观五色浅议敦煌壁画的“残缺美”及其在当下文化释读中的意义蒋晓溪期刊名称】天津美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2页(P49-50) 【作 者】 蒋晓溪【作者单位】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正文语种】 中 文在我们当代人熟悉的文化图像当中,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总是以绮丽的色彩、生动的造型、丰富的故事、精巧的图案等等引人赞叹。而我在欣赏和学习这些壁画的时候,则注意到敦煌壁画的一种残缺美,也就是壁画表面剥落和变色的部分带来的特殊效果。这种视觉效果很吸引我,给我带来和别人不同的关于敦煌的文化图像, 这种剥落和斑驳的效果也对我学习壁画和艺术创作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岁月的力量

2、, 造就了浑然天成的妙笔,它剥蚀了浮华,呈现出或许是本真才有的那种“痕迹”。 要了解这种独特的美,我们就要先了解敦煌壁画本身的特点。敦煌壁画在色彩上继承了中国画浓墨重彩的风格。大量运用强烈而稳健的色彩,以 红色、赭色、黑色、白色、黄色和绿色等为主色调,这正符合了中国传统的“五色 说”。中国绘画的“五色体系”建立在“五行”基础之上,东为“木”主青色,南 为“火”主赤色,中为“土”主黄色,西为“金”主白色,北为“水”主黑色,这 样“青、赤、黄、白、黑”与“木、火、土、金、水”建立起了一组空间(方位) 与色彩的对应与连接关系,即“五色体系”。而敦煌壁画大量地使用这些颜色,层 次丰富,色彩绚丽大胆,十

3、分鲜明有力。通过这些色彩反复地调和渲染,不仅极大 地丰富了画面,也提高了敦煌壁画整体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有“在敦煌可取绘画 之灿烂”之说。而敦煌壁画在不同时期色彩倾向也是不同的,北魏时期就以红色为 主,隋代以红色和石青、石绿为主再配上白色,唐代则采用各种晕法以及运用朱红 色和土红色,至五代敦煌壁画褪去了鲜烈的色彩,画面结构以线、墨为主,色彩为 辅。从造型和技法上说,中国传统绘画是以意象造型。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意象 造型,夸张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而敦煌壁画在不同的 时期,造型上也是区别很大的。早期的敦煌壁画,造型与现代绘画的感觉很像,夸 张变形,大胆狂野,不拘于实物

4、,造型厚重,手法简朴。后期的敦煌壁画更为精细 飘逸,华丽宏大。更丰富地运用线描的方法,线也在造型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敦 煌壁画的定形线是比较严谨的,早期的铁线描,秀劲流畅,用于表现潇洒清秀的人 物。唐代流行兰叶描,中锋用笔,圆润、丰满、敦厚,外柔而内刚。它的线条具有 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现力,能够以简练的笔墨,塑造出个性鲜明和内心复杂的人物形 象。敦煌壁画全面地继承了这个传统,并适应创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刘勰 曾经说过,“豫入声貌夸饰恒存,“莫不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也”。夸 张是对现实生活形象合乎规律地增大或延伸而创造合乎理想的形象,如第 257 窟 九色鹿王本生(图 1)中的鹿与马,脖颈

5、弯曲,嘴部低到胸前,腿部极细,没 有明显的关节,这并不符合真实的马和鹿的形象,但是经过这样的夸张造型之后, 那种步履轻盈、风姿飒爽的动感更加强烈。线条作为传统中国画的手法,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很高的成就。在敦煌这个混合多民族文化的地区里,结合这个地方的本土艺术,最终磨合出来这 种中西晕染法。以大胆奔放的笔触,根据皮肤大面积分块,进行晕染,并以白粉涂 抹鼻梁和眼球,以表现隆起的部分。使人物的面部和身体在明暗的变化中体现出立 体感、体积感,具有很强的节奏和韵律,极富生命力。如北魏第 254窟的降魔 变(图 2),正中的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深入禅定,即将成道。画面 线描秀劲圆润,凹凸法晕染细腻柔

6、和,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艺术夸张,对魔军 给以奇形怪状、丑陋狞恶的刻画,形成美与丑的鲜明对比。以主体式“异时同图” 结构,把曲折复杂的情节巧妙地组合在同一画面上,铺排有序,多而不乱,主题鲜 明。在从一般的文化图像中我们读到的是这样一种敦煌壁画,它的造诣和成果几近完美。 但是只有实地考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敦煌艺术珍品带上了岁月的痕迹,大 量的绘画特征模糊,色彩变得朦胧。材料上的制约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很多壁 画色彩变化很大,有些壁画表面已经剥落。耐人寻味的是,这种残缺的信息不仅没 有破坏敦煌艺术带给我们的“完美感”,甚至更增添了它的魅力。在临摹敦煌壁画 的过程中,我发现每幅壁画都或多或

7、少地存在这样的痕迹,参观洞窟时更是发现这 种痕迹十分明显。我又找到很多图片资料,参看了实际临摹和复原临摹的壁画图片, 了解了在壁画没有任何变化时的色彩和造型,从中仔细分析壁画各种剥蚀痕迹形成 的原因。材料的制约是壁画色彩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敦煌壁画的绘画颜色中含有铅 成分,经过时间上的累积导致铅产生化学反应,使原来的白色变暗。早期敦煌壁画 在色彩应用上和表现手法上是用同一色相、不同纯度的颜色相互调和,用于对人物 的晕染,表现人物面部的立体感及皮肤颜色主要采用的是天竺晕染法,还有一种色 彩晕染效果是由于自然因素,风和雨水的侵蚀和化学变化的作用。壁画的线条已经 模糊,很多已经与原来晕染的皮肤

8、变深之后融为一体。壁画上色彩的退却剥落,以 及深浅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一种历史的神秘感和朦胧感。在壁画中, 一般选择矿物颜料,如朱砂、石青、石绿、赭石、珍珠粉和高岭土等,和一些植物 颜料,如花青、胭脂、红粉、栀黄等。也有人工的颜色合成,如铅粉、银朱等。经 过时间的洗礼,植物颜料会渐渐褪色,而人工颜料会变色,于是很多白色、乳白色、 肉色的地方逐渐变成了褐色甚至黑色。有的画面看起来很粗犷,很像中国画的大写 意,在当时是由于另一种颜色覆盖着,画面是很细腻的。比如南北朝至隋代初期的 壁画中,人物肤色已近黑色或者铅灰色,隋代中期至元代的壁画中,人物肤色也近 似褐色。如北魏时期第254 窟北壁

9、的尸毗王本生(图3),画面石青和石绿 的部分,颜色还是很鲜亮,而多数人物肤色已经变成铅灰色,轮廓黑线也很粗,跟 变色较少的人物肤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原本一样肤色的人物由于这种变化呈现出 不同的面貌,更加生动富有趣味了。在使壁画颜色发生变化的因素中,也有很大部分是人为的因素。由于敦煌莫高窟的 对外开放,到莫高窟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逐年增加。这样多的参观人数,使得洞 窟内的环境遭到破坏,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与氯铜、铅丹等颜料发生作用,使这些 颜料变色。呼出的水汽使壁画中可溶性盐溶解向壁画画面移动、蔓延,越积越多。 当洞窟干燥时,可溶性盐又在壁画颜料上结晶,这样就使壁画颜料受到污染破坏, 导致色相发生

10、变化,也会使壁画的表面脱落,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壁画容易产 生霉菌,严重污染了画面。再加上清朝光绪年间,王圆箓发现了敦煌壁画,之后一 些外国人斯坦因、华尔纳等,来敦煌把整幅的壁画剥落卷走海外,致使壁画严重毁 坏。时过境迁,今天的敦煌壁画已成为重点保护的对象,如,限制每天的参观人数, 在洞窟里放置温度湿度检测器,洞窟内不允许拍照,专门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领 游客参观,专家对壁画进行精细的修复,一些重要的特级洞窟不开放等等。在这多 重保护之下,过去的残缺和污损无形中凝固成为一种看得见的历史,经过岁月的洗 练,敦煌的文化形象更凸显深刻,洗尽浮华。壁画的变色和剥落不仅仅带给我们一种独特的欣赏感受,它

11、同时更启发着当代艺术 创作者重读文化历史和凝视自身。艺术家通过感受这种残缺的美,可以给自己增加 灵感,运用这种残缺的美,也能拓宽艺术创作的思路。创造不是凭空生成的,是在 原有的基础上的翻新和超越,尤其是中国画的创作上,中国画的艺术本质强调精神 性的文化内涵,强调视觉特性,必须以中国文化特质和艺术本质为前提。要表现当 代中国精神,画家必须重视文脉传承,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精神,又要具 有时代情感和智慧。而壁画的造型方式和这种历史感形成的剥落和斑驳,正好给当 今中国画创作以一种特定的激发。时间自然凝聚着一种视觉的力量,这种力量属于 生命的本真,传统的底蕴。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12、,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压力、挑战、诱惑、 迷茫等。尽管他们有着光鲜的外表,多彩的生活,然而隐藏在华丽外表下的内心却 十分孤独、惶恐。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日益增长,人们的精神世界也越来越匮 乏,常常迷失在物质的世界里,一时间没有了方向,沉迷其间,不愿意轻易走出来 他们享受着一份满足,一份迷茫,一份虚无缥缈的感觉。人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潜藏 在心中的情感,艺术家也借鉴这种残缺美的形式来表达自身的心理感受。而壁画剥 落的这种模糊感、斑驳感,这种残缺的形式美感,正好能够表现当今人们的这种心 理状态。这就给艺术家们一个崭新的创作思路,带给观者一种新的审美体验。敦煌壁画是非常丰厚的艺术文化资源,对敦煌壁画的学习,重要的是对其艺术精神 的理解,而不是客观表象的模仿。艺术是社会的产物,它每时每刻都在反映着每个 时代不同的生活,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去发现美,将更多生活中的美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将都市生活与创作更加美好地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