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486500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训诂学复习要点训诂要籍一、十三部经书,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 雅、孟子。二黄侃说的二十五种书是: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史学四 书为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子部二书庄子荀 子;集部二书文选文心雕龙;小学二书说文广韵。三,黄侃又专从训诂角度依段玉裁说举“现存完全却用的十种根柢 书 ”即尔雅、小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广雅玉篇广韵集韵类篇。黄侃并说这十种书的前六种又可分为四类, 第一尔雅-解释群经之义,无此则不能明一切训诂。小尔雅广雅属之。第二说文解释文字之原,无此则不能得一切 文字 之由来。第三方言-解释时地不同之语,无此则不能通异 时异

2、地之语言。第四释名-解释文字得音之原,无此则不知声 音相贯通之理。黄侃又说:“四类之中,又当以说文、尔雅为 本,无说文则不能通文字之本,而尔雅失其依皈,无尔 雅则不能尽文字之变,而说文不能致用如车之运双轮,鸟之 鼓双翼,缺一则败矣。” 四尔雅简述黄侃关于尔雅的名称与性质?答:黄侃归纳为三 点:“尔雅”是诸夏的公言(即所谓“近正”之意,尔雅据以命 名);尔雅是经典的常语;尔雅是训诂的正义。五、简述尔雅的训释内容?答:尔雅的训释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是;释普通词义。包括释诂释言释训。二是;释百科名词。包括释亲、释官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 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六尔雅十九类,

3、共释二千二百零四事,是研究先秦词汇和阅读古 籍的重要参考书。不足之处在于:归类不够精当,如释畜五属, 牛属有“犊”,羊属无“羔”;内容有重复;解释嫌笼统。七尔雅的注疏:流传到现在的晋代郭璞的尔雅注。宋代邢昺尔雅疏与郭璞注合为尔雅注疏。清代研究尔雅的人很多, 成就最大的是邵晋涵和郝懿行两人。邵晋涵的尔雅正义着重校正 文字,采录古注,以古书证尔雅,对郭注邢疏有所补正。郝懿行 的尔雅义疏着重以声音贯串训诂,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破除文 字障碍,探求词源,成就大大超越前人。王念孙还作尔雅郝注刊误, 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增补和仿照尔雅体例编写的最早的一部是 旧题孔鲋的小尔雅,继承尔雅而最为著名的有方言、释

4、 名、广雅三种,而以广雅最晚出。八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专书,是通过对大众语言的调查搜集而编成的一部方言词典。九简述方言的价值和影响?答:方言的价值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保存了两汉相当丰富的口语词汇,为我们研究汉代方言通语的异同,探讨古音的变化,都担 供了宝贵的材料。它还可以使我们侧面了解当时的某些社会现实知道 口语中还有不少古代词汇成分。扬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研究古今语言 现象的进步方法,对我们也有启示。后人注意对方言俗语的收集与整 理,并不断取得成就,这与方言的先导作用是分不开的。 十方言的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作者扬雄 十一方言所录,包括古今方言词汇和当时通行的普通话词汇成

5、分, 其解说对这些都有专称,沈兼士将它们条分五类加以例析 1.不含地 域性的普通话:通语、通名、凡语、凡通语。2.通行区域较广的方言: 四方之通语、四方异语而通者 3.某某之间通语、某地通语。3.纵的 方面,语言新旧生灭交替之际所残留的古今语 4.横的方面,语言因 地域的差别而发生变异的各地方言 5.兼包纵横两面,因声音转变而 发生的方国殊语。十二方言的注本流传至今的,以晋代郭璞的方言注为最早。 郭注凡说“谓某”的,大都是说明词义的,说“言某”的,大都是指 出释词得称的原由。十三释名(逸雅)汉末,作者刘熙。全书八卷,共二十七篇,分 类略同尔雅。释名为音训之书,间有义训,与尔雅最大差 别是,尔雅

6、仅是训诂之记载,释名则必求训诂的字来解释以推 究事物命名的由来,即所谓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 十四比较释名与尔雅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释名的训诂方式亦多与尔雅不同:释名为音训之书, 间有义训(例不多);尔雅为义训之书,间有音训(例亦甚少)释 名重音训,故少类聚为训之例;尔雅重义训,故多类聚为训之例。最大差别,乃在于尔雅仅是训诂之记载,释名则必求训 诂的字来解释以推究事物命名的由来,即所谓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 物之意。卜五广雅(博雅)十卷,魏张揖,本为增广尔雅为补辑周 秦两汉古书中的训诂而作。它是尔雅的续书。体例全依尔雅, 仍用十九篇旧目,即释诂、释言、释训三篇解释一般语词,释亲以下 各篇

7、杂释百科名词。王念孙给广雅注释,名为广雅疏证。十六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编者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共十四篇,加上“叙”为十五篇。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重文一千 一百六十三个。许慎所作的解说,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全书 分为五百四十部。使纷纭复杂的文字初步有了门类可归。它的分类是 根据文字形体的。而五百四十部的排列顺序,也大致是“据形系联”。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 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 的,而字义和字形又是统一的。十七说文解字释义体例? P189 答:说文解字的解说以馔文为主体,合以古籀刨析字形皆依六书,说文解字

8、专门解释字的意义。说文除分部立文、先撰后籀、 行文属辞的体例以外,说解的体例也相当复杂.下面择要介绍说解的 体例:(1)引古文一-第一,除注明是古文者外,凡引用经书的也都是 古文,第二,说“古文或以为某”的都是指古文借此字作某字。第三, 凡是说“古文某如此”的,都是只知为某字而不能解释形体的。第四,凡说“或曰”的是表示还有所怀疑的,第五,凡是说“从古文之象” 或“象古文之形”的,都是说明小篆和古文的形体差不多,但已稍加 修改简化。因籀文-是直称籀文,二是称“大篆”三是称“史 籀”(3)引经书一是用来证释字形的。如“示部”“祝”字的说解云:“祭主赞词者。从示,从儿口。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 口,

9、为巫。”这里印易,是用来证释“祝的字形的另一种说法的。 二是用来证明字音的。三是用来证释字义的。(4)引古语、方言、俗 语一一如隹部”雅“字的说解云:“楚乌也。一名()yb, 名卑居。秦谓之雅。”这里引秦地的方言,说明“雅”就是“乌”。(5) 引秘书说许慎所说的秘书指依托经书谈附禄瑞应之事的“纬 书”。如目部“瞋”字下边还有个“目(目字旁)加戌” 字,说解 云:“秘书瞋,从戌。”这说明秘书中“瞋”的形体更当时通行的小 篆不同。(6)引秦刻石(7)博采通人 之说一一说文解字叙“博 采通人”是指采用先秦诸子如孔子、韩非和汉儒司马相如、董仲舒、 杜林、卫宏等人的说法。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

10、其中 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痛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 为王。”阕一一凡说解中说“阕”的、都是表示阙疑的意思。其余 所不知,(“芸”加“皿”底组字)阕如也最可千古。十八、唐代李阳冰根据己意排斥许慎说解,乱改一通,刊定说文解 字为二十卷,后来南唐许锴撰说文系传,仍主许说而反对李阳 冰,书中怯妄一篇为专驳李说而作。大家把徐铉整理的本子叫“大 徐本”(即现在通行的说文解字),把许锴的说文系传叫做“小 徐本”。 十九清代“小学”兴盛,说文研究有新发展,其主要表现是,第 一,纠正了把说文仅作“形书”的偏见。第二,精研细析,发凡 起例,多有创获。二十清代研究说文成就最大的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11、桂馥 说文义证、王筠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朱俊声说文通训 定声这五部书。二十一、人们向来有说文四大家之称,而段玉裁是其中的巨擘。 其余三家,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重于形,桂馥说文义证 偏于义,朱俊声说文通训定声则侧重于声,独段玉裁说文解字 形音义三者并重。非王、桂、朱三家所能及。二十二经典释文,唐陆德明,三十卷,第一卷序录载有陆德 明的自序和“条例”、“次序”、“注解传述人”的说明以及全书的总目, 其次是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两 卷、仪礼一卷、札记四卷、春秋左氏六卷、春秋公羊一 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老子一卷、庄子三卷、尔 雅两卷。撰述的目的在于考证古书的字音,兼辨训义。所谓“

12、释文” 就是给以上十几种经典注音和释义。二十三谈谈经典释文的优点? 答:经典释文的优点是:第一,正读音 。释文在一个字下面, 常表明有几个读法,或云“又”,或注出某人音某。几个读法中,以 第一个音为主。比如诗经周南关雎“钟鼓乐之”,释文云:“乐之,音洛,又音岳,或云协韵宜,五教反。”这是表示“乐” 在这里读le而不从yue ydo之音。第二,正衍文。诗经鲁颂有 駜:“自金以始岁其有。“释文:” 岁其有,本或作岁其有 矣,又作岁其有年者矣,皆衍也。“第三,存异文。 经典长 期流传过程中,或因传写失真,或因师承不同,形成许多不同版本, 但在后代大多亡失了。陆德明就其所见兼收各种异文于释文中, 实属

13、难能可贵。比如易乾文言“六爻发挥。“释文音 辉。广雅云:动也。王肃云:散也。本亦作挥,义取光辉。四, 存佚文。释文兼收各家训诂来解释经典的文义。而所征引的书籍 后来很多已亡失了。其一鳞半爪,全赖释文保存。 第五,兼采 众本。释文在释音义的同时,兼注众家版本的异同,比比皆是。比如:易乾文言“君子体仁”。释文:“京房、旬爽、懂 遇本作体信。”我们对释文所兼采的异本应有足够的重视。 第 六,兼备众说。易乾文言:“六爻发挥。“释文(挥)音 辉。广雅云:动也。王肃云:散也。本亦作挥,义取光辉。“此 处王弼未注,列出广雅王肃的解释,实际上是对王注的的补充, 有助于疏通原文。第七兼载异音。序录说:”或字有异

14、音,众家别读,苟有所取,靡不毕书,各题氏姓,以相甄别。凡认为有可取的异音,释文都选用了。二十四谈谈经典释文的缺点 偏颇、 2.是非莫辨 3.误解 二十五训诂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训诂专书,一种是注释书。训诂专书是脱离了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作总括性的训解,因此它的训释趋于一般,不可能照顾到某一词语在某一句子、篇章乃至整部书里的“有 个性”的用法;注释书则因依附它所训释的对象而进行解释,就可以 根据不同的情况,解释的比较深大细致。二十六五经正义:是唐人孔颖达等人受王命在前人义疏的基础上 而撰定的经典注释书。凡一百七十卷,内涵周易正义、尚书正义、 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等五部经典正义体的注 释书。正义就是准确解释经义并对前人注释中的讹误加以绳正之意。二十七“五经”是儒家的经典易、书、诗、礼、春秋。 二十八简述说明什么是传、笺、疏、正义、音义、注?答:“传”是传述之意,用以解经。左丘明以春秋经作为提纲 写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就是这个“传述”的意思。用于 解经“先师所言为经,后师所言为传”。“笺”本来是一种小竹片, 读书的时候,随手记录心得体会,系在相应的简上以备参考。后来成 为注释的一种。古人治学,讲究师承,对引申前人的说法就称为“笺”。“疏”又叫做“义疏”,是疏通义理的意思。如治河川,水流不畅通的,便加以疏通,自六朝以来,又产生了“疏”。它既是 解释经义,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