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85028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突发公共事件有关问题的探讨一、存在问题及危害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

2、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惊人。2003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2500亿、各种自然灾害损失150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2000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以上共计达6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损失我国GDP的6%。2004年,全国发生各类突发事件561万起,造成21万人死亡、175万人受伤。全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550亿元。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比如说,事故灾害发生之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此外,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

3、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捂盖子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当此类事件尘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会遭受严重损伤。总而言之,这类损失虽然是软性的、不可量化的,但其伤害和长远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直接损失。二、原因我国原有应急措施存在弊端:首先,缺少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基本法律。虽然此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与处理突发事件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仅仅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分别立法,相对分散、不够统一,难免出现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而且各部门都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事项立法,“各扫门前雪”,缺乏沟通和协作。同时,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一些地方立法“以邻为壑”,大大削弱了处理突发事件的协作与合力。其次,信息管

4、理系统落后。信息管理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量并不是不够大,也不一定不及时,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最后,我国公共服务体系薄弱,很难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冲击。三、对策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1、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2、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

5、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3、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4、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5、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计划、

6、有重点地组织有关部门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6、宣传、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09年国考申论热点:用科学发展观考核干部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明确了领导干部追求政绩应当遵循的根本价值取向,科学回答了为谁创造政绩以及创造怎样的政绩这一根本问题。因此,英才实验室认为,只有切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才能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中真正体现科学性。 第一,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要看是否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首先要看领导干部

7、是不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解决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必须靠发展。因此,加快发展的强烈意识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尤为重要。其次是看干部在执政施政过程中,是不是以促进当地生产力的持续、有效发展为己任。特别是对那些有利于本地今后持续发展、短期内又难见成效的工作,是不是能够持之以恒地抓,做到“一届为一届打基础,一届为一届添后劲”。这是衡量“真”发展还是是“假”发展的重要标尺。其三是看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在工作实绩的评定上,要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之上。 第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要看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

8、是要求我们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干部政绩考核,要真正体现这一根本要求。首先要看干部的宗旨意识强不强,是否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干部的政绩应该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辛勤工作的实绩。其次要看干部为人民群众办事的力度大不大。要看干部是否做到了把群众的需求当作第一追求,能否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通过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于那些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干部,要格外看重,格外留意。其三是要让人民群众评判政绩。在干部评价标准中既要有经济发展方面

9、的内容,又要有社会进步特别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民生方面的内容;既要有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评价,又要有群众的评价,而且要使群众的评价具有相当的权重。 第三,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要看是否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全面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和连续性。对于干部政绩的评价,要切实体现这些方面的要求。首先,政绩要体现在全面发展的要求上。我们所要的政绩是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绩,这就要求在干部政绩的评价方面既要有反应经济建

10、设的指标,也要有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指标。要走出把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增长、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认识误区。其次,政绩要体现在协调发展的要求上。眼下,摆在每位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非常现实的任务就是要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领群众努力探索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三,政绩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就是要考核干部所创造的政绩是否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否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又不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既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又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11、要看是否做到了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实现途径,它要求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注意各方面工作的整体推进,不能以某一个要素、某一个部分的发展长期建立在另一些要素和部分长期落后的基础之上,更不能以牺牲某一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而追求经济的增长。这就要求在干部政绩评价时,不仅要看他在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成绩,而且要看他的政绩对全局工作的影响和作用,还要看他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做得怎么样,对于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利益问题、分配问题处理得怎么样,对于城乡差别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解决得怎么样,等等。 干部政绩考核往往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指挥棒”、“风向标”,有什么样的政绩评价体系,就往往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

12、为。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变为干部政绩评价与考核的具体内容。坚持这样做,就会大大激发每一位领导干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把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变为每位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从而有效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2009申论热点:保增长是保民生的目的和归宿备受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0日闭幕。会议指出,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面,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中不难发现三个关键词:保增长、保民生、调整结构。这三个词贯穿明年经济工作的主线。 千方百计保增长

13、,有人乐观估计的经济下行很快结束的想法被放弃,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与民生保障仍然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这三个关键词,表明对国际国内严峻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对中国所处经济周期的清醒认识。 为实现如上三个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几个原则。 首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会议指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此前,由于公平与效率之争,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经济向何处去的争论,国内质疑改革开放与市场化的论调曾一度泛起。而此次会议再次申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路径不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改革才能提高效率、保障民生,如何真的为此痛下决心不

14、妥协。 其次,对坚持调整经济结构不动摇。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决心,来自于对我国以往经济发展瓶颈的清醒认识。因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被加上了前置条件,只有辅之以产业结构优化、辅之以市场化改革,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公共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带动效应,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才能发挥拉动内需的作用。无疑,即使是面对困难,也仍然要坚持科学发展,讲求质量和效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些举措不仅是保GDP的必要之举,更是造福子孙后代之举。由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上了“低质量扩张产能”的大门,关上了“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的大门。

15、 第三,从更广的视野出发,体制改革也是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公共财政支出监管、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政策制订过程中的民主程序。有关方面清醒地意识到,正确的经济激励机制的基础是符合市场惯例的体制运行模式。 对于政策制订,提出“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政策制订中的民主程序在今年的三次经济结构调整中显露无遗,全国各地的实地调查,频频召开的座谈会印证了这一点。在下一步的经济刺激方案实施中,这种公开讨论程序如能进一步机制化,体制改革方可进一步理顺。这或许会触及既得利益格局,或许会有磕磕绊绊,但希望改革者带着决心继续上路。 最后,民生支出仍然处于资源分配中极端重要的位置。从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到低收入家庭的补贴、三农补贴、甚至强调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望和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可见,民生保障支出、建立覆盖面广的保障体系,将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长期重点。这也是考验政府能否痛下决心进行体制改革的标尺。 面对困难,面对转型,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出符合经济规律的决策。舍弃道德纷争,关注政策实效,建立公共决策机制,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