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孩子马虎坏习惯的方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849498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服孩子马虎坏习惯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克服孩子马虎坏习惯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克服孩子马虎坏习惯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服孩子马虎坏习惯的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服孩子马虎坏习惯的方法一)错题集 记忆力再好,还是有遗忘的时候。俗话说:HTH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孩子有了问题,做题时出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总是犯相同的错误。为了引起孩子对错题的重视,就要给孩子搞一个错题集,只要是错题,就让孩子记录下来,以后拿出这个本子,提示自己不要再犯错误,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错误档案 把所有的作业、练习、考试中的错题原封不动地抄在错题集上,留下“错误档案”。错题集实际上还是一本很好的复习资料,把一些常犯的错误都写下来,并且经常看看,尤其是在考试前期,这样很快就会记住了,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要提醒孩子不要重犯错题集上的错误,使错题集成为警钟。到期末要让孩子重

2、点复习错题集上的题,补上这个薄弱的环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错题集上的题分一下类,哪些是概念错误,哪些是计算错误,哪些是马虎错误,使错题集成为一本自制的错误档。 2.找到错误之处 让孩子认真检查错在什么地方了,并用红笔在错误之处下面画上曲线()。现在很多孩子改错题是从头到尾做一遍,蒙对就得,原来哪儿错了并不知道,这样做将来孩子到考场时不会检查。因此必须让孩子找到错误在什么地方。 3.找出错误原因 家长不应该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成绩背后存在的隐患和不足更应该是您关注的重点。只有填补孩子的不足,消除考试中孩子经常犯的错误,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提高成绩。要教育孩子找出错误原因并写出来,写得要具体,是概念

3、不清还是用错公式;是没弄懂题意还是计算马虎;是把“+”号抄成“-”号了,还是把3抄成了5;是解题方法,还是解题技巧错误,或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而导致的错误。即使是马虎也要检查一下,是看错了题;是没觉察出题中的隐蔽条件,还是未弄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是意思理解错了,还是没弄清题意导致思维偏差或不完整。一定要弄清是怎么错的,什么情况下错的,为什么错的,越具体越好。错题集可以使孩子及时改正错题,找出错误原因,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了错题集便于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找出漏洞,及时弥补。 4.写出正确答案 改正错误,写出正确答案。找出错误,并不等于自然改正了错误,更不能保证不犯错误。这就要及时改正错误

4、,还要像复习已掌握的知识那样,不断地“复习” 错题集上的这些错误,不断纠正脑子里的错误概念和错误的思考方法。这样,错一题就有一题的收获。 错题集是把孩子的错题集中起来了,到一定阶段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个统计,因马虎而错的题占所有错题中的比例是多少,这时再教育才有利于孩子对马虎的危害的认识。 孩子最烦的就是改错,尤其是改错要经过错题集上要求的四个步骤,宁做两道新题也不愿改一个错题。我们就要利用这个心理,告诉他如果怕麻烦,一开始就要仔细认真,不要马虎,不要粗心,争取一遍做对。 孩子考试前,不必把所有的教科书、笔记本、卷子都重新看一遍,一方面是没那么多时间,另一方面孩子已经掌握的内容不大可能忘掉。让孩子

5、着重针对错题集上的题目查漏补缺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 (二) 教孩子“注意埋伏,题审三遍” 不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其实并不是不会,而是粗心。教师和家长都为这样的孩子感到遗憾。于是让孩子大量做题,以为做题多了孩子就能熟练,就会克服粗心的毛病。可是题做得越多,错误也越多,马虎的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更严重了。要解决粗心的问题,主要不在做题,而在审题。审题要审三遍: (1)把题读懂,看看这题里问的是什么,给了什么条件。要把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以及每一个符号、每一个数据都要看清楚、看准确。要正确理解题意,要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要挖掘题干中的隐含条件。 (2)要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题,想一想老师为什么出这道题,这道题是考什么的,心里有数了,遇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仔细了,这是克服粗心的好办法。 (3)要看看题目里有什么“埋伏”。教师出题往往出学生容易错的,容易混淆的,也就是说在题目里打了“埋伏”,如果孩子每次做题都能仔细审题,看看可能有什么“埋伏”,就不会“上当”了。认真审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孩子先静下心来,克服急躁情绪。如果粗心的孩子拿到题,不看也不想,三下五除二就算完,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总之,让孩子认真审题,是克服粗心的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