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柳琴戏与运河文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484742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庄柳琴戏与运河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枣庄柳琴戏与运河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枣庄柳琴戏与运河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枣庄柳琴戏与运河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枣庄柳琴戏与运河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庄柳琴戏与运河文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枣庄柳琴戏与运河文化柳琴戏,原名拉魂腔、拉后腔等,是枣庄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枣庄柳琴戏源 于运河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其它艺术的合理内涵,逐渐形成具有独 特风格的语言、唱腔、表演和剧目等。1953 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2006 年, 枣庄柳琴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研究柳琴戏与 枣庄运河文化的关系,重点为枣庄地区,同时兼及柳琴戏其它流布区域。本文既 要研究运河文化在柳琴戏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的外部作用,又要揭示戏剧的 规律性在柳琴戏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柳琴戏对运河文化的影响和当代意 义等。研究方法主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不同材料的对比剖析,得出较为公

2、 允的结论。枣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在中 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运河人民在开凿运 河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作为纵贯南北的带状形地域文化,运河文化是沿线各具地方特 色和民族特色文化互相吸纳、融汇的结晶,在沿线各地均呈现出明显的 地域特征。枣庄运河文化是指运河文化在京杭运河枣庄段的体现,从广 义上说,它是京杭运河文化、齐鲁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狭义上 说,它是枣庄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文化是一种先进的商业文 明,依托运河形成了一条经济繁荣带,带动沿途商贾如云。过境商船、 官

3、船的增加,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密切了全国市场的联系,促进了商 品经济的繁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运河文化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具有 鲜明的开放性、兼容性和进取性特点。这种特点对于戏曲这种综合性表 演艺术的产生、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清代是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的黄金时期,全国地方戏曲基本都形 成于这一时期。这既与文化本身的发展有关,也与清代前期各地经济的 繁荣有关。清代山东运河经济蓬勃发展,造就了昌盛的运河文化带。一 些运河重镇还形成了独特的都市文化区,集演戏、说书、杂耍、游戏于 一体,并促进了运河地区的戏曲发展。不仅有以桃花扇闻名、被誉 为“南洪北孔”的孔尚任等诸多戏曲作家,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演员和

4、 班社,有的艺人还被选入宫应伺。清代戏曲演出遍布山东各地,几乎大 一点的集镇都建有规模不等的戏楼。尤其值得的注意的是地方戏的萌发 和流布,山东24 个地方剧种,竟有19 个起源于清代。其兴盛之貌可见 一斑。枣庄柳琴戏起源既受到时代大环境的深刻影响,也与特定地域 环境密切相关。一是经济的发展。清代前期京杭运河枣庄段开通,带动 沿运地带经济的兴起和相对繁荣。“当嘉、乾盛时,商贾辐辏,江浙、 湖广诸行省,漕粮数千艘,皆道峄境北上,商旅岁时往还不绝,奇物珍 货到处都是,本地所产麦豆、煤炭诸物,远销数千里,由是矿业大兴。” 台儿庄成为沟通苏鲁豫皖乃至江淮浙沪地区的重要货物集散地。明万历 三十二年(160

5、4 年),即开凿泇运河当年,粮船过泇运者已达2/3,而 借黄河旧道者仅1/3。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过泇运的粮船已达7700 余艘。基于台儿庄的重要地位,朝廷在此设立闸官署、巡检司、县丞署、 守备署、参将署等,常驻人口及流动人口多至数万,成为峄县40 个集 镇之首。“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一派繁盛景 象。滕州文化底蕴深厚,商业意识较强,商品经济较为发达。清代滕县 是远近闻名的酿酒中心,“酿户大者池数十,小者三四今十室之聚, 必有糟房,三家之村,亦有酒肆,计人所食,不能及酒酤之半。”到清 代末期,全县已有土产、粮行、棉布、棉纱、百货、丝绸、文具、杂货 颜料、估货等行业

6、,从业人员近 400 人,资金达 300 万元。民国初年, 滕县私营商业较前发达,行业增多,经商者达1800 余人。此外,还有 小商贩 1200 余家、1600 余人。二是运河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明清以来,枣滕两地私塾众多,至民国六年,滕县仍有私塾 902 处,峄县有86 处。民间业余戏剧活动频繁,各种业余剧团达数百个之 多。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滕县还有 200 余个业余剧团。运河沿岸产 生了许多具有原始戏曲形式的说唱艺术,如运河号子、小调、民间歌舞、 乐舞、秧歌、花鼓等,许多表演带有祭祀性质,融说唱、歌舞于一体。 嘉庆年间,峄县西部陶馆附近,民间艺人在运河号子基础上,创造出一 种曲艺形式三句

7、半。每年秋后,或逢年过节,艺人们自发地组织在 一起演唱,后组班演出,方圆十里,争相观望。各种外来剧种也非常活 跃。当时全国较有影响的戏曲如京剧、吕剧、柳子戏以及众多民间戏曲 河南坠子、大鼓、小鼓、锣鼓冲子都占有一席之地,江湖艺人和业余班 社比较集中。峄县民间戏曲遗产丰富,据峄县志记载:“唐代尤盛, 至今沿而为之。乡村亦多竹马、秧歌、诸戏、金鼓喧闹。盖有乡傩之微 意焉”,所谓诸戏,包括地方戏拉魂腔以及外来的京剧、昆曲、梆子戏 等。“滕州戏剧演出始于明,盛行于清,流行剧种有柳子、京剧(二簧)、 花鼓、山东梆子、吕剧等”。据明万历滕县志载:“东门外街巷清 夜管弦之声如沸”。经济的繁荣发展和艺术氛围的浓郁,为新的艺 术形式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