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872661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试卷(B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 订 线韶关学院20082009第2学期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院系_专业班级_ 姓名_ 学号_注:1、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2、试卷适应专业:师范本科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成绩签名得分一得分 阅卷教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大多数教育家认为,教育是在人类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根据人类的 社会生活需要 而产生的。2、世界上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理论专著是学记。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因而他们的职责是双重的。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德育方法叫做 说服教育法 。5、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叫 课外教育活动

2、(课外活动) 。6、班主任是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骨干教师,是班级的 和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7、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 主导_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8、“班级授课制”组织形式也叫“课堂教学”形式,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主要形式)。9、教育者根据一定的品德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品德表现予以褒贬、好坏判断的教育方法称为 品德评价法(评价法) 。10、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叫 癸卯学制 。二得 分阅卷教师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政治、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2、教学规律是客观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3、( )3、课外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补充,因而学校应重视和精心组织课外教育活动。( )4、中小学教师只要搞好教学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进行科研。( )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6、课程作为学校的教学内容,是由专家或行政部门规定的,与教师和学生无关。( )7、义务教育具有强制的性质。( )8、承认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势必否定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9、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教育好“优生”、“中等生”和“差生”等三类学生。( )10、不学习教育学照样能当教师,优秀教师不一定都学过教育学。( )三得 分阅卷教师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

4、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空线上。1、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叫做 A 。 A、说服教育法;B、榜样法;C、锻炼法;D、修养法2、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这表明教师运用了 D 教学原则。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3、关于教育的起源有四种理论,其中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叫做B。装订线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生活需要起源论。4、学生的发展,就其涵义而言,

5、是指 C 等两个方面的发展。 A、知识和智力;B、能力和个性;C、生理和心理;D、学习和劳动5. 终身教育在受教育时间维度上追求的是: D 。A儿童青少年 B.在职教育 C.老年教育 D. 贯穿人的一生6. 学生的 B 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道德准则去认识、评价各种道德现象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7. 学生的 A 因素集中体现了学生的各种认知因素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A、心理能力 B、心理动力C、适应性D、创造性8.根据各种不同的学科分门别类加以设计的学校课程,被称为 B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整合课程;D、核心课程9.教师根

6、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所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方法是 C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10.运用教学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最优的 D 。A、知识 B、教学技能 C、教学方法 D、教学效果四得 分阅卷教师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共16分)1、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1分)。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学问(3分)2、 学制:是指学校教育的制度,简称学制(1分)。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并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管理体制、教育结构

7、、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等(3分)。3、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德育亦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3分)4、 课堂教学: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1分)。课堂教学也称为“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由教师按照规定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活动形式(3分)。五得 分阅卷教师五、 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答: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对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

8、有重要意义。(1分)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质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2)坚持人的全面发展;3)具有独立个性;4)培养现代人的品质。(每一要点适当展开,则记5分;如只答要点,不展开,则记3分)2、 良好师生关系有哪几个基本特征?答: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搞好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分)。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4个特征:1)民主平等;2)爱生尊师;3)理解合作;4)教学相长。(每个要点加以解释,则可记5分;如果只答要点,不展开,则只记2分装订线3、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答: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或核心工作,它对促进学生的发展

9、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分五个基本环节(1分)。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每一要点有所解释,则可记5分;如只写要点,不作解释,则共记2分)六得 分阅卷教师六、 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 现代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答:素质有先天和后天素质,这里主要指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素质。学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因为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良好的素质对于搞好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2分)。现代教师应具备如下四方面的素质:1)德;2)识;3)才;4)情。(将每个要点充分展开论述,则每个要点可记1.5分,共记6分;如只写

10、出要点,不展开或展开不充分,则每点记0.5分,共2分)2、 联系实际,谈谈德育的意义及其方法?答: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称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1分)。德育的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1)德育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政治性质;2)德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适当展开可记3分)。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法;陶冶法;锻炼法;修养法;评价法。(将每种方法展开论述,可记4分;如只写出要点,而不解释,则记2分)七得 分阅卷教师七、案例分析题:(10分)王丽丽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成绩处于班

11、级中的中等,上课喜欢讲小话,玩把戏,看故事书。一天,丽丽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她主动向老师问好。班主任说刚好到他们村里去有点事情,与丽丽同路。师生聊到了班级中的情况,谈到了班上的学习风气,老师讲了一些努力学习的道理,然后老师说:“丽丽同学,你是一位很聪明的同学,如能改掉一些小毛病,一定会成为班上的优秀学生”。丽丽知道老师指的“毛病”是什么,于是红着脸说:“老师,我知道我错了,我今后一定改”。老师听了很高兴,表扬了她,并鼓励说,“相信你一定能改正”。老师提出了一些帮助丽丽改正不规范行为的措施和建议,然后说要回家了。王丽丽问:“您不是要到我们村里去办事吗?”老师说,“我的事情办完了,再见!”王

12、丽丽会心地笑了,目送着老师走远.。试分析:1、这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德育方法? 2、这位教师的教育方式对你有何启示?答:1、这位教师主要运用了两种德育方法(2分)。第一,运用了说服教育法。老师采用送学生回家和学生聊天的方式,向学生“讲了许多努力学习道理”,并“提出了一些帮助她改正不规范行为的措施和建议”(2分)。第二,运用了评价法。这位老师在与学生的谈话过程中运用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了一些鼓励和表扬,如“你是一位聪明的学生,你一定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学生”;“老师表扬了她”(2分)。2、这位教师的教育方式是送学生回家,和学生聊天谈心,委婉教育方式(2分)。对我们的启示是: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能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以至于最后这位学生能够“会心地笑了,并目送着老师走远”(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