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4854588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0到10的数,包括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及如何用数的形式表示10以内物体的个数。对于数的认识的学习,一般有三个层次: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在本单元中,分别对应于10以内数的意义、10以内数的读写、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学习。关于数的意义和读写,教材首先结合情境从整体上初步认识和感知110各数,然后从15的认识、0的认识、610的认识中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同时学习相关数字正确的书写。对于数的大小比较,教材也是先通过具体实物的一一对应,比较不同物体数量的多少,然后再引进“”

2、“”“”等符号,引导学生学会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表示具体数量的大小关系。本单元的学习需要利用儿童成长过程中积累的逐一数数的经验。通过学习,学生将学会用1,2,3等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渐渐地体会到自然数是“逐一递增”的规律。这样的数数经历不仅在本单元,而且在第一学段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不断重复、不断积累,因为它对学生理解自然数及其意义、理解数的运算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渗透的一一对应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将在后续有关数的认识等内容的学习中不断应用。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将为后续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二、知识结构第二单元比较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

3、的内容主要有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等的比较。教材安排了三个生活场景:通过“过生日”引导学生对大小、多少进行比较;通过“下课啦”引导学生对高矮、长短进行比较;通过“跷跷板”引导学生对轻重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一比的活动中学习比较的方法。“比较”是学生后续学习“量与计量”知识的经验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图形与几何、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等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个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定性的语言描述事物的某些数量特征,为后续学习定量分析实际问题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和研究基础。二、知识结构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加减法的意义及5以内数

4、的加减法;6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本单元是学生学习运算的起始。对于运算的学习,一般从三个线索展开:理解运算的意义,探索计算的方法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分别对应认识加法和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应用。在内容安排上,教材又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理解加与减的意义,然后是掌握有关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同时,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的学习有机融合作为一条主线。在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教材按照“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和应用”的思路来呈现教学内容,在相对丰富的具体情境之中完成运算的抽象过程。010的数的运算,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

5、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通过010的数的运算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二、知识结构第四单元分类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按给定的标准进行单一分类;第二部分是自选标准的分类,主要创设了“整理房间”与“一起来分类”这两个生活情境展开学习。“整理房间”主要是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认识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一起来分类”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对书本的分类过程,感受到分类是有不同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这两个课时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并让学生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感受数

6、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二、知识结构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会对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辨别。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对于三对方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接触,学生对“前、后”“上、下”的认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所以我们先认识,教材把它们安排在前面两个课时中;而“左、右”相对于前两对方位要难一些,所以后认识。教材每一个课时都设置了有趣的情境,这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轻松的认识这三对方

7、位,然后通过教师先示范如何用“前、后”来描述前后的位置关系,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描述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几对方位。这样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便于操作的情境,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方位,还体会到空间方位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空间概念奠定了良好的感性基础,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二、知识结构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第二个是利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搭。由于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认识,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教学从

8、学生熟悉的实物出发,通过自己的活动,增加其感性认识,逐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是在识别层面上进行数学活动,而非表述几何体的特征。教材中安排了两个课时来进行学习。第一个课时主要是教学认识四种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从实际生活引入,出示了学生熟悉的一些实物,让他们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认识。认识立体图形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图形的形状相同,巩固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第二个课时主要学立体图形的拼搭,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进行拼搭活动,初步体会各种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进一步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另一

9、方面为以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感性经验。二、知识结构第七单元加与减(二)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先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读写及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在掌握1120各数后,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主要包括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9,8,7,6,5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分别讲解,通过逐步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凑十法”的认识和运用;最后通过制作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快速、准确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能力。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使学生逐步建立数位的概念,使学生明确从多种算

10、法中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的重要性,为之后的大数认识及计算做好铺垫,同时将20以内的加减法应用于生活中,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有益的。二、知识结构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小明的一天”学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本单元按照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认识半时的顺序编排。在认识钟表部分,结合实物钟,从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开始,逐步认识钟面的数以及时针和分针转动的方向。在认识整时和半时时,通过观察教材的情境图,带领学生从具体情境过渡到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指向特点,同时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加深对整时和半时的认识。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实

11、际生活常识的基础上开展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感受时间就在身边,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二、知识结构总复习一、教材简析总复习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四个小版块: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学习的主要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数的加与减;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能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与顺序;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几何体;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等。总复习的编排要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二、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注册会计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