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活动单Word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84342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活动单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活动单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活动单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活动单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活动单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活动单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二语文《游褒禅山记》活动单Word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二语文活动单游褒禅山记活动单【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活动方案】活动一 课前预习1整体感知作者一行游山一共几人?(五人)“游褒禅山记”,那么这篇文章中有关于记游的部分,集中在文中哪些段?(1、2节)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节)2熟读课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翻译划线句子。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 )于其址( ),而卒( )葬之( );以故( )其后名( )之曰“褒禅”。 今所

2、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句式: )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 )其乃( )华山之阳( )名( )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 )道,( 句式: ) 其文( )漫灭,独其为( )文( )犹可识( ),曰“花山”。今言( )“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音谬( )也。其下平旷( ),有泉侧( )出,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 )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 )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

3、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也。既( )其出,则或()咎( )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 )乎游之乐也。于是( )余有叹焉()。古人之()观( )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 )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

4、( )而无物以相( )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 )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 )仆碑,又以()悲( )夫()古书之( )不存,后世之谬( )其传( )而莫能名( )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活动二 品读探究1.文章第二段多处运用了“其”字,第三段多处运用了“也”字,说说它们在具体句子中的作用,体会其在语段中的整体表达效果。2.第三段“此余之所得也”具体指什么样的道理

5、?3.这是一篇记游说理的文章,简要分析前文记游和后文说理是如何相互照应的?活动三 学以致用王安石的游山经历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能“随以止”,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呢?请写一段文字,说说你对此的认识,不少于150字。【知识链接】1.文体特征:“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2.作者及背景介绍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

6、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代表作有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诗歌遒劲清新,如明妃曲、北坡杏花、泊船瓜洲等。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安徽潜山县)通判,1054年4月,辞职

7、回家探亲,归途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课堂反馈】1选出下列句中加粗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2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

8、游之乐也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3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褒禅山亦谓之华山C此余之所得也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选出对加粗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

9、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巩固提升】(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说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

10、,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观:观看C而人之所罕至焉罕:少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明情况7“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8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