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87172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的历史教学反思纵观近几年来的中学历史教学,让人忧思:历史课极不受重视,被视作“副”课,学生认为学历史是难记难背难思维,是政治说教,学生宁可多做一道数理化题目,多记一个英语单词,也不愿意多花一会儿时间在历 史上,学生对学历史心生厌倦,兴趣索然。我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解 决问题一、以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去教学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 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2、教材内容

2、的结构化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教某部分知 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教师可 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 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教师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 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才是高明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首先,教师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 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

3、,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 达效果。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 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常采用如下方法:1、开门见山、直接入题。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 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 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 验教训。其中,历史教学导入法语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 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如同徐徐拉开的帷幕,让同 学们一眼看到精美的置景;又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 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

4、良好的基础。2、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在初中阶段,所学的课程有十几门,并不是每位学生对每门学科都产 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历史这门课,部分同学接触到大量的时间、人物、 事件后,觉得难写难记,苦燥烦琐,于是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完全失去学 习的信心。针对这种情况,要从学习历史的目的上去引导,让他们认识到 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如了解历史王朝的兴衰,可以提供建设祖国的经验教 训;学习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可以指导我们如何做人;通过分析、比较 不同的历史事件,可以提高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进行 审美化教学,培养直接兴趣育,使学生增强了求知欲。3、新版的历史教材,增加了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

5、精当的史料, 精彩的故事性导入,在客观上提供了引发学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师,关键是如何运用。目前有些教师出于应试的需要,完全放 弃对形象性材料的处理,让学生死记硬背抽象的概念,几十遍的抄写人物 名词,这样不仅会泯灭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 形成恶性循环。对此我们应紧紧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气氛,创造优美的教学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 的材料,形象的板书,让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易于同老师形成互动。这 样让学生在历史的空间中自由翱翔,学生得到的是美的享受和人文关怀。4、设置问题情境,引起探究兴趣。从设计、准备实施到巩固延伸,形成完整体系。许

6、多优秀的教师在教 学中,设疑导学已成为普遍的激发兴趣的手段。有的已形成一种系统的教 学模式,可见大家对“问题”的重视。的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活跃学 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启迪无限丰富的联想,形成创见性 的观点;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设问 的方法有许多,可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如问“是什么” 一 “怎么 样” 一 “为什么”,步步深入;也可逆向提问,如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 伐无道,诛暴秦 一课,可设问:“若不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代历史人物发问:“如果你是商鞅,你将如何 实施变法?”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参与教学,增强主体意识,渲染

7、历史情境。总之,问题要设在关键处,设在重难点上,要在平淡中激起波澜。要注意 课堂需要,不可盲目设疑,也不能连珠炮式的发问,这样没有思考的余地, 效果反而不佳。5、开拓学生视野,深化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共识,历史 学科以它广博的内容和充分的借鉴价值,为这种培养提供了可能。教师在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的结合:如某一制度政策的演变轨迹,象封 建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等,可让学生讨论,上网查阅资料,并撰 写历史小论文;可推荐带有研究性的历史小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中 华历史名人传、秦汉史话等,让学生阅读,并摘抄;也可让学生自己 出一期历史板报,组织兴趣小

8、组进行辩论,制作剪报,了解新的考古发现, 这样既巩固强化了课内知识,又为学生未来的独立研究,成长发展受益匪 浅。三、通过本课教学,我更深刻认识到老师在备课是不光备教材、课本, 还要备学生。课无定课,可以说有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通常意义上的备课, 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只能是对普通意义上的学生共性进行预先考虑,但教 学对象的多变性与教学对象个体的复杂性出乎教师备课前的教学设想。所 以,课堂上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师一遇到这些 “小插曲”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来压制学生,这恰 恰反映出教师无能。而课堂上的闪光点往往体现在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表现 的机智上,而这些机智是我们写在纸上的教案无法体现的。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 ,拓展知识面 ,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眼里,教师都是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著名的“要给学生一杯 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论断也说明了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 要性。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新课改的 重要性,努力设计好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以适应 社会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